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雅痞日記】手機文化對與錯
【雅痞日記】手機文化對與錯
2016-12-23
老包
推薦數:884
最新的消息說川普在美國大選普選票,其實輸了希拉蕊近三百萬票!但在制度上,選舉人團仍會將川普送進白宮。看到這裡,只有一個感想:這真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啊。 我想到2000年,大批深藍群眾因為不甘差距三萬票而輸掉總統,動員包圍總統府;以及到了2006年,策動紅衫軍癱瘓總統府周遭,時間長達一個月──試想,如果這一票人是在美國挺希拉蕊的,今天會如何?社會還能有寧日? 後事實時代:資訊幫助誤解,而非幫助理解 台灣一直到了2014年,才因為手機世代的串聯與大覺醒(太陽花運動),瓦解了盤根錯節的黨國食物鏈,使得民主派在今年進入完全執政時代。那些2000與2006年包圍總統府的,相當多數是黨國食物鏈的核心受益者。因此,回顧起來,這手機世代還真是我們民主的「火箭推進器」。 而在相同的時間,西方世界卻似乎有著「難言的痛苦」。痛苦的根源以兩大事件衝擊最為顯著:一是英國的脫歐事件,另外當然就是政治素人川普的當選。兩起事件使他們原本對手機文化的淺碟本質不舒服,現在更加惡感,而有了反省與檢討聲浪。 英國的《牛津辭典》日前選出2016年的英語代表字,是「post-truth」(後事實或後真相);幾天之後,「德語協會」的年度代表字,也是這個字(新造字德文postfaktisch)。年度代表字是代表當年的時代精神,選出「後事實」,意謂這個世代,事實真相不重要,是靠感覺在決定公共事務! 很多寓言故事也出爐了。哲學家麥克·林區說:「在大數據時代,知道得更多且理解得更少」;另外一則寓言則想像每個人腦子都被植入一台袖珍型手機,只要思考問題,這迷你手機就開始運作,幫你上網搜尋答案。因此,人們開始無法把握真實世界,「我們不知道什麼是建立事實的最可信賴根基,因為我們已經習慣Google了,也只會Google──我Google,故我不存在! 以上是我把西方進步國家的年度代表字,選擇了「後事實」(post-truth)的背景,簡單加以敘述,看得出來知識界對於手機文化如海嘯般來襲,是如何的無奈與驚恐。 台灣人有待深省 手機文化的淺碟性 台灣對手機文化「不求甚解」的抱怨,其實還是有的。但因為我們剛經歷黨國食物鏈的崩解,秩序重整的訊息掩蓋了那些抱怨與檢討,還沒能進入反省的層次。譬如最近我就注意了兩件事:有兩家電視台的兩位知名新聞主播(據說年所得都是頂尖的),相繼離開原服務單位,原因相同──無法忍受電視台拿路旁監視器的錄影,當成重大新聞在播放的惡習! 對電視台來說,這樣的「新聞」是成本低廉又有收視率的划算生意;但對講究專業訓練的新聞工作者來說,卻是越來越清晰的職場輓歌!而在平面媒體方面,也面臨網路即時新聞的殘酷競爭,基於成本考量,幾家大報都在精簡資深工作者的員額,甚至寧可配置「工讀生」層級的新人,負責搜尋與抄襲社群網站的爆料文章當「新聞」。這對專業媒體人來說,也是很大的打擊。 而在另一方面,對岸中國對手機文化與新聞的嚴密控制,則使得多元訊息市場遭到限制與扭曲,台灣必須用更獨特的創意,去和霸權惡鄰相周旋。相對照之下,台灣社會多了一份使命感,這使得我們手機文化的淺碟性,不致太激化,但潛在的挑戰則隨時浮現。 禪宗有一句話:「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山與水的本質,我們終究要去面對。西方進步文化國家,開始質疑手機文化雖快速便利但淺碟的威脅時,也是他們將去面對與克服的起跑線。我們還沒到起跑線,但也快看到了。希望社會有更多人願意採取行動,製造平衡淺碟的能量。 本文轉自http://www.peoplenews.tw/news/ae4c6d04-0c30-4089-bf9d-571cfa533d5a < 資料來源:
民報
|
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 【雅痞日記】被壓抑的綠色能量
【雅痞日記】一段童話故事 ⇒
最新文章:
【雅痞日記】民意如黃雀
老包
2017-06-08
【雅痞日記】逆向思考解困境
老包
2017-06-06
【雅痞日記】靠「故事」反敗為勝
老包
2017-06-01
【雅痞日記】統合者大勝天才
老包
2017-05-31
【雅痞日記】幸好當時有換人
老包
2017-05-27
【雅痞日記】兩黨誰能接地氣
老包
2017-05-23
【雅痞日記】泛綠執政有動能
老包
2017-05-19
【雅痞日記】小英任性的一年
老包
2017-05-16
作者相關文章
【雅痞日記】民意如黃雀
【雅痞日記】逆向思考解困境
【雅痞日記】靠「故事」反敗為勝
【雅痞日記】統合者大勝天才
【雅痞日記】幸好當時有換人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立院三讀》行政區新設或調整 擴大民眾參與
林哲遠
感謝有您!攜手前進!
楊黃美幸
不只是紀念,更是延續彭明敏教授的精神
鄭義和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統促黨副秘書長、主委當共諜 3人判刑定讞
張文川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