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痞日記】國王的新衣

川英通話之後,川普陣營持續進攻此話題,不但他身旁的重要幹部跳出來為川普助拳,就連他的搭檔,副總統當選人彭斯也大大方方,上全國性電視台NBC去談這個話題。 英川熱線 搓破國王新衣 彰顯台灣戰略地位 電視台節目主持人史蒂芬諾普洛斯,曾當過白宮發言人;這個人在描述川英熱線事件時,按照官方外交慣例,小心翼翼使用「台灣領導人」這樣的稱呼,但彭斯不理會他的「暗示」,回話時極其自然的使用了「台灣總統」! 彭斯也替川普反擊了美國主流媒體,在此事件對川普的抨擊。 他說他很驚訝歐巴馬總統向古巴獨裁者伸手,被認為是英雄;川普才接了通民主選出的台灣總統電話,卻成為媒體的重大議題! 我認為後面這件事,很可能才是川普陣營安排川英通話的主因之一 ──台灣很多學者,對通話事件由於受寵若驚,感覺很不真實,因此拼命提醒小英政府注意這個、小心那個…。 有人說小心雷根事件重演,因為他上任前很有正義感,主張要「承認中華民國」,但就任總統後,卻於一九八二年和中國簽署「八一七公報」,表態將逐步減少對台武器銷售,「以滿足中國需求而犧牲台灣利益」。 另外也有人提醒我方,川普可能是為了想跟中國進行經貿談判,要藉此迫使中國在談判上讓步。 總之,台灣方面「還須多加注意」。 這些憂慮都很有道理,也就是「國際政治很現實,不要太相信美國」。 但有一點不太合邏輯的地方:請小英總統打一通電話過去,他就可以把台灣賣一個「較好」的價錢嗎?顯然不是這樣。 台灣有一定的戰略地位,而其餘能夠「賣」的,其實早賣了,我們能奈他何? 簡單的說,他何必搞那麼麻煩,還先和妳通電話?台灣受委屈慣了,一向打赤腳,忽然間給你一雙布鞋試穿,還真的不敢穿上腳,怕鞋子裡藏一條毒蛇或一隻毒蠍。 不過就是試穿而已。 這種心情我曾見過。 一九九一年李登輝想推總統直接民選,卻因為社會為此事紛擾不堪,而不敢在四月召開的國民大會提出憲法修改案。 反對的人宣稱「委任直選」(其實就是由萬年老代表間接選舉)才妥當,社會才安定云云。 那時我們這些民主改革派的,所提出來和保守派對抗的種種理由,也和川普陣營今天在幫台灣講話一樣,並非什麼高深學問,而是簡單又明白的道理──譬如委選派說老國代選舉才能代表「全中國」,那你問他:那人死了以後,要怎麼代表?現在也是差不多等級的問題:「可以賣武器,卻不能通電話?」「不讓中國發怒已變成美國的政策?」等等。 我想到那時主張委選的保守派,最難纏的並非老代表們,而是打從骨子裡鄙視台灣人的統派媒體們(為此拖了三年才通過總統直選憲法修改案)!從這個軌跡去追尋,我發現川普很可能也有藉此議題,挑戰他所痛恨的美國主流媒體,這樣的用意──美國的主流媒體,八成是反川普的,這讓川普一直恨得牙癢癢的;現在他當選了,他也試圖去改變這種狀況,曾和主流媒體會面試探水溫,未料一點效果也沒。 川普非不求回報 台灣採螺旋式前進較安全 但現在他挑了台灣這個話題,我猜這就是一種「請君入甕」的策略;因為美國讓台灣受委屈這種事,是「只能做,不能說」的,一旦說出來,訴諸輿論,反對川普的人是站不住腳的──在往昔,他和主流媒體的鬥爭,卻是始終處於下風呢。 舉例來說,向來對川普不假辭色的「華爾街日報」,僵持三天後,就搶先向川普「投降」了,現在順著川普的口氣,說「川普強勢立場對未來美中較量是好的開始」,「川普不應該屈就中國權勢下,脅迫世界其他民主國家孤立台灣」…「所以川普的強硬立場或許是個好的開始」…。 另外,向來反川普的社運人士,內部已有人倒戈,寫信向其社運界朋友,娓娓道出「台美關係」歷史,並期勉基於共同的社會正義理念,一起支持民主台灣友人的奮鬥目標。 文章很長,但有一段「儘管川普是個製造麻煩的總統當選人,曾數度出言汚蔑美國民主;他卻在與蔡英文十分鐘的通話事件,做出一件簡單明瞭的得體好事」,「相信沒有人願意幫助大國來霸凌小國;很不幸的,美國媒體這次卻宛如北京專制政權的傳聲筒,藉機在修理川普…」這是社群網站在挑戰主流媒體的聲音。 川普應該有他立於不敗之地的打算吧── 一個在普選票輸掉二百萬票的總統當選人,雖贏了選舉卻在媒體一路吃鱉;但這一次,他似乎找到了反擊的著力點。 台灣的故事其實就像童話故事「國王的新衣」;美國主流媒體一直說他們的對台政策是一流的,是類似「國王的新衣」那樣的可貴價值,從來不許台灣質疑,否則就是 “Trouble Maker”,但川普卻扮演那個揭穿「國王沒穿衣服」的小孩角色。 國王一開始很生氣,但有一天還是要穿上衣服吧。 這是川普和主流媒體所代表的社會,他們兩者間的鬥爭。 至於台灣,我們就像爬一座高山那樣吧,螺旋式前進才安全。 現在能夠前進就很好,不奢求很快登頂。 畢竟人家是美國總統,不是永遠不求回報的綠色志工。 本文轉自http://www.peoplenews.tw/news/b0955df2-ecf5-4d40-9a49-0febe7fff85d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