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痞日記】實踐「輪胎理論」

今天有一則雖不起眼但很有意思的新聞:一向堅持「九二共識」的中國,由智庫學者拋出「不反對在九二共識之外,建立具有創造性的替代性共識」,這樣的一段話。 「外柔內剛」的輪胎理論 這是否拋出風向球,在暗示中國已準備好和「憲法論」的小英新政府打交道?我們並不知道。但至少小英指派老宋當特使去APEC,過程也算順利;且北京方面也將在明年參加台北市舉辦的世大運,小英時代的兩岸關係,經過這些時日以來的折騰,似乎逐漸有了轉折。 然而我們社會並沒有如是想,倒是很在意小英沒有擦亮「綠色執政」招牌,反而讓老藍男在搭完全執政便車,實在很不聰明。我今天就要從一個「輪胎理論」來談執政哲學,順便解開小英團隊這一陣子以來的納悶和疑惑。 我們今天在馬路上到處可見的橡膠輪胎,在習以為常的背後,其實有著人類進入現代文明的偉大貢獻。早年我們看拓荒時期西部電影的馬車輪,就是堅硬的木頭和外層包覆的鐵片組成,跑動起來吵雜又顛簸不堪,也跑不快;和現代汽車輪胎相比,有很大的差異。 因此我常把政治運作哲學,或企業經營運作哲學,拿來用「輪胎理論」加以詮釋。輪胎真是奇妙的發明,它在堅硬無比的鋼圈周遭,是用宇宙間最柔軟的東西在包覆──那就是空氣啊!用橡膠裝載著空氣,搭配上鋼圈,就構成文明的巧妙運作了。 或許有人會說,老包你就是在闡述所謂「外柔內剛」哲學嘛,沒錯,但是當時在發明輪胎的人,應該不曾有過哲學念頭吧?我們只是在還原歷史現場,也方便把拓荒時期和現代文明做連結與對照。舉例來說,新政府剛上任時,派衛福部長林奏延赴WHA,因講求圓融,也事事低調,中國方面算是客氣,讓台灣成功赴日內瓦出席了。 但回到台灣,為何大家都臭著一張臉,覺得虛有此行,沒能彰顯國家存在價值?原來林奏延竟在發言時,開口閉口「中華台北」,連一句「台灣」都不講,讓大家覺得不舒服。從輪胎理論來說,這就是有柔軟的外胎,但欠缺內在足以支撐的鋼圈啊。這就偏離了輪胎論的文明價值,也成為一則可以自我警惕的失敗範例。 幾年前謝長廷赴北京訪問,雖然有些獨派,在某媒體的不分青紅皂白下跳腳了一陣,但卻為後來新政府憲法論打通關了(至少美方已先開朗接納)。而那一趟北京行,其實也是政治哲學「輪胎理論」的見證,因為謝帶了一本《未來──不一樣的台灣》去宣示立場,這本冊子就大大方方記載著台派的心路歷程:包括〈台灣共識:我是台灣人〉、〈台灣是主權國家〉、〈九二共識是事後虛構的〉等等論述。甚至在書的最後,選用了獨派大詩人李敏勇「為美麗國度,踏出重建的道路」這樣的詩句當結語。正是「外柔內剛」的最佳範例。 以台灣價值為核心,投資經營營利事業 而在企業家的經營哲學方面,幾年前我也曾和一個頗有成就的企業家聊天,他和我有共同的感慨:經過許多時日的演變與震盪,各行業在時間的沉澱下,有一個不太好的現象,那就是擁有最多不動產的,常是最後的贏家;但他們卻是社會最少貢獻的族群,既沒能提供與財富成正比的就業機會,也無栽培年輕人的社會永續意義。實在很糟糕。我因此向他介紹了我的「輪胎理論」概念,讓台灣價值在核心,而企業經營的與人為善,在外圍包覆,就可長可久了。他相當認同。 過了一陣子後,我在新聞報導看到他宣告和朋友合作,將有新的投資計畫,「而我最感自豪的,是不久的將來可創下一萬五千人的就業機會!」他如是說。我看著新聞,不禁在內心為他歡呼,拍手叫好起來:一萬五千人!這將是多少年輕人、多少家庭的夢想所在?我誠心為他祝福。 幾天前最新的報導,說日本最大的橫濱八景島水族館,將和台灣最大的一家壽險公司合作,在台灣落腳!而過去的大型壽險公司,龐大的資金,通常就是購置不動產而已──成為對社會最無貢獻的不動產家。現在願意活化龐大資金,為台灣創造亮麗的企業景觀,而不再被西進投資綁死,這就是「外柔內剛」的企業典範呢──以企業經營外表的柔性手段,並不與中國有所衝突或對立,但卻在「投資台灣」,展現了內在堅毅的價值! 這一樁龐大的產業專區計畫,背後就有那個企業家朋友的影子。我不禁為他喝采了。 輪胎理論,實踐之後,那經驗是充滿永續喜悅的。 本文轉:http://www.peoplenews.tw/news/2892b39a-b0df-4b5e-8cfa-143546eabd93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