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痞日記】言不及義的派系

史蒂芬·史匹柏導演的電影《關鍵報告》中,我很喜歡一個相當特殊的角色,那就是在電影中被稱為「先知」的預言者。「先知」因為體質特殊,而具有預言能力。史匹柏將該角色塑造成體弱、敏感,又特別善良多感、有濃厚人道關懷特質的女孩。 蔡英文用老藍男,有不得已苦衷 人道關懷一直是史匹柏電影的特色,這和日本的宮崎駿很像。這兩個導演的作品都是我喜愛的,其中有部分原因,可能是三十年來觀察政治、寫政治評論、看多了政治場域的無情與現實,想在其他地方尋找若干平衡元素——這樣的心理補償作用,也說不定。 寫政治評論當然不能類比《關鍵報告》中的預言者,但預言女孩在腦波中感受到邪惡圖像時,那全身發抖、痛苦哀鳴的反應,總是令我震撼。政治評論寫久了,得罪人無數,那些被你的筆鋒掃過的人,怎麼可能不在背後詛咒你?因此我的老朋友司馬因酒駕而丟掉人生等待最久的外交工作時,我在電台的節目中就說我有一種「物傷其類」的感慨——和我一樣,司馬批評人無數,忽然被抓到小辮子,才發現幫你講話的朋友都跑光了,詛咒你的人則一大堆。所以我慶幸沒有爭取過公職,否則大概早就灰頭土臉了。 老K陣營怎麼看待我們這些人,固不論矣;綠色陣營最痛恨我的,應屬民進黨那個最大派系了。我今天仍忍不住要來說它兩句,因為從它身上,總能找到台派陷入困境的某些原因。 有一家週刊,最近在雜誌中做了一個該派系的專題報導——民進黨在2006年的全代會中,曾通過解散派系的決議。當時大家都心知肚明,真正稱得上「派系」,而不是人情之常聯誼性質組合的,就是它而已。它是一個剛性組織,也就是「黨中之黨」,在週刊的報導中,也很清楚描述了這些。 因為有此解散派系的黨規,該派系一向也對外界說他們「解散」了。但現在民進黨完全執政,它倒是大方起來,毫不客氣接受採訪,大談派系的運作與影響力,顧盼自雄。因此,這也是破天荒,該派系首度如此大方曝光。在民進黨內,它也不必在意有違黨規,因為它勢力太大(週刊有描述到它的可怕版圖),大到它幾乎就是民進黨,誰能奈它何? 該派系也是每週開會,政治圈中那些走路有風的名人,每週也要進去報到,但就是一票——你在外面聲望多高都一樣。然後派系決定的,就等於定案了,到了民進黨,也不可能被推翻,因為黨內它的人最多。打群架也是它的專長。 那現在我們就有一些疑問了:我們投票選出來的總統小英,她是黨主席,這個黨的首領位置,不是顯得很空洞嗎?這叫「形勢比人強」啊。因此,從這個角度,我們就可能看到新政府的人事,為什麼會如此提不起勁了。 阿扁痛罵該派系:心中無黨無台灣 小英的民調節節下降,很大的癥結,來自於「老藍男」這個魔咒。我曾經無法理解她那麼執著於「鏡子裡找人」,而不願找綠營內和她有互補功能的人才,後來我多少看懂了:要選用綠營有能力的人,這個具有強烈排他性格的大派系,一定是千方百計阻擋的;而若在重要位置,被迫選用該派系的人,那就換成領導人坐立難安了(可以想見,該派系的內部會議,會替你做領導人)。如此相持不下,最後就落到「老藍男」身上了。對該派系來說,為了有利於派系在黨內伸手伸腳,「寧予外人,不予家奴」就是它的一貫風格。說穿了,真是不值一文錢。 台派的人常說「搞不懂」小英為何愛用老藍男,其實只是疑問者自己不願去面對真相而已。但我也想奉勸這個大派系:當你們在黨內這麼鬥性堅強,排他性特強時,除非是被形勢所迫,否則誰會心甘情願用你們? 阿扁在當首都市長與總統時,是最重用這個派系的(也因此它愈來愈大)。但他在台中監獄,我去探望時,他卻抖著嘴,結結巴巴也要大駡這個派系:「自私啦,心目中沒有黨,也沒有台灣!」我去看這本週刊的專題報導時,發現扁講的並不過份;因為只談「價錢」,不談「價值」,正是它的特色。通篇言不及義,只有秤斤論兩。 小英或許有一天還是會找該派系的人組閣,但我想奉勸那想坐此位子的:這是國家,不是幫派;言不及義或秤斤論兩,在黨內具強烈排他性的風格,用了你,有使命感的領導人也不甘心不放心吧?更現實的,用你容易,但有一天要換掉你時,你的大派系會善罷干休嗎? 本文轉自http://www.peoplenews.tw/news/e892b4bd-6091-40d3-815e-561d24187137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