【雅痞日記】「統合者」該現身了

昨天提到一個偉大的政治家,應該具有「統合者」的能力;也就是說可以在社會看似對立紛擾的狀態中,找到可能引起共鳴、善的能量,來增加社會前進的動力。 完全執政的好處?綠營內部也茫然 「統合者」角色的扮演,在西元2000年之前,曾經出現在李登輝身上;到了前總統陳水扁,則因為先天不良、朝小野大,這樣的角色當然會喪失。馬英九是完全執政者,但他懷抱一種鬥爭意念:鬥爭阿扁、鬥爭王金平,也鬥爭李登輝,善的能量也因而流失。台灣社會從1999年在九二一大地震中,發揮大團結的正面能量,到馬氏時代,薪資倒退十六年,這一條軌跡,似乎就是「統合者」隱身所造成的。 因此,小英總統取得完全執政的地位,也等於再造「統合者」的契機。比較可惜的是,蔡總統的團隊花太多時間在「摸石過河」,「統合者」的角色,至今尚無重生跡象。完全執政的好處,到目前為止,似乎連綠營內部,自己也說不上來。 舉例來說,一例一休的目的是什麼?是幫勞工爭取權益,但勞工卻說這反而讓他們的權益受損,因為他們並沒有從中得到更好的報酬。換言之,現階段勞工迫切想要有較好的所得,但新政策卻與此脫節了。相對的,我今天看到的財經專家卻說:「包括一例一休、勞保費調高、營所稅提高等,都會影響台商的投資意願。」那麼,完全執政又能帶來什麼好處呢? 完全執政的當權者,不是應該去吸引台商回來嗎?我發現逐漸的,本土大報的記者也跟我一樣,有此疑問。因此,有一位財經記者就去訪問交大財金研究所教授葉銀華,葉教授說:「事實上,以目前的政策,我也不願意回來。企業生產要有彈性,一例一休上路,台灣怎麼加班?成本增加多少?而且,今年要年金改革,年金是要改革,但勞保費率要提高到18.5%,雇主負擔7成;加上營所稅可能提高,企業負擔就更重…」 台灣有優秀人才,留得住嗎? 看到這裡,我的心情更加沉重。我們國家有相當優秀的人才,但我不知道這些人才,要如何在這塊土地奉獻?這幾天我看到一則新聞,據說網路出現一個叫做「Master」的圍棋神秘高手,透過線上對奕,一週之內,中、日、韓最頂尖的棋手,都被輕易打敗,而轟動世界。 原來這是人工智慧Alpha Go的升級版,Alpha Go則是Google子公司的作品,它的首席程式設計師,正是台灣的黃世傑博士!我們國家有人才,但留得住嗎? 葉銀華教授說:「台灣還是要有製造業。川普效應會加大台商搬移動力,這一波台商的搬移,如果10%去美國,我們要想辦法至少吸引20%回來,但目前的政策造成困難。」 「我們要想辦法吸引一些台商回來,例如弄一個特區或工業區,提供租稅優惠等。現在先不要談稅改,把一年超徵的稅收一千多億元,拿來做一次性或特別性降税,例如,只要回來台灣,買自動化機器設備就給予租稅減免。」「我們要承認一個事實,台灣還是需要製造業及出口,這是經濟的最大驅動,然後再帶動內需消費…」 我對新政府很失望,但我對本土大報開始打起精神,提供實質有幫助的建言,卻是興奮異常的;因為這些價值,將有效刺激先前陷於「用人唯親」的內閣,或至少讓他們對於自己的無為,有所反省與檢討。 但願我們的國家領袖,能趕快擺脫「摸石過河」的窘境,回到完全執政「統合者」的位置上。 本文轉自http://www.peoplenews.tw/news/653c963b-2f46-45e0-8fc5-f5414ab59a2c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