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社論相關文章

一道既簡單又複雜的考題

一道既簡單又複雜的考題

我國海巡取締中國越界快艇案,撥開表面的管理海域攻防,水落石出的深層矛盾則是主權爭議。若海巡升級到軍事,北京冒進「收復金馬固有領土」,只會令台澎主權議題更加單純,對北京弊多於利。圖為金門海巡隊協助中方搜救「閩龍漁六一二二二號」漁船失蹤船員,金防部東碇島上駐軍則嚴密監控海上動態。(取自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一九七九的三月,美國參眾兩院通過「台灣關係法」,等待卡特總統於四月十日簽署。四十五年來這項法律見證了,美中建交到美台堅若磐石的歷史浮沉,至今仍深刻影響西太平洋的地緣政治。日前,拜登第三次國情咨文宣示:美國會為台海的和平與穩定挺身而出。以往,拜登多次明確表態,若台灣遭到中國攻擊,美國會防衛台灣:「會,我們對此有承諾。」所謂承諾,主要便指「台灣關係法」。 這項承諾,曾預演於一九九六我國首度總統大選的台海危機。當年,柯林頓緊急下令兩個航母戰鬥群至台海附近警戒。二○二一年底,拜登對習近平明確表達:「它(台灣)是獨立的,由它自己做決定。」行政部門則解釋:「美國支持和平解決兩岸分歧,反對片面改變現狀,不支持台灣獨立,支持兩岸對話」,「我們仍然遵循秉持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六項保證的一中政策。」不過,聯合國二七五八號決議文並沒有決定台灣的地位,也逐漸成為華府的官方語言。 「台灣關係法」有一個硬道理:「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來決定台灣的前途之舉──包括使用經濟抵制及禁運手段在內,將被視為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平及安定的威脅,而為美國所嚴重關切」,因此,「維持美國的能力,以抵抗任何訴諸武力、或使用其他方式高壓手段,而危及台灣人民安全及社會經濟制度的行動。」此所以,一九八二,雷根不滿「八一七公報」,補充以對台「六項保證」,而且以後者為準。不能忽視的則是,該法的有效空間:「台灣」,包括台灣及澎湖。此一空間設定等同於,一九五○年代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所有「領土」等辭,就中華民國而言,應指台灣與澎湖。換言之,從「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到「台灣關係法」,美國的防禦、抵抗,僅限於台灣與澎湖。對比蔣氏政權的「台澎金馬」概念,排除了金門與馬祖。「省略」其實是一種「說明」:台澎、金馬的主權性質並不相同。 一八九五,「馬關條約」:台灣、澎湖永遠讓與日本。一九五二,「舊金山和約」:日本政府放棄對台灣、澎湖等島嶼的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日本與盟國的和約,僅規定放棄台澎,並未明定歸屬。由於韓戰爆發,毛澤東抗美援朝,杜魯門遂主張台灣地位未定論,而冷戰期間,美國基於反共戰略,默認中華民國統治台澎。至於,金門、馬祖,原本隸屬中國福建省。國共內戰大勢底定之後,毛砲戰失利放手金馬,心機是以之牽扯台澎於一個中國之內,遏阻「國獨」或「台獨」。蔣拒絕華府建議放棄金馬,則是為了以之作為「中國代表權」的連結工具,失去金馬便無「中國代表權」可言,在台澎也就不可避免改由當地選舉,且華府口袋裡似乎也有準備名單。 有人或問,二○二四的當下,歷史與現實不可混為一談。諷刺的是,同時發生的歷史,未必同時進入歷史,有些甚至還是現在進行式。我國海巡艇於金門海域取締中國越界「三無快艇」,北京宣布在金廈海域開展常態化海警巡查。這起兩岸爭議,北京藉事生非,尚未了結。撥開表面的管理海域攻防,水落石出的深層矛盾則是主權爭議。若海巡升級到軍事,北京冒進「收復金馬固有領土」,只會令台澎主權議題更加單純,對北京弊多於利。政府審慎應對取締快艇案,但民進黨方面似乎傾向金馬與台澎的主權性質不同。北京一旦對金馬動手,既要揹負破壞現狀罪名,又讓台獨份子、外國勢力佔了便宜,豈不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按照北京的統一邏輯,金馬必須與台澎一併解決,一如香港要跟九龍、新界同時回歸,逞一時之快貽患無窮。問題在於,習近平想的,跟毛澤東一樣嗎? 話說回來,著眼於台灣國家正常化,金門、馬祖也是複雜的考題。過去,藍綠都有個別人士倡議,金馬舉行公投決定統獨。但,這個創意迄今未成國民兩黨政策。按照北京的國家完全統一企圖,不易接受金馬、台澎切割處理。北京的促統謀略,始終要求主導方案、進程、節奏,台灣唯一的選擇是,從北京提供的選項打勾,沒有公投的餘地。至於台灣片面舉行金馬公投,也得小心骨牌效應,因為那意味其它縣市也有權要求本地的統獨公投,如此一來台澎金馬將四分五裂,徒資北京介入的藉口。不論如何,放棄任何「現有領土」,都會令民選政府面臨究責。所以說,金馬這道既簡單又複雜的考題,雙方最好都謹慎作答。
自由時報社論 2024-03-21
一場史詩級的太陽花學運

一場史詩級的太陽花學運

十年前的三月十七日,國民黨立委張慶忠在立法院聯席會議上,逕自宣布《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簡稱︰服貿協議)的審查已超過九十天,依法視為已經審查,因此直接送交立法院院會存查。隔日,一群抗議群眾衝進立法院,佔領立法院議場,引發長達二十四天的抗爭,其中並發生警察、民眾嚴重衝突流血事件,更有數十萬人走上街頭,堪稱一場史詩級的「太陽花學運」。 十年前引發的這場運動,是戰後台灣民眾對公共政策與國家發展方向最重要抗爭活動之一,乃是歷史的轉捩點,改變了台灣經貿高度依賴中國的軌跡,讓當時在經濟與中國高度融合下,即將步上被中國「統一」悲運的台灣,由此歷史逆轉,脫離與中國高度連結的「經濟殖民地」型態,走向世界,尤其與自由世界深度連結,成為世界的台灣。近幾年太陽花學運的影響尤其明顯,在美中對抗之下,台灣完整供應鏈與先進半導體,是維繫民主世界、先進經濟體正常運轉的重要樞紐,加上共同的普世價值,台灣成為美國「友岸外包」的重要夥伴;台積電晉升世界前十大企業之列,美、日、德等國爭取前往投資設廠,台灣經濟發揮了強大的韌性。最近,美國不斷提升支持台灣的力度,日本對台灣的「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宣示,台積電至日本熊本設廠,力助其半導體重返昔日榮光,台日之間似乎形成「有福同享、患難與共」的實質盟友。加上 G7(七大工業國集團)等強烈關注台海安危,使得蒙受中國威脅的地緣政治風險,被形容為地表上最危險的台灣,反而獲得國際社會的後援,成為對抗邪惡軸心的最重要堡壘。此外,在經濟上降低對中國依賴,不再視中國為唯一市場後,台灣經濟並未陷入衰退,相反的卻大放光芒,尤其是被視為經濟櫥窗與信心指標的台股,近日曾突破兩萬點,而過去長期領先台股的香港股市,卻一蹶不振,與台股的差距愈拉愈大。台灣科技產業成功轉型,經濟的韌性,股市的耀眼表現,打破了藍營一再灌輸民眾的錯誤觀念︰兩岸關係好,台灣經濟才會好;兩岸關係惡劣,台灣經濟必然陷入衰敗。 台灣主權意識的強化,以及經濟擺脫中國,走向世界,太陽花學運的反服貿,促成公民意識提高,可說發揮了關鍵性影響。馬英九本就偏向統派思維,第一任時與中國簽署了ECFA,第二任時服貿、貨貿更是力推的重點。當時中國經濟仍處於高速成長,除了在面板、太陽能等以補貼政策將產業殺成紅海,讓台灣相關產業面臨大幅虧損,無力支撐,更對我半導體產業伸出併吞狼爪,整個大環境似乎在營造一種台灣經濟不靠中國不行的氛圍。然而,兩岸的服貿協議,表面上是一種自由貿易協議,而中國也一再塑造對台單方面讓利的輿論,但其實這是一劑飲鴆止渴的毒藥,將讓中國的企業得以敲開台灣大門,對中小企業形成強大競爭壓力;另外,中國更可藉由投資引進中國勞工與親屬來台,乃是中國另類「移民實邊」的「洗人口」手段,對台灣的政經皆將造成重大傷害。幸而,服貿之為害,在有良知的專家學者、政治人物、企業界人士的剖析與反對下,終於因為張慶忠意圖保送服貿協議的擦槍走火,引爆了太陽花學運,徹底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以商逼政」一向是中共的伎倆,與武力恫嚇,形成對台的兩手策略。這種經濟脅迫手段,在美中對抗、疫情之後,也常施之於澳洲等加入抗中陣營,以及立陶宛等對台友好的國家;採購既是一種具有政治意涵的手段,禁止外國產品輸入中國,同樣是基於政治考量,所謂的「自由貿易」只存在於中共要求外國對中國貨品敞開大門,卻不適用於中國對外。然而,經濟脅迫是否有效,必須視對方依賴中國經濟的程度而定,因此欲擺脫中國「以商逼政」的緊箍,要求其遵守國際貿易規範是沒有用的,只有降低對其依賴才是解藥。由此角度觀察,在太陽花退回服貿,再經過小英的兩任執政,台灣對中國依賴程度實有大幅降低。兩項重要統計數字顯示,台商對中國的投資比例持續下降,由二○一○年的八十三.八%大幅降至二○二三年的十一.四%;在出口依賴度方面,台灣對中國、港澳的出口比例,從二○二○年的四十三.九%,下降到二○二一年的四十二.三%,二○二二年的三十八.八%,二○二三年的三十五.二%。至今年一月,更是急降至三十二.九%,充分展現出台灣努力降低對中國依存度的成果。 總之,太陽花學運雖因部分人士背離初衷,甚至扭曲抗爭是「反黑箱」、不是「反服貿」,少數政客更圖謀與親中政黨合作;但其楬櫫的對中國經貿入侵,以及透過經濟脅迫控制台灣的憂慮,已促成多數台灣民眾覺醒,選出掌握歷史正確方向的領導人,將台灣逐漸駛離中國惡海,航向自由大洋。這一點,太陽花學運是一座歷史里程碑。 圖片來源:路透社/Toby Chang
自由時報社論 2024-03-18
強推不在籍投票是笨還是壞?

強推不在籍投票是笨還是壞?

趙少康口中的一六○萬票,大部分在敵視台灣的中國。在中國的數位極權統治之下,我國公民能在這個國家「自由投票」嗎?用膝蓋想就知道不行。(資料照) 不在籍投票,如果中國是民主國家,承認台灣是獨立國家,允許設大使館、辦事處,技術上沒問題。但實際上,多數「不在籍」身處姓黨國家,「絕不允許一面在中國賺錢,另一面卻支持台獨分裂活動」。國民黨提名的二○二四副總統候選人質疑:美國都可以不在籍投票,台灣為什麼不行?民進黨不應怕這怕那,犧牲一六○萬人民投票的權益。趙少康稱:他不相信選民笨到容易受威脅,選民有自主的能力,也有自主的權利。他嘲笑民進黨:整天要學美國,美國都可以不在籍投票,台灣為什麼不行?在此,不妨順著這位昔日的政治金童談下去。 所謂的「民進黨整天要學美國」,說得好像台灣只有民進黨崇洋媚外。其實,國民黨才真的沒有主體性。孫中山,蔣中正,起初「以俄(列寧)為師」,隨後蔣又「以德(希特勒)為師」,最後才「以美為師」,一面倒向美國,蔣宋美齡充當代理人。一九四九之後,內戰潰敗,冷戰揭幕,兩蔣更倚賴美國保護,接班精英,一一赴美科班訓練。趙少康,根據維基百科:就讀大學時,受中國國民黨栽培,參加台大學生組織「覺民學會」,繼而擔任畢聯會主席。退伍後以獎學金赴克萊門森大學攻讀機械工程碩士學位。在美國期間,他是中華民國反共愛國聯盟的成員。當年,那些「有為青年」,根本不想學習美式民主,只圖鍍金返台搭直升機。這種「黨國留學生」,對民主自由、主權在民、政黨輪替特別感冒,因為亂了他們的接班梯隊。如今,返祖現象(維基百科:在社會科學裡,指一種文化趨勢,例如:現代人恢復以前的行為和思維方式),那些人又「以共為師」,「疑美論」、「反美論」琅琅上口。 趙少康說:美國都可以不在籍投票,台灣為什麼不行?真是拿來主義者,想要什麼就拿來用。美國採用不在籍投票之前,獨立戰爭脫離英國,成為一個完整的正常國家。不在籍投票的公民,大多數在民主國家,不必擔心外國操控。而且,不在籍投票數量,不足以構成關鍵決定因素。台灣呢?趙少康口中的一六○萬票,大部分在敵視台灣的中國。在中國的數位極權統治之下,我國公民能在這個國家「自由投票」嗎?用膝蓋想就知道不行。更何況,中國本身沒有人民普選,非常有限的「選舉」都是聽命行事。而且,中國連台灣大選都深層介入了,哪會放過自投羅網的不在籍投票?疑難雜症,至少等到中國十四億人都有投票權,可以直選國家主席、全國人代,再來談台灣公民不在籍投票,也不晚吧? 趙稱:他不相信選民笨到容易受威脅,選民有自主的能力,也有自主的權利。政治金童,年過七十似乎有點健忘。這次總統大選,有位郭台銘,參加國民黨初選,後來願賭不服輸,自行連署參選,一副打死不退的氣概。他還撂話:如果中共要沒收我的鴻海財產,我會回應Yes,Please,如果犧牲個人財產就能換來台海和平,他不會受中國指派。不料,後來北京對富士康查水表,逼得郭先生「類退選」。如今,郭先生仍在神隱,吭都不敢吭一聲。可見,北京的血滴子,郭先生很害怕。富可敵國,而且人不在中國,都不敢造次了。北京屋簷下,更多的台灣平民百姓、中小企業,不會因為「威脅」而心生恐懼嗎? 目前,民進黨是執政黨,藍白兩道也許認為,不在籍投票、中國配偶是自己人,相關法案過關了,民進黨就麻煩了。有一句話,叫做設身處地、易位思考。假設民進黨因此下台了,藍白兩道就高枕無憂,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受中國控制的「鐵票」,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那些選票,就像國民黨的黃復興,一聲令下投給誰就投給誰。於是,國台辦對誰不爽,「鐵票」就會抽銀根,換上另一個北京尬意的人。這樣的劇本,藍綠白都是布偶,影武者在對岸。而根據習近平的邏輯,外交部長、國防部長隨時就消失了,台灣的布偶 「囂俳無落魄的久 」。真正要輪到當「特首」,乃是當今香港李家超那種「愛國者」。 數位時代,投票方式,自可與時並進,以維人民之投票權。但諸多因素,仍須考慮鞏固民主、公平正義,例如,設立投票所令受刑人投票,對遵守法規卻無暇投票的良民公平嗎?兩岸的距離,由於中國鞏固獨裁、台灣鞏固民主而漸行漸遠,愈來愈不利「統一大業」。此所以,北京千方百計要毀滅台灣民主。在這樣的客觀條件下,還能強推台灣公民在中國不在籍投票嗎!趙少康們是笨還是壞?大家自行判斷。
自由時報社論 2024-03-13
是為民主制衡 還是破壞民主

是為民主制衡 還是破壞民主

  立法院現進行總質詢,在野黨立委,尤其是新科立委,針對「看守階段」的陳建仁內閣,砲火鎖定,極盡批評,藉此來增加自身的曝光度。就民主政治角度,固然樂見國會部門以積極與成熟表現,強力監督行政部門的施政作為。不過,令人詫異是,部分立委似乎語不驚人則不休,僅圖增加個人聲量,無視問政品質,甚至還有立委自詡法律學者,當著行政院長、立法院長面前,稱質詢關係是「上對下」、「立委有問,官員才回答」,而且「不能反質詢」等。為了體現這上下關係,在野黨團甚至提出修法,擬增訂「藐視國會罪」,祭出刑罰手段威嚇行政官員。這些以民主制衡為名的諸多政治亂象,正在政壇上演。 立法院現進行總質詢,在野黨立委,尤其是新科立委,針對「看守階段」的陳建仁內閣,砲火鎖定,極盡批評,藉此來增加自身的曝光度。(資料照)     放眼民主國家的國會,質詢就是民代與官員的「公開辯論」過程,在野黨議員有權指謫政府施政,行政官員當然也要為己辯護。誰來裁判,自是選民透過定期選舉進行決斷。兩造皆是人民的公僕。所以,質詢時間是共同擁有,是相互尊重的平行關係,絕非「上對下」的法盲說法。辯論一來一往,不該是立委要官員回答才能回答,遑論禁止所謂的「反質詢」。其他民主國家國會也未針對反質詢進行問責,原因無他,因為既是辯論,官員也能對立委提出不同看法,何況若立委所言不實,內容謬誤,官員難道閉嘴當啞巴,形同默認背書,任由錯誤訊息從國會殿堂擴散開來。進一步言,立委也可能是為掩飾準備不足,而不讓官員開口。憲法已賦予立委在立院有言論免責權,若還能要官員禁語,顯然是對立法與行政關係的扭曲,民代一旦濫權,不啻是另類的「藐視民主」。 第十一屆立法院三黨不過半,「最大黨」國民黨,雖僅較繼續執政的民進黨多一席,但因兩席無黨籍立委與八席民眾黨立委的可能奧援,在野黨立委現正磨刀霍霍,挾國會改革之名,端出多項修法,包括立法院具聽證權與調查權,總統赴立院的國情報告應接受立委的即問即答,甚至還有立委提案修法,要將總統副總統選舉改為兩輪投票制。法案洋洋灑灑,但許多內容涉及合憲與否的爭議,例如立法院調查權的擴大,與已有彈劾、糾舉的監察院職權,出現扞格。而正副總統選制是否改兩輪選舉,同樣牽涉憲法裡面規定「以得票最多之一組為當選」的論辯。這些內容,外界除了質疑立院擴權的違憲問題,更關鍵的是,從在野立委脫口說出「上對下」,以及禁止「反質詢」等修法動作,看出在野方面試圖對行政權進行某種程度的限縮,甚至弱化。表面基於民主制衡等冠冕堂皇理由,但也遭質疑是因總統選舉再度失利,試圖牽制執政黨,甚至妄以上對下說法凌駕行政部門之上。但面對違憲爭議,又不願直接提出修憲方案,導致相關修法衝擊憲政體制的運作,其結果就是破壞民主。 除此之外,新國會二月一日開始運作後,部分立委諸多提議,只要涉及兩岸,多與政府作法相左,卻有利中共對台擴大統戰。例如推動不在籍投票,未來只要擴及海外包括中國等,等於方便對岸進一步介選。再如修法縮短中配入籍的年限,這勢必提高中國配偶家屬「依親居留」誘因,並大量申請在台定居。事實上,這兩者都是牽涉到國安層次,然而,在野立委均刻意簡化問題,用人權或平等為包裝理由,施壓政府放寬,長期以往,也將因此改變台灣的人口與政治結構。量變達到質變,也將一步一步迎合中國影響力更滲入台灣社會。 這次金門快艇事件亦是如此。明明是違法進入我國禁限制海域的中國「三無船舶」,雖不幸造成對方人員二死的翻覆事件,但重點在於我方必須堅定執法作為,在野立委對此少有支持,反而不斷質疑我方海巡船艇於驅離過程沒有留下影像,甚至親中立委主導的委員會專案報告,還刻意用「撞船」定性該事件,暗指我們海巡人員是錯誤一方。這種長他人違法之氣,滅自己捍衛海疆治安的正當作為,完全配合中共口徑。立法院三黨不過半,朝野競爭更加劇烈,這也成為對岸製造並擴大我們內部矛盾的鎖定目標。從破壞台灣民主,到諸多親中主張,表面冠以改革、人權等理由,掩蓋背後聯共制台政治目的,我們應有清楚意識,超越突破這些語言迷障,中共亂台的伎倆,以及誰扮演策應與協力者,圖像也會更清晰。
自由時報社論 2024-03-08
孰令中國協力者為所欲為?

孰令中國協力者為所欲為?

李登輝民選前的外交部長錢復說:外交的上位政策就是兩岸。擔任總統如願會見習近平的馬英九說:台灣經濟與外交議題的核心問題,在於兩岸關係。今年大選前夕,馬英九對德國之聲講得更露骨:當前緊張局勢的責任在於民進黨和賴清德,中國不肯跟民進黨對話是因為他們不接受「九二共識」,台灣與大陸的戰爭永遠無法獲勝,習近平是台灣可以合作的人,就兩岸關係而言必須相信習近平。而習近平責令「民革」(北京的中國國民黨),要在對台工作大局中進一步找準定位、發揮優勢、積極作為,不斷壯大反獨促統力量,共同推進和平統一進程。 所謂的「九二共識」,總被國民黨人當平安符,不顧北京的定義是顆奪命丹。習近平之探索一國兩制台灣方案,顯然比鄧小平當初所提的一國兩制大幅限縮,台灣要從「民族復興中的地位和作用」來定位。在習近平的「新時代」,「愛國者治港」快速「內地化」,正好預告他心中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不僅沒有賦與台灣外交空間,連同台灣的民主也將被沒收,直接置於北京嚴控的數位極權統治。而基於「民族復興中的地位和作用」,台灣注定會被總設計為針對美國的軍事基地。屆時,所謂的「要和平、不要戰爭」,反而會是台灣人民被迫當中國砲灰,一如國民黨內戰降共部隊在韓戰為解放軍擋子彈。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所謂「外交的上位政策就是兩岸」,一是源自其民族、國家認同,背離主流民意。這次大選前夕,馬英九的一番高論,嚇得連國民黨都婉拒他參加最後造勢,可見一斑。二是,他們信奉尼克森/季辛吉過時的世界觀,且深信中國已經大國崛起,終將取代美國霸權。殊不知,過去五年,內有清零防疫、國進民退、國安維穩,外有科技制裁、外資撤離,中國經濟失落中。「台灣必須靠中國」,這條路線只會令台灣敵對生存發展之所繫的民主世界,鎖進專制軸心積極打造的專制聯盟,與失敗國家、流氓國家、恐怖國家為伍。 外來國民黨,揚棄李登輝的本土化路線,自溺於一種矛盾的意識混亂。一是,自認在國共內戰、與匪建交遭華府背棄,所以骨子裡存有「疑美基因」,但又基於生存,非常仰賴這位保護者。錢復回憶錄(卷二)便提及,蔣經國耳提面命的駐美任務:「我們要和美國維持最友好的關係」,「使他們(華府官員)明瞭我國是美國可靠的友邦。」二是,被趕出中國,「恐共症」揮之不去,到了政黨輪替成常態,國民黨反而認賊作父、聯共制台,以往「國獨」,如今「反對台獨」。兩種矛盾的辯證整合,靠的是經濟利益。台灣民主發展,中國經濟成長,大約同時進行。二○○五,連戰破冰之旅,國民黨高層的代理人化,居間利益導致「疏美親中」的態度變化。夏立言,奉朱立倫之命,國台辦呼之即來,立委則扮演親中圍事,儼然是「新時代的國共關係」。 可以說,朱立倫的「親美、友日、和陸」,實乃言不由衷。國民黨高層,把自己的利益置於二三○○萬人的上位,而他們手下的地方扈從,吃多了「共產黨奶水」,逐漸受制另一個中央。長此以往,國民黨更難逃北京手掌心。傅崐萁選主席之傳聞,耐人尋味。如此這般,外來權貴,地方政客,統戰機器,形成了新的三角關係。柯文哲,面對這樣的「亦敵亦友」,想要搶佔藍色板塊,也必須要在北京面前爭寵。藍白合不合這個問題,於是調色盤裡面就難免有別的顏料了。倒是,國人也不能一味看他們淪為北京跟班的笑話,因為依台灣的民主循環,親中政黨不會完全沒有機會捲土重來。如果那一天來臨,北京也絕對會比馬英九那八年更確保「推進統一」、掐住台灣。 至於二三○○萬人呢?維持現狀、拒絕統一是主流。面對武嚇、圍堵、認知戰,又迴避正常國家之路,等而下之罹患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令少數中國協力者為所欲為。二二八,七十七週年,不少人淡忘了,悲劇之發生,根源二戰終結前,台灣領導人士缺乏國家願景,洋溢著歡迎祖國、台灣光復之情緒,終而從日本至民國,被統治本質不變。舊金山和約,「承認朝鮮獨立」,「放棄台灣及澎湖」,一九五二的歷史尚未完成。如今,民主化的台灣,假使依舊迴避自己「未完成的國家」,不啻提供另一個虎視眈眈的「外國」可乘之機。最為驚悚的是,不同於日本、民國,一旦這個「外國」君臨,台灣等於上了開往西藏、新疆的直達車,沒有回程。
自由時報社論 2024-03-07
「外籍」配偶入籍不應有差別待遇

「外籍」配偶入籍不應有差別待遇

中國國民黨一向黨如其名,常試圖把台灣拉進中國運行的軌道,也以行動配合中國對付台灣,其例不勝枚舉。最近,中國無照船隻在金門海域翻覆糾紛尚待司法處理,經常跑中國的副主席夏立言去中國與國台辦主任宋濤會談,宋口出惡言,夏與其唱和,要「敦促、監督民進黨政府」。在台北,該黨立委宣稱中國配偶遭到不公平對待,打算提案把中配入籍的時限由六年縮短為四年。顯然,儘管元月在總統大選連三番敗陣,該黨仍未能記取教訓,執意親中而不惜與台灣整體利益站在對立面。 按現行法規,包括中國在內的外國籍配偶入籍程序及要件不同,中配單獨列出,其他外配另有規定。差別待遇的根源,出自不合現實的認知,即把台灣與中國視同非敵國。因而,處理外配入籍,適用《國籍法》;中配按《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辦理。法源不同,導致入籍程序有別,且整體而言,中配在許多方面待遇優於外配。 舉例來說,外籍人士歸化,須放棄原國籍,且具備基本語言能力及國民權利義務常識,通過歸化測試或參加研習課程。相形之下,中配無須放棄中國籍,只需註銷原戶籍,沒有基本語言能力及國民權利義務常識認證。此外,中配逾七十歲的父母或十二歲以下直系親屬可依親長期居留,並使用台灣健保,而外配沒有同等待遇。此外,中配只要每年在台灣居留滿一百八十三天,最快六年即可取得身分證。外配視其居留日數而定,四至八年拿到身分證;如比照中配每年只居留一百八十三天,最快要八年才如願。 所有外配,包括中配,一旦入籍之後,即享有投票、參政、全民健保、社會福利等權利,衍生國家安全、醫療資源、社會容納等效應,爭議因此而起。 從基本面說,中國從未放棄併吞台灣的野心,統戰、認知戰、灰色地帶作戰等手段從未止歇。至於運用中國人在世界各地搞滲透、顛覆、諜報情蒐活動,近年尤讓各國警戒。紐約市出現中國秘密警察站,人權機構指中國在全球五十三國設立至少一○二個海外警務服務站,都是其在海外實施「長臂管轄」的事例。據《經濟學人》報導,由於獨裁國家向海外國民輸出專制,以致海外中國人越來越像住在中國,難逃跨國監控與壓迫。在台灣,檢方查獲資訊,中共統戰部的工作方針是「把卅八萬中配凝聚起來」,擴大發展組織,進行情蒐及統戰活動。中配絕大多數或不致配合,但有鑑於共產政權無所不用其極,相關的國安問題不能視而不見。 中配的人數及政治、法律、社會效應也廣受矚目。鄧小平曾告訴美國卡特總統,十分樂意送一千萬中國人到美國。近數月來,據《美國之音》等報導,從中南美等地偷渡前往美國的中國人數驟增,成千上萬青壯中國人「走線潤美」,其中還出現解放軍成員,引發美國的安全疑慮。在香港,中國實施「洗人口」操作,大量中國人前往取代香港居民,改變了人口結構,衝擊就業、醫療資源及社會福利。同一戲碼是否在台灣上演,也受關注。 醫療資源最受關注,中配依親者的健保支出和繳納尤為焦點。由於依親者大都年長,繳少用多事屬必然,這與台灣長者從年輕即繳交健保費大相逕庭,權利義務不對等,公平性的爭議不小。相形之下,其他外配的長輩最多只能在我國停留半年,也無緣使用健保,顯有差別。濫用醫療資源之外,中配曾傳出不少冒用健保卡、大量領藥以廣濟家鄉親友的案例。台灣健保財務健全、健保費調漲、醫護人員權益等議題一向備受關注,放寬中配入籍規定所衍生的醫療資源問題,自引發熱議。醫界對此頗有異議,發起反對的連署獲社會各方熱烈反應,其來有自。 醫療資源最受關注,中配依親者的健保支出和繳納尤為焦點。由於依親者大都年長,繳少用多事屬必然,這與台灣長者從年輕即繳交健保費大相逕庭,權利義務不對等,公平性的爭議不小。(法新社)   另一方面,主張降低中配入籍年限的倡議,不詳究實質,僅在年限著墨,且高唱「人權立國」、「不要歧視」、「展現台灣人情味」云云,卻未就其衍生的安全、政經、社會效應該有的評估說明;且其提出,正值中國趁五二○前夕加緊脅迫台灣之時。閣揆陳建仁就此回以茲事體大,行政院持保留態度,無修法規劃,堪稱允當。 更積極的,我國應就外人居留歸化制度與實務通盤檢討,改進其「一國兩制」的不合理現狀,力求安全、公平、合實。同時,面對中國步步進逼,我國仍視其為「同一國」的現行法制及實務,導致敵我不分,對匪諜和賣國者輕判,政客及政黨配合中國演出的亂象不止,是台灣人積極扭轉並反制改變的時候了。
自由時報社論 2024-03-05
二十一世紀重開機

二十一世紀重開機

烏俄戰爭疲乏地進入第三年,目前似乎還看不到盡頭。解決方案留待川普的二十四小時,很多人擔心會觸發更多災難。中國前駐美國大使崔天凱稱,中國不會掉入別人設下的「台海戰爭陷阱」。諷刺的是,國際普遍認為,習近平與普廷站在同一邊,而烏俄戰爭的不同結局,會對中國的印太企圖傳達不同的啟示錄。 從烏克蘭戰場回顧,五年來的國際情勢,至少有三個日期所象徵的因素,改變了人們對這個世紀的預期。一是,二○一七,十二月十八日,川普發表上任後首次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強調經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將尋求公平、互惠的貿易關係。他並點名中、俄是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二○一八,美國對中國展開貿易戰。從川普到拜登,貿易戰逐漸升級到科技戰。川普對中的單打獨鬥,也擴大為拜登的結盟抗中。美中大國關係,打破尼克森主義的典範,聯中制蘇轉向中俄合作。尼克森主義的總設計師,季辛吉去年底以百歲高齡辭世,宛如他所形塑的時代遲來的下課鐘。 烏俄戰爭疲乏地進入第三年,目前似乎還看不到盡頭。(AP) 二是,二○一九,十二月三十一日,台灣電郵通報WHO聯繫窗口,研判中國的病例有「人傳人」的可能。可惜,世衛秘書處、北京當局都消極以待。結果,台灣由於機警採取預防措施,成為後來世紀公衛災難的世外桃源,而全球的生命健康、生產供應陷入混亂。川普連任失敗,與因應失策不無關係。習近平則趁西方自顧不暇,二○二○,六月三十日,通過香港國安法,且當日立即實施,粉碎中英聯合聲明及香港民主火種,並向西方發出總路線文革化的訊號。在此之前,相對於川普重啟戰略競爭,二○一八,三月十一日,中國刪除「國家主席連任不得超過兩屆」憲法條文,為習近平終身掌權鋪路。接著,二○二二,十月二十二日,中共二十大閉幕,習近平邁向第三任,胡錦濤遭架離會場,政治局清一色國王人馬。但,唯我獨尊也帶來了偉大的錯誤,疑似源自武漢的新冠疫情蔓延全球,中國本身的清零政策也重創經濟。白紙運動一年後,二○二二年底,北京結束清零政策,但經濟重新啟動欲振乏力。社會穩定、國家安全優先,又加重經濟失落、外資撤離,內部矛盾發酵。 三是,二○二二,二月二十四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先前,二月四日,北京冬奧開幕式,普廷應習近平之邀成為貴賓,雙方發表聯合聲明,「兩國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普廷原想閃電戰便可大功告成,烏克蘭人會以鮮花歡迎俄羅斯坦克。然而,超過兩年的戰爭,反映出俄羅斯的帝國夕照,淪為中國操弄大國政治的棋子。而西方(尤其北約),在俄羅斯威脅下,危機感十足地支援烏克蘭。烏俄戰爭,提醒西方另一風險區,紛紛表達關切台海和平穩定。戰爭變成持久戰,西方聯合陣線的對面,中俄伊朝的專制軸心也在行動。二○二三,十月七日,哈瑪斯突襲以色列,拉開另一個戰場。烏克蘭,以色列,台灣,歐洲對烏克蘭的支持較堅定,美國則對支持以色列、台灣較有共識。地緣政治的緊張,也令東北亞的日、韓暫時放下歷史宿怨,並同時關注台海安全。菲律賓則重新引美抗中維護二○一六通過的南海仲裁,且准許美軍增設的部份基地鄰近台灣。除了在東海、台海、南海滋事尋釁,中國也致力經營南太平洋島國,瞄準美軍基地的動機不言可喻。 過去的什麼事件,對未來最有主導影響,往往要事過境遷才能理解。如果用比較大膽的想像,未來的人回頭遙望會發現,二十一世紀在二○一八換了軌道。冷戰結束後,一九九二,福山出版「歷史終結與最後之人」,視自由民主為人類政治與意識形態發展的終結。二○○五,佛里曼出版「世界是平的」,描述全球化時代的自由貿易之勢不可擋。一如後續發展,理想的期待很快就被澆了冷水。美中所代表的兩種集團,是不是正在建構「新冷戰」?二○二二年底,張忠謀在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舉辦的移機典禮說:「全球化幾乎已死,自由貿易幾乎已死。」「新冷戰」,「全球化已死」,這些關鍵詞,可能還需要時間來印證。不過,它們至少標誌,一九九○以來的世界,已經充滿致命挑戰。氣候、糧食、疫情、毒品與水等問題,增加了解決的難度,形成國際與各別國家的壓力測試。落實到個人,亦復如此。二十一世紀重開機,驚濤拍岸,沒有國家是局外人,大家必須硬著頭皮應戰。
自由時報社論 2024-02-29
繼續對中國「去風險化」

繼續對中國「去風險化」

  央視除夕春晚,解放軍作戰部隊、裝甲部隊登場。突兀的節目安排,震懾國內或示警國際?不論如何,歡度佳節仍殺氣騰騰,也符合中國當前的形象。 在習近平的掌權史,二○二三堪稱轉捩點。談到過去一年政績,他宣稱就業、物價整體平穩,放眼全球仍是「風景這邊獨好」。習近平還再提「制度自信」,盼望大家「共同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乃至,國家安全部恫嚇唱衰中國經濟者。其實,這邊的風景不如外邊,襯托出中國經濟好景不再,台灣便是很好的對照。而中國,房市、股市、就業、消費等,所見無不是民間疾苦。人口負成長,勞動力短缺,也有遠慮。股市跌跌不休,股民哀嚎遍野,成群往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微博哭訴。國不泰,民不安,解放軍在春晚亮相,應非偶然。 尤其特別的是,過去一年,習近平親手提拔的外交、國防部長兼國務委員,乃至十餘名解放軍火箭軍高層將領先後落馬。前年二十大,胡錦濤被架離現場,去年十月,李克強忽傳病逝,「(共青)團派」幾乎團滅。習近平大權在握,政治局常委清一色。站在頂峰的習近平,清洗非國王人馬,「習氏王朝」堂堂上映。然而,全黨姓習之後,權力內圈難免滋生接班卡位、互相猜忌問題,習本人的危機感不減反增,對高幹的忠誠標準更嚴格,這也是權力的必然規律。而權力內圈的不安全感,猶如水壩隙縫作用般,預告終有潰堤的一天。習近平的頂峰,換個角度看,不也是險峰嗎? 央視除夕春晚,解放軍作戰部隊、裝甲部隊登場。突兀的節目安排,震懾國內或示警國際?(圖:取自 「CCTV春晚」YouTube頻道)   「內憂」益增的同時,中俄伊朝的「專制軸心」伺機而動,持續給美國為主的西方製造麻煩。俄烏戰爭即將邁入第三年,以色列與哈瑪斯拉開另一個戰場,紅海航道安全也成為從貿易牽制西方的武器。但,習近平最近的視野仍在印太地區,其在東海、台海、南海、南太平洋的勢力擴張,並未因「內憂」而減緩。有一種觀點,習近平正為國事如麻焦頭爛額,應當不致在外興風作浪,特別是有礙武力奪台的行動,一如習對拜登否認二○二七年或二○三五年對台動武計畫,並期待華府「支持和平統一」。實際上,中國海警船在釣魚台領海巡航,以無線電驅離自衛隊飛機;在南海驅離菲律賓海警船及漁船,水柱、軍事級雷射都出動了;台灣大選後,除了買走諾魯,並宣布恢復使用緊鄰台海中線之M503航路;此前,北京更悍稱「不存在所謂的台海中線」。凡此,豈是「太平洋西線無戰事」的寫照?如果加上「美日韓形成亞洲版北約,故須加快實現核武升級」(金正恩),「我與川普有私人關係」(普廷),「中俄關係面臨新的發展機會」(習近平),習及其盟友比較像是等待天時地利人和吧。 這次春節,中國的另一道風景,官媒帶動Dragon改為Loong(龍的音譯),彷彿要透過自定的翻譯,傳達「中國龍」代表好運吉祥,不同於「西方龍」的負面形象。真是諷刺,「中國戰狼」在國際聲名狼藉,改用Loong,就能遮掩猙獰面目嗎?前一陣子,在倫敦一個公共場彈奏的鋼琴家,被自稱是「中國電視台」的工作人員要求,尊重他們的影像權,不准拍攝他們的面貌,「因為中國法律不允許」。看到這些場景的老外,無不感覺莫名其妙。去年,倫敦東區紅磚巷塗鴉牆,則被中國留學生全部噴漆二十四個北京宣傳標語,簡直是假藝術之名,行大外宣之實。大力討好中國的馬斯克,發文拜年用The Year of the Dragon,也無法倖免於中國網友糾正。所謂的「中國龍」,不過是「中國戰狼」的紙面具罷了。 未來回顧,或許世人將看得更清楚,二○二○至二○二二疑似源自武漢的新冠病毒,雖然重創全球的生命健康、經貿供應鏈,但習近平「由鄧返毛」,清零政策、共同富裕等路線左轉、新文革,亦令中國國力從拋物線的頂點往下滑。及至今日,習近平統治的中國,對全球的可能挑戰,已不是東升西降的百年馬拉松,而是內部陷入火山爆發邊緣之際,會不會鋌而走險以對外侵略來轉移內部矛盾、確保鐵桶江山?而國內仍有人學舌國台辦:兩岸與區域和平穩定,人民才能安居樂業,避而不談北京的「一中前提」。這種延續選舉攻防的論調,遠遠落後於對中國「去風險化」的國際主流趨勢,更昧於台灣免受中國經濟失落、新冠疫情之殃,正因二○一六便先一步對中國「去風險化」了。
自由時報社論 2024-02-15
「後中華民國」的「台灣想像」

「後中華民國」的「台灣想像」

諾魯與「中華民國」斷交,美國國務院表示是其主權決定,但這依舊令人失望。接著,吐瓦魯又傳出風聲。而與諾魯、吐瓦魯關係密切的澳洲,其外交部長則表示,如果吐瓦魯也步上諾魯後塵,澳洲不會干涉,因為這是它的主權決定。二○一六以來,習近平專攻太平洋島國,不無對台舞劍、意在美國之用心。所以說,這不單是施壓蔡英文、賴清德,而是美中全球爭霸戰、民主國家連線的共同威脅。 當然,台灣不能假裝沒事,北京挖邦交國不遺餘力,已非純粹是「中國代表權」之爭,而是鋪陳併吞台灣的法理戰。美中的世紀馬拉松,台灣也不是局外人,是否東升西降,對台灣具有決定性影響。故而,今年底的美國大選,拜登與川普的第二回合,對台灣的意義不下於本國大選。有些「西式判讀」認為,中國經濟、社會、軍事、外交等問題重重,行將冷卻或減緩習近平的野心。這樣的觀點,是把習當正常人,於是按常理推測。但,習近平早已向西方證明,他不是按照這種牌理出牌的人。中國綜合國力,過了拋物線的頂點,提醒習近平的與其說是韜光養晦,不如說是把握國力滑向更低之前大幹一場。對台灣,也不脫類似思考模式。 諾魯與台斷交9天後與中國恢復外交關係。(AP)   從蔡英文到賴清德,習近平對台軍事、外交四面包抄。不時「收買」邦交國,其實經濟代價昂貴(詐騙成分也高),引起國際批評的形象成本更高,招致強國夢的敵視目光。尤其是,一九四九以來的金陵殘照一旦終結,台灣主權地位勢必水落石出。一九七一的二七五八號決議,「台灣」根本是局外人,依舊處於「舊金山和約」(一九五二)狀態:台灣地位未定論。尼克森以來的美國政府,其所謂的戰略模糊,不外乎介於「台灣地位未定論」與「認知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之間。其實,北京也一直不敢掀開底牌,逼使華府從戰略模糊走到戰略清晰,冒著喪失法理戰灰色空間的風險。 「中華民國」與「台灣」,並存於二三○○萬人的生活空間。其實,「並存」不等於「同一」。從內部政治來看,「中華民國」與「台灣」,似乎是同一物件的不同稱呼,可以交替使用。儘管如此,國民黨的「中華民國定義」,「一個中國便是中華民國」,包括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啻戳破「並存」與「同一」的表象。尤其是,就外部而言,問題更為複雜,甚至是「中華民國」到底「存在」或「不存在」、「台灣主權」歸屬「台灣人民」或「中國人民」的極端對立。這就形成一種弔詭,「中華民國」在國際逐漸消失,而「台灣」的國家角色在國際尚未出現。如今,「台灣想像」越來越被推往「後中華民國」,如何因應挑戰與掌握機會,二三○○萬人命運與共,朝野必須未雨綢繆,迎向巨變中的地緣劇場。 猶記大選期間,柯文哲曾表示:邦交國是迷思,他不在意邦交國數量,比較注重實質,畢竟台灣跟日、美也沒有邦交,但是關係不錯。他還認為,若邦交國歸零,也沒什麼關係,實質關係比較重要,且中國在國際上打壓,就是因為兩岸關係不好。馬英九也深信:在我擔任總統期間,那八年兩岸間是如此和平,所以很大程度是民進黨的錯,因為他們鼓吹台獨,這是大陸絕對不能接受的事。馬,柯,不知有意或無意,完全把「中華民國」與「台灣」混為一談。既然如此,當然逃不出「一中原則」的手掌心,只能在北京的遊戲規則裡面自得其樂。華府的「一中政策」,北京的「一中原則」,也是「並存」而非「同一」,但「一中政策」加上「不支持台灣獨立」,令北京更堅持自訂的遊戲規則,且樂於扮演恐怖情人,不斷情緒勒索華府。 二○一六以來,八年十國斷交,「中華民國」剩下十二個邦交國。兩岸關係不好,民進黨鼓吹台獨,藍白一律究責民選政府,他們為何跟北京一般見識,目無台灣頭家?獨裁者霸凌台灣,華府一句「不支持台灣獨立」,豈只幫習近平壯膽而已?試想,萬一這次大選,藍白合作無間,中國豈不是贏得台灣?印太戰略,第一島鏈,悉皆出現破口。賴清德四成選票當選,北京稱:民進黨不能代表台灣主流民意;華府稱:台灣展現了民主體制的力量。除了本土政權,依中國介選程度之深,台灣人民若選出其它領袖,會跟中國或美國合作?答案恐怕跟華府想的不一樣。美國的「一中政策」,「不支持台獨」,「不反對統一」,「反對片面、武力改變現狀」,這種在兩岸明顯不平衡的政策,已經跟不上台灣的民主活力了!
自由時報社論 2024-01-25
海外台僑的台灣情

海外台僑的台灣情

我國這次大選,國際間廣為矚目,民主自由公正選舉圓滿完成,普獲讚賞。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及國際組織、近一千四百位政要表達祝賀,肯定這是台灣人民和全球民主的勝利;其中,近鄰的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來電祝賀賴清德當選台灣總統,彌足珍貴。同時,還有來自三十多國、四百多位新聞工作者群聚台灣,採訪這場民主盛事。另外,海外台灣僑民、華人的關注更甚以往,返鄉投票或前來觀選者眾。 海外華人觀選團體包括不少年輕世代及自媒體。《紐約時報》的報導,以「羨慕、淚水和啟發:中國人的台灣觀選之旅」為題,貼切地描繪海外中國人觀選團感觸良多的動人之旅。《德國之聲》訪問觀選的中國來人,指中國脅迫台灣,不是因台灣有什麼選擇所造成,根源在其極權本質;有些台灣人「一廂情願把對岸描述得很好,好像可以解決台灣的問題,這是錯誤的」。 海外台僑參與這次大選的層次高而熱烈,不僅觀選,許多人還專程返鄉投票。賴清德一月十四日出席「全美台灣同鄉會二○二四海外台僑團圓餐會」講話,道出台僑熱烈參與的精義:如果有人要研究清德最後何以在這場選舉勝出,我會邀請他們來這裡看一看,就知道真正的「秘密武器」在這裡。總統當選人此言,不只是恭維的場面話,也突出台僑長年關注家鄉的濃郁情感及力量。有如賴清德所言,海外鄉親一直是台灣的光榮,有才華、好條件,事業有成後,更關心台灣;每遇天災、疫情、國家有需要,出錢出力,守護民主、主權、自由,是印太和平、世界發展的關鍵力量。他還以「有路,咱沿路唱歌;無路,咱蹽溪過嶺」與台僑共勉。 台僑齊聚中,令人感動的場景不斷,有拄著柺杖的長者,有熱情洋溢的中壯輩,也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台灣人。同樣在現場,賴清德靠近一位視力微弱的紐約醫師打招呼:「我是清德啊,感謝!」熱情互動。也有如出席同一場合的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所說,現場有一位台僑甚至請假三個月返鄉觀選並投票,公司在問何時銷假上班;台僑心中有台灣,在海外擦亮台灣,台灣因而偉大。 台僑熱烈關注家鄉之情,國際新聞媒體同感興趣。《紐約時報》探究台裔美國人因何萬里迢迢返鄉投票,指他們是「世界上最堅決的選民群體之一」,自一九九六年台灣總統直選以來,每四年一次的返台之旅已成為傳統;數以千計的台美人預訂昂貴的機票,飛越太平洋,為台灣總統選舉投票。近年,隨著中國對台灣脅迫日甚,許多台美人感覺自己與故土的連繫更為緊密。 報導指出,中選會統計顯示,至少有四千多位海外台灣人登記參加今年大選投票。有多達七十萬台灣人住在美國,他們被視為力能推動台灣利益的重要選民群體。雖然有些人認為內政是今年大選的重要議題,但台美人更擔心台灣的主權問題。同時,隨著台灣民主的國際形象不斷提升,美國的反中情緒高張,有更多台美人認為自己是台灣裔而不是華裔。 回顧台美人的發展,早期以留學生為主。一九六五年美國移民法案,給予有專業技術和美國公民的親屬優先移民待遇,留學生及家人取得公民者增加;戒嚴時期的「黑名單」,導致不少台灣人有家歸不得,也留在美國發展。台美人這一背景,與其他族裔主要是經濟因素的移民大異其趣,形成特色。值得強調,台美人雖遠在美國,仍多心繫台灣。在台灣上一世紀邁向民主自由之路,著力甚多,主要透過義助本土政治社會運動,並遊說美國政要,對台灣威權當局施壓,促進民主實現。 台美人的遊說,美國政要積極回應,國會曾有「台灣四劍客」:參議員裴爾、甘迺迪、眾議員索拉茲、李奇;也有「台灣連線」。在威權時代,他們力促黨國當局解除戒嚴,聲援政治人權案件,確立「台灣前途和平、免於強制、且為台灣住民所能接受」的原則,實現台灣每年移民名額兩萬人,與中國分開計算。台灣民主化之後,他們遊說支持台灣加入世貿組織;促成美國出售F-16戰鬥機;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他們支持柯林頓總統派遣兩艘航空母艦前來嚇阻中國。近年,除了增進台美兩國實質關係,隨著中國脅迫日甚,台美人繼續在立法、軍售為台灣著力發聲;也推動美國人口普查正名,單獨把「台灣人」列項,不計入「中國人」,增強族裔認同。 台灣民主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有許多人的犧牲努力;現今享有人權自由的台灣,要感謝台美人在其間的努力。
自由時報社論 2024-01-23
「民主小草」是民眾黨的白衛兵?

「民主小草」是民眾黨的白衛兵?

  總統、國會大選完成,卻爭議不休。主要亂源來自民眾黨,由黨主席的媽媽發難,繼之柯妹妹、黨高層及一干網紅、支持者紛紛呼應,質疑得票數太少,而網紅愛莉莎莎等人,甚至大量轉傳所謂「作票」影片,打擊選舉的公信力。針對這些違法行為,中選會已將廿五件選務造謠案件,移送檢警司法機關查辦、究責;而法務部調查局也成立「認知戰研究中心」,針對網路假訊息,除了要求平台下架,涉及違反相關法令,也將主動報請偵辦。 此次大選結果︰民進黨打破八年政黨輪替魔咒、國民黨成為國會第一大黨、民眾黨成為國會關鍵少數。這形成一種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的「三贏」局面︰沒有贏者全拿,也沒有敗者全輸。遺憾的是,民眾黨頭人及支持者不願接受柯文哲淪為「老三」的尷尬局面,全黨陷入受創之後的「否定期」,不相信現實,反而質疑開票作業充滿瑕疵,甚至有作票之嫌,以轉移失敗的沮喪、憤怒。其實,台灣雖是民主後進國家,卻已建立公開、公平、透明的選舉機制,選舉的公信力受到民眾普遍信任,成為維繫民主與多元包容社會運作的基石。因此,質疑選舉作票,不但撕裂社會,製造對立,且將帶來「民主衰退」的危機,可能讓極權中國趁虛而入,瓦解國人捍衛民主的意志與決心,對極權的滲透,失去抵抗能力。因此,民眾黨支持者散播「作票」影片、謠言,不但涉及違法,更凸顯該黨缺乏對國家社會的責任感。 其實,傷害台灣民主的,不僅是「作票」謠言,更重要的是柯文哲對民眾黨的民粹化經營模式。此次選舉民眾黨竄起,儼然一方勢力,似乎展現新興氣象,但該黨的經營模式卻備受爭議,包括:營造對柯文哲的個人崇拜、對網路世界操作的手法、對未經世事年輕人的政治洗腦、對民主的公平與效率的否定,缺乏核心價值,與一人獨斷式領導,在在與全球新近崛起的民粹領袖、政黨如出一轍。而在柯文哲擴大政治版圖過程中,來自中國的抖音(國際版為TikTok)等影音平台顯然發揮巨大的助長效果。根據統計,去年台灣全部人口中,使用抖音/TikTok者已達廿二.三%,其中年輕族群使用者最多。抖音與中國政府的關係令人質疑,內容則充滿色情、詐騙,更多的是中國對台認知戰所散播的假訊息,企圖對台灣年輕人全面洗腦,進行政治操弄。而政府基於言論自由,難以有效規範、監管,造成年輕人、學生普遍受其荼毒,形成對台灣民主充滿扭曲的認知,而民眾黨深諳網路經營,加上抖音等平台演算法的暗助,網路世界早已是柯文哲的天下,其負面衝擊由此次選舉可以看出。成大電機系教授李忠憲因此警告,抖音/TikTok有資安問題,更是中共對台訊息戰爭的平台,政府不能直接棄守,應該禁用或降頻、限制流量,若再不設防,以後將會亡國。然而,政府卻陷入「禁不能禁、用不能用」的窘境。 另一個台灣民主的危機則是,柯文哲師法毛澤東的鬥爭手法,鼓動年輕人對社會、長輩、建制的不滿與仇恨,意圖掀起一股民粹風潮,成為他對抗藍綠的動能。當年毛澤東退居第二線,為圖鬥倒所謂「走資派、當權派」,發動文化大革命,成立「紅衛兵」,瘋狂打砸搶,造成中國社會、經濟全面停滯的「十年浩劫」;據中國海外民運人士觀察,柯文哲在校園內對年輕人的經營,就是複製毛澤東的手法。誠然,「小草」不可能成為到處武鬥的紅衛兵,卻因為相信柯文哲「垃圾不分藍綠」的謊言,未來可能將選票當成推倒「藍綠高牆」的武器,衝擊台灣民主。可悲的是,不鼓動仇恨、對立,不訴諸天真的年輕人,柯文哲就無從塑造教主般的地位,打著「新政治」旗號欺騙世人。其實,柯文哲曾任兩任、八年首都市長,並非政治素人,以首都的豐厚資源,其施政滿意度卻長年落居全台之末,因此總統選舉的台北市得票率僅有兩成多,可見台北市民對其八年治理普遍投下不信任票。換言之,柯文哲所謂的「新政治」,已被台北市民看穿,只是比不過藍綠、不堪聞問的「舊政治」。   年輕人對現狀的疏離、不滿,加上專制國家利用各種影音、社群平台進行認知戰,全球自由國家普遍面臨民主衰退的危機。而台灣站在對抗專制中國的第一線,更是認知戰的首要目標,受到衝擊尤其巨大。此外,全球民粹浪潮風起雲湧,成為野心政客竄起的溫床,不乏民粹領袖因此取得政權,使民主遭逢最大的威脅。其實,民主化之後,國家就已是人民所有,並沒有被任何個人、政黨或階級佔有,柯文哲所謂「把國家還給人民」,只是一種煽情的口號吧!而社會雖然充斥著高物價、高房價、低薪、貧富差距擴大等現象,則有待執政者推出治本的解決方案,而非用俠盜羅賓漢式「劫富濟貧」口號,煽動群眾、年輕人,徒然造成社會不安、經濟停滯、民主倒退,那將是台灣的大災難。
自由時報社論 2024-01-22
台灣選舉已是中共夢魘

台灣選舉已是中共夢魘

台灣總統及立委選舉順利結束,根據外交部統計,已有超過八十國政府、逾七百名政要申賀我國選舉結果,期盼與我國政府進一步就各層次議題持續深化交流。(資料照) 台灣總統及立委選舉順利結束,民進黨提名賴清德、蕭美琴當選正副總統。立法院總席次一一三席,總統敗選的國民黨獲五十二席成為第一大黨,總統勝選的民進黨掉至五十一席,獲得八席的民眾黨則居關鍵少數。主要朝野政黨皆各有斬獲,反映選民多元取向,這也是民主常態。選戰已落幕,各政黨亦重整腳步展開政治新局。但選前強力干預我們民主進程的中國政府,選後輸不起,面對「賴蕭配」依然得到多數民意的支持,見笑轉生氣,升高威嚇、打壓台灣,對照許多國家慶賀我們的選舉,中國的仇視回應,我們只能說,兩岸互動,還真的「不能相信習近平」。 根據外交部統計,已有超過八十國政府、逾七百名政要申賀我國選舉結果,期盼與我國政府進一步就各層次議題持續深化交流。其中,德國外交部發布聲明,讚揚台灣自由、和平的選舉展現民主價值,並盼加強對台關係。這是十二年來德國政府首次祝賀台灣選舉,外界認為凸顯政策轉變。另外,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在社群發文:「我代表菲律賓人民,祝賀賴清德當選台灣下屆總統。」並表達希望在未來幾年內密切合作,強化共同利益。菲國總統親自恭賀不僅罕見,直接使用「台灣總統」一詞,更是打臉北京在國際上宣稱的一中原則。 此外,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首度針對台灣大選發表評論,強調台灣是共享基本價值、擁有緊密經濟關係與人員往來交流的極重要夥伴。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除祝賀台灣總統當選人,也讚許台灣人民充滿活力的民主,為區域也為全世界樹立榜樣。他並重申,美國與全球各國關切台海和平穩定。美日等主要民主國家紛紛發聲表態,中國派駐這些國家的外交官,則到處滅火、回罵,重申一中。我們一場定期的民主改選,從選前就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許多外媒都特地派人來台採訪,並以攸關民主與威權勢力消長、為全球地緣政治定下基調等論點分析。根本原因,在於中國鋪天蓋地介選,用戰爭與和平抉擇恐嚇台灣人民,不能投票給北京說不的候選人,否則就作勢要喊打喊殺。然而,台灣多數選民不為所動,依然做出堅定的選擇,這樣的結果,已使中共灰頭土臉。 我們用選票展現對民主體制的捍衛意志,也讓更多國家願意關注並支持。中國愈要打壓台灣,來自其他國家的警告也更多。影響所及,中國官方的謾罵,從台灣大選前的「獨上加獨」,到選後說「不代表主流民意」,看出修正。顯示中共在盱衡各國反應,以及度量將來與台灣打交道,必須自己先找台階下。但也因罵得不「兇」,傳出在內部引起強硬派不滿。美國之音報導,雖然中國官方連日回應台灣議題,似無法安撫更激進的民族主義者。網路還出現要求加速統一時程與武統台灣等偏激言論。另方面,中國近日利誘策動僅一萬一千多人口的南太國家諾魯與台灣斷交,台灣民眾都看得很清楚,外交挫敗只是再次證明北京的顢頇手法。而諾魯過去二十幾年,與我國斷交,然後復交,現在又斷交,國際信用已破產。北京此舉,包括最近軍事擾台頻次又增加,與其說是對未來賴清德政府施壓,恐怕更像迫於對內部強硬派交代的政治需要。 而且,諾魯位處太平洋第二島鏈,中國勢力的滲入,對美國與澳洲等印太民主國家來說,更是警訊。所以,斷交的第一時間,代表美國政府正在台灣訪問的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柏格即聲援台灣,並指諾魯提到的聯合國大會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文,「未定位台灣、未排除與台建立邦交、未限制台灣參與國際社會」。中國的打壓,反而促使美國更清晰說明台灣的國際定位。我們的大選,若真如中國官員嘴巴裡所稱的「地區選舉」,那選前又何必大張旗鼓介入。介選不成功,現又想施壓操弄台灣政局走向。這背後也另投射出獨裁的習政權,對於台灣愈來愈深化的民主,將對其統治權力的巨大威脅性。由畏懼民主所衍生的反民主攻擊,未使我們屈服,還讓民主盟邦更挺台灣,並更強化共同抗衡全球威權勢力進逼的民主陣線,唇亡齒寒之感也促使部分國家,難得公開肯定我們的選舉,再度把台灣推向國際焦點。為了對付台灣民主選舉,反而愈打壓愈顯堅韌,這已讓中國政府陷於夢魘。
自由時報社論 2024-01-19
「一中原則」不符合2758號決議

「一中原則」不符合2758號決議

  我國大選順利完成,務實台獨工作者當選,布林肯發文致賀,跨黨派代表團來台,但拜登重申:不支持台灣獨立。代表團還在台灣拜會,上週末還致賀賴清德當選的諾魯便稱,「一中原則」符合聯大二七五八號決議,宣布不再承認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單獨的國家,而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大選圓滿落幕,北京可能受到華府諸多警告,一時尚未對台灣動刀動槍,它這次的起手式,似乎是以「法理戰」揭開序幕。而諾魯再次證明,只要台灣頂著中華民國的招牌,中國代表權之爭的歷史幽靈便陰魂不散。 北京屬意者落選,拜登為了讓習近平安心,說出不支持台灣獨立,以滿足習近平的胃口。但,習近平想的跟拜登不一樣。拜登自以為的善意,在習近平看來是示弱。於是,拜登不支持台灣獨立一言既出,習近平膽子反而更大,挖台灣邦交國只是第一道菜。拜登代表團才展開活動,便傳來北京「買下」諾魯的消息,既是針對蔡政府,也是針對賴清德,更是與拜登針鋒相對。拜登面對烏克蘭、以色列、紅海航道諸多戰事,本身也有連任挑戰,習近平當然不會放過大好機會。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華府用先管控賴清德再尋求管控習近平,這根本就是倒果為因,形同鼓勵挑釁者作出更多挑釁,因為受罰的是被霸凌者。 諾魯聲明,訴諸聯大二七五八號決議,顯然來自北京授意。華春瑩稱:「中國歡迎諾魯重新加入一個中國家庭的決定。」有些像諾魯這樣的國家,也許會覺得理所當然,出自國家利益的權衡輕重,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卻在兩岸關係、美中對弈產生漣漪作用。諾魯游走兩岸,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能否如願得到中國的承諾,且拭目以待。但說句現實話,問題不全出在諾魯這樣的國家,而是出在不正常的兩岸關係,使他們淪為中國對台灣(中華民國)「法理戰」的工具。而諾魯再度證明,中華民國不是護國神山,中華民國確實是個災難。 眾所皆知,一九七一聯大通過二七五八號決議,主旨是確定「中國代表權」由毛代蔣,決議文無一字涉及台灣。然而,二七五八號決議,卻成為北京宣稱「中國擁有台灣」的重要依據,在國際組織、國際關係無所不用其極地鼓吹、落實。隨著中國影響力擴大,全球第三波民主化退潮,以聯合國為主的國際組織,幾乎都默認了北京的論述,造成中華民國(台灣)的外交困境。美國為主的國家,反對北京擴大解釋二七五八號決議,為台灣人民仗義執言,但直到今天仍不願與北京正面對決。更諷刺的是,他們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活動,該組織還與北京同一個鼻孔出氣:台灣能不能以觀察員身分加入世衛,要由一九四個會員國政府決定!在國際場合數人頭,習近平早就沒在怕了。 這次拜登派出的代表團,據稱任務之一是,向賴清德與各黨介紹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拜登,一面說不支持台灣獨立,一面又說「它(台灣)是獨立的,由它自己決定」。總體來看,對中國、對台灣,依舊維持戰略模糊。戰略模糊,確實不無避險功能,故能行之有年。不過,它也為北京保留了灰色空間,得以持續對台文攻武嚇、反獨促統。歷屆美國政府常言,不支持台灣獨立,卻未曾表示反對台獨,另一方面,他們反對武力統一,但也沒有表示反對和平統一,且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未提出異議。值得一提的是,拜登拒絕習近平「支持和平統一」之要求。或許,華府認為有能力駕馭台海局勢,壓力卻落在台灣人民身上,而民主台灣備受專制中國威脅,已經逐漸溢出成為印太、甚至全球民主國家的共同威脅。 這次大選前夕,馬英九一句「相信習近平」,嚇到不少中間選民,形成壓垮侯趙配的最後一根稻草。不僅台灣人民,現在連民主國家領袖,也越來越不相信習近平了。問題出在,習近平相信東升西降、中國治理模式的優越性,處心積慮要改變國際秩序與規則。他對台灣的構圖,不是僅止於統一敘事,而是在全球顛覆民主的起點,地緣變盤骨牌效應的第一塊骨牌。民主陣營,如果反對片面使用武力改變現狀流於口號,沒有將遙遠的關切化為反擊的行動,將會令台灣與自己陷入越來越被動的困境。半個世紀前的二七五八號決議,北京都玩得呼風喚雨了,民主陣營仍不思突破之道,有朝一日恐怕會付出昂貴代價。 隨代表團來台,AIT主席羅森柏格表示:二七五八號決議並沒有決定台灣地位,沒有排除任何國家與台灣建立外交關係,也沒有排除台灣有意義地參與聯合國體系。習近平在乎的是,美國會以身作則嗎? 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柏格昨與媒體座談,她表示對諾魯決定與台灣斷交感到失望。(記者楊堯茹攝)
自由時報社論 2024-01-17
讓台灣民主永遠在路上

讓台灣民主永遠在路上

明天就是投票日了。這次選舉,不僅綠藍白三組正副總統候選人激烈競爭,立委選舉結果形成的政黨版圖,也攸關下任總統能否順利執政。(彭博) 明天就是投票日了。這次選舉,不僅綠藍白三組正副總統候選人激烈競爭,立委選舉結果形成的政黨版圖,也攸關下任總統能否順利執政。民進黨正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近期推出點閱破千萬的競選影片「在路上」,強調台灣要堅定走在民主路,除要選對的人,國會必須過半才能施政不空轉。就在該片引起回響之際,中國官媒新華社竟將「在路上」入標,以「永遠在路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為題刊文,吹捧獨裁者習近平。這被外界訕笑畫虎不成反類犬,正好凸顯兩岸政治價值的雲泥之別。我們影片,透過駕駛離車交給下一棒來開,傳達民主是有任期制度的基本精神,真正的「永遠在路上」,則是台灣民主。但在中國,取消了任期限制,獨攬權力,習自己要一直開車下去。 官宣標題的抄襲之嫌,說明中共對台灣選舉的注視程度,包括很可能受到影片中民主意念的「刺激」,而發了一篇擁護習近平的專制文。深層探究,這恐是反映中國內外情勢不佳,強人領導備受質疑,而得大力宣揚習近平必須「永遠在路上」。尤其,中國人民預期未來生活會更糟,連抒發不滿的基本言論權利都受緊縮。反觀台灣,是國際肯定的民主國度,即便選舉過程眾聲喧嘩,依然民主強韌。兩相對比,我們持續民主表現,就愈加顯現中共專政的荒謬性。此等政權,大言不慚要擁台灣主權,毫無正當性。比不上時,索性摧毀。所以,對中共而言,只能在我們民主的重要節點上,例如大選期間,極盡破壞之能,擾亂台灣民主,進而否定民主,否則無法對內交代,中國共產黨及習近平憑什麼「永遠在路上」。 這也是為何這次中國對台介選,各種伎倆幾乎出籠。過去的大半年,高頻次的武嚇,以及逾越海峽中線,已是軍事擾台的日常。然而,美國結合民主國家對中國軟圍堵,壓制威權擴張。為求突圍,習近平試圖粉飾國際形象,要看起來「沒那麼戰狼」。針對台灣選舉也傳出中國政協主席王滬寧要求做到「不像介選、不兇、但台灣人會怕」效果,並「化整為零」,誘拉台灣基層及中間人士,拉攏更多人投給特定候選人,或不投給特定候選人。另再操弄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脅迫台灣產業,以商逼政。在空戰方面,透過社群平台,升高認知作戰。最新情況是,中方在網路大量散播所謂「蔡英文秘史」,集結三百頁電子書的假訊息擴大醜化,藉此否定施政成績,並打擊擬接棒的賴清德。 中國對台介選不是第一次,然而,這次更為嚴重的是,在於國內有在野政黨與候選人,公然唱和並配合運作。無視對岸干預,砲口轉內,對政府示警或應對「反介選」作為,加以掣肘,形同是「反反介選」。我們司法部門查辦低價里長團赴中,主要在野候選人反控是「司法介選」。中國衛星軌跡偏離並穿越台灣上空,國防部即發布國家級警報,也被說成是在「政治介選」。在野漠視中共介選,甚至當作選舉助力,其實是招引威權勢力入台。美國政府數度呼籲,莫要干預台灣選舉。這既是告誡北京,也是告訴我們的候選人,中共就是在介選,不要不當一回事。現在還有假訊息反咬美國,指稱「美國插手操縱選舉,派遣高科技團隊與中選會對接」操控票匭,中選會已駁斥是無稽之談,但也看出中方預先鋪陳選舉造假謠言,意圖不軌。 從看不見的黑手,到現在公然伸手,顯示中共對民主的畏懼,必須極盡手段否定台灣民主,才能自證存在感。從國際媒體的觀察角度,已因北京的全面進逼,這場選戰上升為一場台灣民主的保衛戰。這不僅針對總統大選,也包含對國會選舉結果的解讀。尤其中國這次的介選對象特別瞄準基層組織,就是看到立委選戰勝負之差票數有限,更有利於介選操弄。另方面,部分選民或著眼於權力制衡,認為總統、政黨票與區域立委,可以分投不同政黨。但過去運作經驗已經告訴我們,一旦朝小野大,國會惡鬥頻仍,施政流於空轉,中共勢必加大謀台之勢。可以這麼說,下屆立法院倘若無政黨過半,中共只要拉攏或滲透關鍵少數,就能遙控對台灣政局的影響力。台灣的民主,能否繼續穩定「在路上」,我們的投票,就絕不能讓中國介選得逞,甚至拉長戰線,在選後繼續亂台。
自由時報社論 2024-01-12
求一週台海平靜而不可得

求一週台海平靜而不可得

趙少康呼籲國台辦:轉告解放軍表達對台灣選舉善意,剩一週台灣要選舉,不要再到海峽中線附近。結果,氣球照常飛越台灣,戰機繼續繞來繞去,而且,昨天下午還發射衛星飛過台灣南部上空。趙苦苦哀求善意,北京當作空氣,落得裡外不是人。(法新社)   趙少康呼籲國台辦:轉告解放軍表達對台灣選舉善意,剩一週台灣要選舉,不要再到海峽中線附近。結果,氣球照常飛越台灣,戰機繼續繞來繞去,而且,昨天下午還發射衛星飛過台灣南部上空。趙苦苦哀求善意,北京當作空氣,落得裡外不是人。一來,兩岸、外交、國防權在總統,趙少康又踩在侯上頭發言,再次凸顯侯只是人形看板。二來,趙本該直球對決習近平,他才是中央軍委主席呀!最近十幾個軍頭被他大掃除,軍權哪輪得到國台辦?對台武嚇,本是介選的重頭戲,北京應該是自認幫忙下架民進黨吧,國民黨還不懂得感激涕零! 趙少康的喊話,還有更離奇的地方:希望最後一週台海平靜。為什麼「只求」一週台海平靜?五十一週兵凶戰危,最後一週台海平靜,難道是擔心激怒選民,壞了國民黨的選情?如此「為國為民」的脫口秀,真是把台灣選民當呆胞!按照他們的邏輯,老共軍機在台灣繞來繞去,正可凸顯民進黨無法妥處兩岸關係,有利選民「棄綠保藍保和平」,不是嗎?萬一賴清德當選,軍機再恢復施壓也不遲的意思嗎?中國武嚇台灣,鬆緊拿捏恰到好處,才能威脅利誘選民,支持北京屬意對象,否則便白忙一場了。趙點醒北京的,可是這樣的訊息? 老實說,趙少康的天真想法,適足以暴露藍營的幼稚。武嚇也好,統戰也好,老共的終極目標,都不是輔選國民黨。和統也好,武統也好,共同目標就是併吞台灣。現階段,跟國民黨九二共識,跟民眾黨兩岸一家親,那叫做策略運用,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如願下架民進黨,壓力便會轉向藍白兩道,軍機照常繞來繞去。當然,若協力者執政,配合反獨促統,既然談判桌上就可以得到的東西,何必動刀動槍浪費子彈呢?馬英九執政八年,「兩岸關係是歷年來最好的,國民黨不會在兩岸關係上製造紛爭」,這種自我感覺良好,代價就是主權退讓、承認一中。有這樣的協力者,老共軍機何必浪費油料!接受中國與世衛備忘錄的「宗主國模式」,台灣以觀察員參與世衛大會,把「死路」當「活路」走,如此自掘墳墓,老共連圓鍬都省下了。 趙少康提到的海峽中線,聽在國台辦耳中,恐怕也會啞然失笑。最遲二○二○以來,中國外交部、解放軍便昭告天下:不存在所謂「海峽中線」,招來國際群起撻伐。「國界由我認定」,也發生在中國對菲律賓愈來愈明目張膽的海上挑釁行為。如今,「兩岸和平破壞者」、「台海兵凶戰危製造者」,已成國際主流輿論中的中國形象。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在台海的軍事冒進,只是他的強國夢的拼圖之一,或者第一塊骨牌。二○二七,「永遠在路上」的習近平追求第四任,必須有「秦皇漢武」般的功業,才能在內憂外患下強度關山。那時,不論藍綠白誰執政,台灣都是他的志在必得。按照藍白的思考方式,只能納貢更多主權,而習必獅子大開口,絕不麻煩第二口,一如香港之覆轍。果真如此,有些現在「要和平、反戰爭」者可能後悔莫及,有些卻可能為「共謀統一」的初衷實現而彈冠相慶。 相對於國際主流輿論,國民黨人未曾批評中國是「兩岸和平破壞者」、「台海兵凶戰危製造者」,反而一味指責維持現狀的本土政權激怒中國、拒絕談判。而民進黨只不過拒絕了,所謂「認同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以恢復兩岸協商談判」的磕頭條件。故而,二○一六以來,外交圍堵、機艦擾台,遂成台灣的家常便飯。但八年來,台灣不僅沒有空轉,還因兩岸保持安全距離,而在三年新冠疫情期間成為舉世羨慕的桃花源,經濟也加速成長免於中國經濟下滑的池魚之殃,台海安全更成為國際公共議題,一如尹錫悅所形容:台灣問題不僅是兩岸問題,也是全球性議題! 過去八年,我們超越馬英九的失敗主義,迎來了台灣的「自信時代」。台灣人民越來越有自信,越來越清楚未來掌握在自己手裡,包括手裡的神聖選票,絕不能依賴侵略者的善意或施捨。這是二三○○萬人的曙光,卻是中國民族主義者的夢魘。我們的願景(維持獨立現狀),他們的恐懼(武統風險攀升),交織成二○二四這場宛如日出與黃昏的時間決戰。兵家大忌,滿招損,謙受益。故而,會贏的,都低調裝作沒勝算以激勵士氣;會輸的,每高調自稱必贏以防人心渙散。最後幾天,選情將到達最高潮,或許,這也透露了可資預估戰情的心理因素。
自由時報社論 2024-01-10
死纏爛打 走火入魔

死纏爛打 走火入魔

總統大選週六投票,將決定台灣人民的未來,對世局穩定也具有關鍵性影響;台灣是個小國,卻可發光發亮,被世界看見,是台灣人民多年打拚努力的成果與榮耀。然而,這次選舉卻充斥著最惡質、負面的操作,中國資金與文攻武嚇的介選外,假消息與假議題氾濫,企圖混淆選民的認知,達到中共及在台協力者的意圖。這些扮演認知作戰的假訊息、假議題是否影響選民的選擇,造成台灣民主的崩壞,令人憂心。 各組候選人攻防激烈,互揭瘡疤乃預期之事,部分涉及私德的指控,是選舉大氣候中的小亂流,不必多作討論,選民自有明智的判斷。然而,部分假訊息、假議題牽涉到認同與主權,可能危及民主體制與多元價值,則需要吾人深入剖析與駁斥,方可撥亂反正,確保台灣的民主與安全。依據此一標準,吾人選擇前此引發風波的課綱選文爭議,以及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所稱「死纏爛打,走火入魔」的高端疫苗案,作為討論的案例。而這兩個假議題、假訊息,其實都與中國有關。課綱選文之爭,控訴者顯然希望藉此替執政的民進黨政府戴上「去中國化」的帽子,並將振興「中華文化」的希望寄託在對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就是標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共產黨身上;高端疫苗案,表面上是藍白對疫苗效用及是否存在包庇、炒股弊案的揭發,實質上卻是藍白在疫情期間對引進中國疫苗、贈送中國口罩等防疫物資不成的反擊,無形中唱和中國對民進黨「以疫謀獨」的指控。由於防疫大功臣陳時中的落選,似乎證明抹黑高端有效,因此藍白再度在此次大選的關鍵時刻大肆炒作。 「課綱選文」爭議,由某知名高中國文教師發起攻擊,指控蔡英文政府的「一○八課綱」文言文教材並未納入顧炎武的「廉恥」一文,是「無恥的課綱」。此一爭議看似文言文教材之爭,實際上是炒作文言文與中華傳統文化的連結,扭曲以現代價值為核心的「一○八課綱」是「去中國化」,為民進黨搞「文化台獨」的一種路徑。探討指控者的意識形態及在課堂散播仇美、仇日、仇恨民進黨的言論看來,她對中華文化充滿濃厚的情懷毫無疑義,可惜卻投射錯誤,將感情附著於曾經瘋狂摧毀中華文化的中共專制政權。反觀台灣歷經各種外來政權統治,住民由原住民、漢人、外來移民等多種族群組成,在民主化與本土化後,已是多元包容的社會,並無兩蔣時期中華文化定於一尊的畸形現象,文言文自然也就回歸到單純文學層面,不再是政治教化的工具,這是民主社會的常態,無關乎是否去中國化。遺憾的是,利用「中華文化」打擊台灣多元文化的選戰招式,在每次選舉中必然定期發作,背後的圖謀值得關注。 再就高端案,由國民黨侯友宜「每日一問」,以及藍營民代所稱高端股東有千名民進黨員,涉及官商勾結、內線交易弊端,主要質疑包括「採購合約封存三十年」、「疫苗採購涉弊」、「國產疫苗沒有保護力」,衛福部已不斷提供完整解釋,但「裝睡的人叫不醒」,仍藉由資訊的不對稱,活在平行宇宙,一再炒冷飯。事實上,採購合約並無「封存」三十年的規定,是「保存」而非「封存」。而藍白一再要求公開高端合約,但合約有保密條款是國際慣例,高端保密期限為五年,必須廠商同意才能公布。但司法機關不在保密限制內,因此高端疫苗採購合約,政府早已提供監察院及檢調機關查閱。其次,有關高端疫苗共有六十三件告發案,經過檢察官調查,均無不法犯罪情事,全數簽結。更重要的保護力問題,高端疫苗於台灣做的「真實世界資料分析」,有關保護效益資料已被國際期刊(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接受,高端疫苗具有保護效益已獲得認證。而且,數據更顯示高端疫苗在預防重症和預防死亡的效益與BNT疫苗、莫德納疫苗相當,較AZ疫苗更佳。甚至中國主導的世衛組織(WHO)也無法漠視台灣成功研發的本土疫苗,不僅將高端疫苗列入團結試驗,更選為全球首家參與WHO C-TAP及聯合國MPP計畫之疫苗製造商。值得驕傲的是,高端研發出世界第一個蛋白質新冠肺炎疫苗。這本來符合藍白要求政府獎勵國產疫苗的初衷,如今卻因為政黨惡鬥,一再顛倒是非,製造台灣社會的仇恨值,無形中成了中共「以疫謀台」幫凶。 近年全球的選舉均有民粹化的傾向,民主受到極大的威脅。對台灣而言,在中共的操弄與協力者配合下,更容易助長民粹狂熱,不僅可能造成民主崩壞,更嚴重威脅國家安全。因此,候選人之間的攻防雖屬常態,但假訊息、假議題氾濫成災,國人仍應關注其真正的圖謀,提防其對台灣造成的破壞與危險。此次大選在中共多重威脅下,選民尤須辨明是非真假,作出對的選擇,確保台灣繼續走自己的路,維護民主與國家的永續發展。  
自由時報社論 2024-01-08
誰在掩飾中國干預選舉

誰在掩飾中國干預選舉

  這次總統大選,中國介選為朝野爭辯議題。上週六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會,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問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為何中國介選「支持的目標統統都是你」。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也說,為何中共的假民調都是挺侯。北京要扶持哪個政治代理人,所有干預指向均明顯,侯友宜對此僅原則性回應說「反對境外勢力介入台灣選舉」,卻不明講是哪一方的境外勢力,藉此掩飾真正想法,侯另反控里長去中國旅遊回來就被法辦,希望司法不要成為政治的工具。不談中國問題,反而砲口對內,這讓外界疑惑,國共在這場選戰裡,是否存在不能說的「默契」,而只能轉移焦點,含糊以對。 這裡面的「境外勢力」,可以泛指所有國家,部分藍營人士甚至認為包含美國在內,把美方挺台與選舉連結,加以扭曲。例如馬英九指控美國國會議員介選,要美國政府嚴正表態。按照這些人邏輯,美國人若未助台,就說棄台,若積極挺台,則是介選、引起台海緊張。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指時任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隨後老共飛機天天飛越中線」,即為這類說法。種種「疑美論」看似自相矛盾,其實都與北京論調類似,目的在排除美國對台海的影響力。縱然美國政府申明不會對台灣大選選邊站,會與任何台灣選民選出的領導人合作,這些人仍繼續打擊台美關係。事實上,三位總統候選人去年都有美國行,美方維持既定規格,公平接待。反觀中國的顢頇干預,對台介選鋪天蓋地,選前國民黨副主席還到中國,更引起爭議。美中對台灣選舉態度南轅北轍,侯友宜只願講「境外勢力」四字,難道果真瓜田李下,不能把話說破。 台海情勢不穩定,在野陣營將矛頭指向民進黨政府,兵凶戰危、地表最危險的地方,都是蔡政府的錯,賴清德若接續執政,只會更嚴重。這同樣少了對中國政府的追究,對於武統恫嚇的中共政權,則姑息養奸。政府加強自我防衛,則扭曲為準備戰爭、破壞和平。趙少康還說中國軍費是我們的十七倍,一副我們做任何因應皆屬枉然。台海問題根源在中國,一如其在東海與南海地區的興風作浪。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即說,菲律賓沒民進黨,但一樣在南海與中國有摩擦;日本的軍事預算將增加,並不是因為民進黨,而是因為中共對外擴張的野心。地緣最大風險是中國,在野陣營刻意視而不見,如同淡化中共介選,都是招引中國勢力入台,走回一中老路,在野聲稱「親美和中」路線,更像是為「親中遠美」進行鋪排,這也是國際對台灣大選,最主要聚焦所在。 更扯的是,「戰鬥藍」代表人物趙少康說應與中國維持「藕斷絲連」的關係,經由這「一點絲連」,就不會給中共打台灣的藉口。這般一廂情願,其實正反映在說法本身的自我矛盾。首先,中共是否謀台,講求是有無實力,如果實力夠強了,且無其他國家馳援助台,武統機率就提高,至於師出之名,就連趙本人也知道只是一個「藉口」,顯非重點。因此,所謂「一點絲連」以避戰,完全是自欺欺人。再看中共如何對待境內香港、西藏、新疆等地的民眾,這些地方豈止絲連而已,甚至也未曾藕斷,但中共仍長驅直入,壓制並沒收最起碼的人權與自治權利。「戰鬥藍」內鬥戰力盛,遇到對岸鬥志全無,形同欺善怕惡。中共最擅於游擊戰,近百年的鬥爭經驗,總結就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十六字,冷酷現實,我們不必有任何幻想。 中國為了併吞台灣,分化亂台最省力,扶植一派打另一派,介選就是如此。過去台灣大選,中國會公然叫囂,加大文攻武嚇力道,多半都以失敗告終。甚至可以這麼說,中國愈想挺誰,誰就愈受鄙視。為避免成為選戰話題,中方這次轉趨隱蔽低調,但在我們司法部門的積極偵辦,諸多以交流為掩護之名的介選伎倆,陸續遭到揭露。而且,這些查獲的介選案件,均指向特定陣營的候選人。或許避之唯恐不及,或許見笑轉生氣,又或者貪圖選舉利益,藍營反控是執政黨在政治介選。其實,若要自清,侯友宜或國民黨不必拐彎抹角,大可直接痛批中國介選,干預我們的民主過程,一切都是北京自作多情。只是,要有這般大演出,端看國共之間有無「默契」了。
自由時報社論 2024-01-06
「共國侍從體制」正在威脅民主

「共國侍從體制」正在威脅民主

  不知道是否因為夏立言夜奔敵營,適值北京對台之經濟脅迫介選又出招了,國民黨一面反稱對手「不抹紅就不會選舉」,一面則把「人權」掛在嘴邊。趙少康稱,他不只聲援黎智英,還認為北京要善待香港,也是做給台灣看。侯友宜主張,兩岸對話先談人權,要保障台灣人民在大陸的人權。凡此,真動作還是假動作?富士康被查水表,國民黨有大力聲援郭台銘嗎?反倒是,周典論涉嫌為郭連署行賄遭羈押,國民黨卻大喊政治收押,藉機鞏固牛鬼蛇神與國民黨的利益共同體。更不要說,白色恐怖,戒嚴年代,國民黨跨族群殘害人權,卻至今頑固抗拒轉型正義。 善待香港,做給台灣看,這種口吻很像當年,北京宣稱要在香港搞好一國兩制,讓台灣人民認識、接受,一國兩制是個好東西。如今,香港只有一國沒有兩制,民主派連參選的資格也遭剝奪,國安法下關的關、逃的逃。在這種情況下,聲援黎智英,雖然聊濟於無,但恐怕於事無補。過去,港人爭取雙普選、佔中、反送中,國民黨可曾道義聲援、鼎力支持?馬英九執政八年,可有支持中國民主運動之舉?如果沒有,現在單單聲援黎智英,且還不是全面聲援香港民主派,包括聲援被迫解散的「香港眾志」主要成員周庭日前宣布棄保,隨即遭特首李家超誓言終身追捕。如此這般,不是聲援人權,而是消費人權吧!香港民主,向來不是國民黨的主題,因為它是一黨專政的對立面,不符習近平的政治正確,也是國共關係的禁區。 國共關係的禁區,更大的在中國內部。在中國這個大監獄,憲法保障的民主、自由、人權都是芭樂票。從蔣經國到李登輝,口號式的「國家統一」,至少強調「建立民主、自由、均富的共識,共同重建一個統一的中國」。蔣、李深知,一黨專政乃中共政權的命脈所在,怎麼可能接受民主、自由、均富,給十四億人人權並當家作主?蔣、李的用意,與其說是「促進統一」,不如說是「防止被統」,因為當年的地緣政治,後來的國力對比,台灣或中華民國所當致力的,就是維持一九四九以來,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現狀。蔣、李除了統一口號,還有具體行動關心中國的民主機會,協助海外中國民主運動。到了連、馬,國民黨轉而附和北京的「專制統一」,而且,只想利用台灣的民主令二三○○萬人融入「一黨專政」。 國民黨一面反稱對手「不抹紅就不會選舉」,一面則把「人權」掛在嘴邊。趙少康稱,他不只聲援黎智英,還認為北京要善待香港,也是做給台灣看。(AP) 蔣、李之後,國民黨的路線明顯改變,始於二○○五連戰兩度敗選後的中國行、連胡會,國共合作、九二共識、聯共制台,雙方一拍即合,同屬一中壓過普世價值,民主、自由、均富的願景,臣服於中共一黨專政。換言之,在野的連戰,以及執政的馬英九,最高價值就是兩岸統一,即便台灣、中華民國消融於一黨專政亦在所不惜。連馬路線,可說是同時犧牲台灣二三○○萬人及中國十四億人,只為自己爭取中共扈從的角色,以利他們這些黨內權貴把持經貿掮客海撈私利。這樣,國民黨也就把自己與中共專制集團結成利益共同體了。 這個利益共同體,共產黨圖的是併吞台灣、終極消滅中華民國,國民黨貪的是分食以經促統的商業特權代理利益,說難聽一點,就是各取所需。「共國侍從體制」,國仰共之鼻息,當然對一黨專政迫害人民不聞不問。趙少康聲援黎智英,同樣的話夏立言在北京領導面前講過嗎?侯友宜的兩岸對話先談人權,當然也不敢跟北京長官談劉曉波、維權律師、四通橋、白紙運動等受害者的人權,以免觸怒獨裁者習近平。其實,不要說聲援中國的良心,台灣不同背景的人在中國的人身自由,包括李明哲們、富察們等,侯趙又何曾為力?偏偏,台灣的民主一旦被顛覆,全球民主將面臨更大威脅! 聲援黎智英,兩岸人權對話,絕非跪求北京施捨個別案例,懇請獨裁者「做給台灣看」,以便他們在台灣討功勞。真正要保障台灣人民在中國的人權,必須全力維護台灣的民主體制,並協助中國民主演進,十四億人的人權先獲保障,台灣及各國在中國的人才能免於隨時「被認罪」,淪為北京「人質外交」的工具。人權,不是賣嘴花,而是行動。在台灣高談人權,轉身協助北京鞏固一黨專政,還樂見其介選打壓對手、對選民軟硬兼施(前一天中止ECFA部分關稅減讓,後一天恢復部分石斑魚輸入),如此這般的人權假動作,只會令人想起那些人在威權時代敵視人權的過往。
自由時報社論 2023-12-28
「下架」民進黨 「消滅」民眾黨

「下架」民進黨 「消滅」民眾黨

柯文哲自稱,若韓國瑜當年擔任市政顧問,現在副手應該是他。這種事後諸葛,無非是想挽回深藍支持者,重溫藍白合曖昧情調。侯友宜本人則證實,藍白合瀕臨破局之際,確有開口邀請韓擔任副手,但韓自覺較適合不分區立委。至於韓的主題,應該是選後爭取柯支持,順利拿下立法院長吧!一個無心市政,直攻總統慘敗,又遭高票罷免者,竟被柯、侯、國、眾當成寶,一來是屬性相近的藍白之爭,二來透露藍白對外搶票的局限。 柯文哲的政治光譜轉移,犯了無藥可救的戰略錯誤,他跟黃國昌類似,假使在綠營長期蹲點,還有機會成為綠營共主或一方之霸。不此之圖,轉投權貴主宰的藍營,永遠只配當個「打工仔」,王金平即為一例。圖為26日第二場總統候選人政見發表會。(記者廖振輝攝)   韓可能是個見證,二○一四柯獲得綠營支持,由政治素人一躍而成首都市長,很快就決定「脫綠入藍」。柯為何如此忘恩負義,且至今視綠營為寇讎,難道真的是有些人懷疑的中國因素嗎?我們寧可信其無。不論如何,前一陣子的藍白合劇情也足以證明,連深藍選民都可接受柯,可見他的政治光譜轉移,已告完成。如今,深藍回流國民黨,柯又想吃回頭草,「自己內心的本質還是深綠」,「幫陳水扁看病」。可惜,綠營支持者不買單,中間選民也對變色龍失去興趣。於是,陷於農地問題之際,抬出韓當急診醫生。 深藍回流,侯趙配行情反彈,但不久便達天花板。平心而論,藍營的團結氣氛好多了,這是侯的好消息。不過,侯以往的中間色彩、遠離意識形態、本土想像方面,卻一一被自己解構了。包租公打礦工宅,從民調來看並不討好。從而,趙、韓之外,侯又想動郭的腦筋:「未來可以借重他的長才。」這樣的話語,恐怕只是預防針,避免關鍵時刻,郭倒向柯陣營。郭通過連署卻未登記參選,各方民調顯示,他的政治能量已告渙散。郭的剩餘價值,與其說是選票,不如說是鈔票。而這部份,對柯當然不無小補。 小笠原欣幸分析:目前各陣營的招數、攻防的方式都已攤牌,賴清德最終驚險過關的機會較高;但賴領先的幅度也無法讓人斷定不會翻盤;而在野黨要翻盤的條件,可能需要依靠是否會出現「突發事件、醜聞爆料或外部的影響」。過去八年,小英政府的政績瑕不掩瑜,國際肯定之聲不時傳來,蔡、賴也沒有該黨首次執政時爆發的重大醜聞,這是賴力抗藍白聯軍的本錢。話說回來,賴蕭配,難以激發二○○四牽手護台灣、二○一四太陽花學運的熱情,也是隱憂。未來半個月,影響大選的主因,或許要密切觀察外部因素,尤其是北京來者不善,介選動作斧痕斑斑可考。這方面,國民黨似乎「樂見其成」,期待一舉追過有限差距。可是,外部因素也不單中國,拜登便當面要求習近平:不要介入台灣大選。在這種情況下,北京若恣意妄為,華府會有什麼「反介入」,自是各陣營不得不提防的變數。 藍白合破局,侯趙配吸引深藍回流,趙少康昭告天下,下一步就是「棄柯保侯」。一九九四台北市長選舉,黃趙之間的棄保,以及,二○○○總統大選,連宋之間的棄保,兩次棄保之得以發生,在於雙方支持者屬性接近。這次,藍白原本也有支持者重疊現象。然而,趙、韓吸引藍色支持者歸隊之後,柯目前的一成五左右,幾乎是白色核心支持者。柯的近衛部隊,對他有宗教般的信仰,深信「垃圾不分藍綠」,也深信自己應有的機會,被輪流執政的藍綠所剝奪。從而,柯既是他們賭爛的出口,也是他們的希望所繫。這股核心力量,藍綠都很難挖得動,如果勝選無望,他們可能的行動之一是不投票。更何況,柯本人陷入政治生命保衛戰,自己活過這次大選最重要,恐怕會想盡辦法免於「被棄」的命運。 就政治競合原理而言,這次大選結果,侯趙配勝選對柯不利。因為藍白政治屬性趨近,藍綠涇渭分明,綠白也幾乎完成切割了。一如國親兩黨,「消滅」親民黨,「下架」民進黨,才符合國民黨的長期利益。同樣的道理,藍白合劇場差點被「小吃大」的國民黨,一旦坐上大位,難免會對企圖「取代」國民黨(包括「取代」兩岸代理角色)的柯下手。也許,未來回顧會更清楚,柯的政治光譜轉移,犯了無藥可救的戰略錯誤,他跟黃國昌類似,假使在綠營長期蹲點,還有機會成為綠營共主或一方之霸。不此之圖,轉投權貴主宰的藍營,永遠只配當個「打工仔」,王金平即為一例。柯文哲,未來有沒有回頭路,現在言之尚早。可以想像的是,這場大選他似乎沒有回頭路了,必須緊密拉住核心支持者,為自己的「後二○二四」奮力一博。
自由時報社論 2023-12-27
習近平中國的「孤島經濟」

習近平中國的「孤島經濟」

  近日中國經濟學家格隆指出,中國經濟出現「外循環」中的「三個趨零」現象,可能真的要成為「孤島經濟」,而被迫進行「內循環」了,並且發生了「結構逆轉性的長期變化趨勢」。中國經濟疫後復甦乏力,各種經濟泡沫瀕臨破裂,美國信評機構穆迪調降其主權信用評等展望為「負向」,但是外界的觀察總是隔一層紗,不如中國敢言的經濟學家由內透視所得到的真相。中國經濟的病灶嚴重,必須進行根本改革,但是在習近平強硬的極左路線下,注定是不可能的任務。 本名為陳守紅的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格隆,近似發布影片稱,中國經濟「外循環」中有3個歸零現象,呼籲民眾要小心。(影片截圖)   格隆點出的外循環「三個趨零」現象︰第一是「人趨零」,在武肺疫情大規模爆發前的二○一九年第一季,從境外到中國旅遊的人數有三七○多萬人;但二○二三年第一季僅五.二萬人,而且這五.二萬入境遊客中,有五十六%來自香港,有二十二%來自澳門,來自其他國家的真正老外,僅約一萬人;第二是「航班趨零」,疫情之前,中美兩國之間往來的航班,一天平均超過一百航次,現在每天航班只有四至六班,「基本趨零」;第三是「錢趨零」,去年第一季,外商對中國的直接投資額是一○一二億美元,今年第二季,外商對中國企業投資卻只有四十九億美元,為一九九八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值。換言之,經濟發展的三大動能:人流、物流、金流,外部的挹注幾乎流失殆盡,只能靠內需消費支撐。然而,中國疫後的內需消費嚴重萎縮、房地產泡沫岌岌可危、地方債幾近爆表等,尤其在全球普遍發生通膨時,中國卻逆向出現通縮跡象,不但無法建構強韌的「內循環」,更可能重蹈日本經濟失落三十年的覆轍。 事實上,中國經濟飛奔三、四十年,如今力氣用盡,需要休養生息,固為必然趨勢,然而其由盛而衰,急轉直下之快速,並且由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淪為孤島經濟,仍令人深感訝異。當前中國經濟衰竭必須歸咎於習近平主政後,放棄鄧小平「韜光養晦」、「不稱霸」路線,對內改採「國進民退」,變相將民企收歸國有,使經濟失去自由競爭的創意與活力,對外則編造「中國夢」,打著民族偉大復興旗幟,企圖與美國爭鋒,營造「東升西降」盛世。習近平路線的逆向行駛,引爆美中對抗,失去經濟發展最大的外部奧援,更由於將國家資源大量用於建軍、維穩,無力挹注經濟,加上受到自由世界抵制,「脫鉤」、「去風險」成為自由世界降低對中國依賴的主流趨勢,於是中國經濟像洩了氣的汽球,再也無法在空中飛翔。由此可見,中國經濟崩壞的癥結在於習近平錯誤的治國路線。據了解,一九七九年鄧小平訪美時,被詢及何以重視與美國關係,鄧回應,「回頭看看這幾十年來,凡是和美國搞好關係的國家,都富起來了」。這句話扼要點出了鄧小平之所以採行改革開放,促成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精髓。 對中國而言,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確實有功,但是經濟鬆綁,政治卻依然緊抓不放,在八九民運時,甚至動用軍隊屠殺學生、工人、市民等,造成六四天安門慘劇。中共對權力的壟斷,不但使得自由世界對中國透過經濟成長帶來民主改革的期待落空,反而讓中國國力的增強成為建構數位獨裁與對外擴張的物質基礎,加上習近平個人強烈的獨裁野心與意識形態的偏執,導致今日中國與自由世界對撞,形成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的重大威脅。習近平主政後,極力訴求民族主義情緒,小粉紅、外交戰狼到處出征、引戰,戰機艦在南海、台海、東海耀武揚威,顯然意在滿足民眾洗刷「百年國恥」,成為「強國人」的心理。中國的王道文化講究「以德服人」,但習近平的大中國卻是「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霸道作為,尤其,對於所謂「血濃於水」的台灣更是「照三餐」施以軍機艦騷擾,完全罔顧台灣是一個自由、民主、多元包容的獨立國家。中國如此的作為與意圖,引起自由世界的反彈與對抗,造成中國經濟陷入當前的困境,企圖以自力更生方式的「內循環」脫困,注定會以失敗收場。 當前中國的淪落,主要為習近平及中國共產黨的責任。可怕的是,習近平還活在馬克思以暴力推動世界革命的時代,將全球畫分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對抗;他一再強調的「莫忘初心」,實質上就是要建立一個在中共一黨專政下的社會主義中國,並建構出與資本主義世界截然不同的價值與制度,形成中國主導的新國際秩序。中國的內憂外患證明,獨裁專制國家的衰敗,主要係由無法監督制衡的獨裁者與統治集團所造成;因為與外國經濟、軍事對抗產生的外循環「三個趨零」現象,顯示中國敗象已露,習近平路線的徹底失敗。值此中國崩壞之際,習近平顯然仍不改社會主義與爭奪霸權的「初心」,依舊堅持與自由世界的強硬對抗、衝撞,中國因此畫地為牢,陷入孤島經濟困局,顯然找不到救命的仙丹妙藥了。
自由時報社論 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