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以漢學為名 實疑雲重重

 

記者鄒景雯/特稿

蔣經國的故居七海官邸,在郝市長時代為何要以OT(營運再移轉)暨BOT(興建、營運再移轉)案公開招標?從一開始就疑雲重重;有知情者說,這構想的「原創」其實是蔣經國基金會,郝市府只是「被動」配合,後來果真由蔣經國基金會結合王雪紅夫婦的基金會「得標」,這高度「巧合」的背後,值得柯市府好好地認真去調查。

蔣經國基金會當初「相中」了七海官邸,曾經在友好的政商界展開私下諮詢,最早的理由是想在此建立更具規模的漢學研究中心,藉以與中國學圈擴大漢學有關的交流。此一提議,很快就面臨保留意見,原因是中央研究院已有了漢學中心,不需要另起爐灶,同時經國先生生前的住所,有另一層面的歷史意義,應該保留其原本素樸的原貌,甚至包括警衛亭在內,許多事件在此發生,都有價值,不宜加以破壞。

不僅如此,這個構想在發想時,有關出資者,沒別人,就是信望愛基金會,這個組合當時也受到了關切,有人曾經要求王雪紅是不是資金先到位三成再說,據稱並未兌現,於是被邀合作的人即打退堂鼓。

好在,北市府業已政黨輪替,許多思慮不周、隱藏大量灰色地帶的舊案,有必要詳加檢視,國民黨人在人前敬稱蔣經國是「經國先生」,如果在人後,反而身先士卒,比誰都快,就把腦筋動到七海官邸,認為放著浪費可惜,不如「為我所用」,這又是什麼行徑?對得起蔣經國在天之靈嗎?

從各種角度,維持蔣經國官邸的現狀,開放給遊客參觀,否決不成熟的各種商業介入,排除馬系人馬可能為自己開拓活動空間與後路的企圖,應該是多數市民的共識。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