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痞日記】誰來投資台灣

《財訊》謝金河說他最近遇到的企業界人士,個個心灰意冷,「看起來鬥志沒有了」。像巨大董事長劉金標,也向他提到,原先以為政黨輪替「可以拚了」,但結果卻是這樣。 政府說拚經濟,工商界和老百姓無感 此外,他說工總理事長許勝雄很照顧企業,是他「心目中的閣揆人選」,但許最近卻淚訴「政府真的很殘忍」,「政府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就是提供安居樂業的環境,政策要讓大多數人願意接受,才能成功;如果大多數人都怨聲載道,再好的政策也沒有用」(《工商時報》之報導)。謝也說台塑核心人物告訴他「今後台塑集團不會在台灣投資一毛錢」。 台塑集團不投資台灣,但《今周刊》報導,王文淵說「八年將投資美國四千億」!原因是看到川普要求美國製造業回流的決心,以及台灣對企業投資之冷漠,有很大的相關因果關係。 我不厭其煩提到這些例子,是因為一個多月前,我可以感覺到完全執政的新政府,很明顯在浪費社會可貴的「往前衝」能量。當還未上任的川普,採取鮮明態度,就是要「拚經濟」(網羅跨國企業能力頂尖的CEO進白宮,並四處尋求大企業「投資美國」),我們的新政府卻好像無感,只顧自大玩資源分配給小圈圈遊戲。這令我感到無奈與憤怒。 新政府在玩資源分配遊戲時,我看在眼裡,試問,我們那些精明的企業界人士,他們都沒有眼睛在看,沒有心在感受嗎?每個在台灣叫得出名號的企業家,他們的人生,都有一段奮鬥過程;對於經營企業,也都有獨特的哲學。而最重要的,他們也很在意這個國家的掌舵者,是否真誠、無私在治理;因此,對執政風格的評價很快就會在企業界流傳開來。 企業家們都不愛台灣嗎?他們為什麼寧可去國外投資?那我還是一句老話:第一時間,就喊出「新南向政策」,而不是「投資台灣政策」,這是什麼意思?謝金河提到台塑說不投資台灣了,這使我想到十多年前,王永慶先生還在世時,我去找他,請他「務必投資台灣」的一段往事。 當「愛台灣」變成口號,他們跑得比誰都快 當時有一家立場親台派的日報,傳說資金中斷,可能經營不下去。我心想那裡面都是台派文化界人士,報紙一收攤,這些人將何去何從?就自告奮勇去找王老闆,我說文化人沒什麼謀生能力,為什麼您不肯資助了?──王永慶老先生接下來講了一段話,令我至今難忘。 他說這個報紙我已花了三十幾億(此事新聞界都知道),你說我應該同情台灣文化人,要我繼續出錢,這個我很願意,因為我很愛台灣…但是,當我在這邊拿出大筆鈔票,也知道文化事業不好經營,卻有人不珍惜這個用心,在「大賺其錢」時,是把我當成凱子嗎?我要繼續當傻瓜嗎? 原來如此。原來他本有所寄望、也完全信賴的人,騙了他,徹底傷了他的心!他又說:今天既然你來說這些了,我的條件很簡單,只要「那個人」離開這家報紙,我就繼續出錢! 後來的故事發展是,「那個人」不願認錯,而王老闆也就沒再投資…又撑沒多久,報紙關門了,一羣文化人失業、甚至也領不到被積欠的薪資,一個悲傷的劇情。 這個故事給我的啟示就是:企業家都睜大眼睛在看;在一個新的朝代,政府對我們是真誠的嗎?他們是真心要帶領這個國家,朝向人民幸福快樂的遠景發展嗎?還是根本就是趁機作威作福而已? 當他們不認為你是無私在經營這個國家時,他們也很快會解讀出來,從而開始採取某種自保措施──當「愛台灣」變成一種口號時,他們跑得比誰都快! 誰來投資台灣?總統,您願意真誠地,一個一個去問嗎?或是找一個對企業有說服力,而企業界也信得過的人,去聽聽他們的心聲嗎? 本文來自http://www.peoplenews.tw/news/5662121e-ccf2-4e1b-a6d1-5525f10a6877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