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搜尋
依作者
依文章
依日期
不限
首頁
最近更新
台灣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捐款義賣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台灣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捐款義賣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鯨魚舊站
台灣部落格大賽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謝安民)
謝安民相關文章
醫師評高虹安打點滴
電視上看到,高虹安委員手上露出打點滴用的留置管(indwelling catheter),跑去新竹縣見楊縣長的新聞報導,不由得想知道,是在那家醫院打的?那個醫師開的處方?有醫療上的必要嗎? 高虹安與新竹縣長楊文科(右),中間為宣明智。(翻自臉書+《聯合報》直播畫面) 一個沒病沒痛,能吃能喝,前一天才滿街跑競選,打完針之後又馬上可以在記者群中躲閃快走的人,我實在想不通為何要打點滴?也不知道她打了多少點滴液?1000ml的百分之五葡萄糖只提供五十克的糖份,兩百大卡的熱量。用高委員辦公室的公積金買幾瓶牛奶、果汁或營養飲料來喝就夠了,值得在繁忙的競選行程中,花五、六個小時去打針?值得醫院撥一兩位醫護人員去照料她? 至於手上還露出留置管,就純粹是作秀了!通常只有在預期要打長期間的點滴,為了避免重複的放靜脈針,才有必要放留置管。高委員大可拔了針去見楊縣長,要再打頂多再痛一次。 高虹安快步進入新竹縣長楊文科辦公室,不發一語,右手臂上還有注射用的靜脈留置針。(記者黃美珠攝) 我個人懷疑,高委員這次打點滴,是作秀的成份遠大於醫療上的需要。給高委員打針的醫院,以及開處方的醫師,有必要出面向社會大眾解釋,他們的行為的確是為了高委員的健康或福祉(well being)而不是為她的競選作秀服務。 (作者為前芝加哥榮民醫院加護病房主任,退休心臟科醫師)
謝安民
2022-11-11
柯市長又再亂講話?!
見不得台灣好的柯市長,在記者會上才說和隣國相比台灣的疫情不錯,接着就說政府的公告,嚴重低估中、重症及死亡病例。 台北市長柯文哲正在居家隔離中,目前皆採線上視訊方式主持北市防疫記者會。(資料照) 柯市長,稍有常識的人,不用進醫學院都知道大多數染疫的人,要一段時間才會變重症或死亡。大家也都知道,在疫情還沒有到頂時,重症死亡病例的曲線,會落後確診病例的曲線一段時間。但是全世界報告的都是報告當時的中/重症和死亡率數據。 您在記者會的說法,好像不願說台灣防疫做得好,是政府有意低估病情?或者是要對民眾宣揚疫情比看到的嚴重? 用一個您能了解的例子,有一個笨手笨腳的外科醫師下周要銷假回來開刀,醫院報告這個禮拜的手術後併發症和死亡率,也只能報本周的數據而不能把下周一定會昇高的數目考慮在內吧。 Omicron 的傳播力如此強,世界各國都採與病毒共存的政策,就好像我們以前緊閉的大門,現在被動(迫)打開了。一旦打開,開一小縫或大開,很難控制;多少病毒會跑進來也是難以預測。我們要保住醫療能量,壓低重症及死亡率。有很多事情需要台北市和中央合作。請不要一自以為抓住政府的小辮子或可以批評政府、唱衰台灣、或造成民眾恐慌的機會,就要出來說話。 (退休心臟科醫師,前芝加哥榮民醫院加護病房主任)
謝安民
2022-04-22
黃副市長,妳錯了!
看到電視報導,黃珊珊副市長發言:「如果打了第三劑也不能開放,那麼為什麼要打?」。我認為她錯了,而且當全世界還有許多地方疫情還很嚴峻,國內疫情的走向尚未明暸的時候,身為台北市政府的防疫領袖之一,她不應該公開的講這種話。 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資料照) 兩年多來主持防疫記者會以及與公衛專家的互動,並沒有使黃女士了解到,沒有任何防疫措施是絕對有效,而且不需要有其他防疫措施的配套就可萬無一失的。(不知道她有沒有聽過「瑞士乳酪」的防疫觀念?) 很明顯的黃女士也沒有了解到仼何防疫方法的效果都需要經過實際檢測和監控(每個地方、不同組群都可能相異),如有必要加以機動式改善。 根據omicron的流行樣態,和許多地方的經驗,政府積極的推動加強劑是明智而且必要的決策。最近的研究數據顯示,65歳以上,沒有打過疫苗的人,每十萬人口會有239人染上中、重症而需要住院;打過兩劑的是27人,打過加強劑的需住院人數就降到5人。我們可以算算,如果沒有多數人(或至少多數高風險的人)都有打加強劑,萬一omicron流行失控,我們的醫療能源能夠照顧這麼多需要住院的病人嗎?(不只是病房,也要有足夠的醫護人員)。 防疫要在已經確知疫情已經過了高峰期,控制下來了,才能謹慎的放鬆,同時也要好好監控疫情,前一波過早的鬆綁,可能是下一波疫情再起的主因之一。以色列在2020年從年初武肺從境外傳入到三月三一日,一共鎖國三次。根據他們專家的檢討,在政治和民間的壓力下,過早開放都是疫情復燃的原因之一。更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在第二、三波之間,以色列公衛專家知道第三波已經來臨,他們原先以為疫苗已經快問世,依他們的模式計算,以為儘管病例在增加,只要有疫苗可打,流行曲缐可以壓平。 但是到十二月中旬,知道傳染力較強的新病株(B·1·1·7)已經傳到以色列。重新以傳染力增百分之五十來計算,結論是儘管疫苗的推動蠻快,他們也不可能擊敗病毒的擴散,政府很快的採取他們的建議第三次封鎖。 防疫太嚴、管制太久,有礙民生經濟;解控過早則冒疫情複燃之險。我們的疾管處已經很努力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而且成績堪為全球楷模。地方首長就請不要散佈會影響民眾打疫苗意願的訊息。 (退休心臟科醫師,前芝加哥榮民醫院加護病房主任)
謝安民
2022-02-06
看穿文字遊戲
政客炒作議題,擅長玩弄低劣的文字遊戲。豬前面加個萊字,創造一個新名詞;然後把萊豬和毒豬劃上等號,創造一句口號。知道國民大多數重視和美國的經貿關係,就把萊豬和美豬之間劃上不等號,再創造一個口號。進而利用這兩個口號來搧動民情,來迴避正當的事理分析和辯論。 筆者一輩子開了無數的處方箋。處方一定要有劑量和用法。我們都知道劑量和用法不對,可以把良藥變成毒藥。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心臟科最古老的藥,毛地黃(digitalis)。毛地黃在幾年前名聲很壞,因為有幾個大規模研究的結果,服用毛地黃的病人死亡率較沒有在服用的人高。不過後來的分析指出,問題出在當時使用毛地黃的劑量太高了,而且當時血中療效濃度的範圍(1-.1.2) 也訂得太高。後來越來越多人主張只要使用得法(減劑量;降低血中療效濃度範圍為0.7-0.8)毛地黃還是一個安全有用的藥,有些情況下還是唯一適用的藥物。 不只是豬,牛、雞、魚肉中都會有化學物質;天天吃的米也常有有害的砷。要談到有無毒性,一定要考慮到劑量和使用方法。(中央社) 活在現代社會免不了會接觸許多有可能傷害到人體的自然和人造物質。蔬菜中有殘留的農藥;不只是豬,牛、雞、魚肉中都會有化學物質;天天吃的米也常有有害的砷。要談到有無毒性,一定要考慮到劑量和使用方法。這個道理不只是醫藥界的人士知道,很多人(包括政客)也都應該知道。竟有政客甚至醫師稱萊豬為毒豬,而不討論劑量,實在令我不解。 有人說中國進口的美國豬就沒有萊克多巴胺。我想問他,以中國和美國的食安紀錄,你會相信那一國?你到美國吃東西放心,還是在中國吃東西放心?中國食安藥安出了那麼多問題,中國人出國就掃購藥品和奶粉。中共讓中國人多年來吃下那麼多有毒的食品和藥物,光光在萊克多巴胺上做題目,真的是在維護中國人的健康?還是目的在做大內外宣,以及在政治上打壓台灣,在經貿上製造中美矛盾? 水喝多了也會中毒,甚至死亡。沒有人會稱水為毒水吧! (作者為退休心臟科醫師,前芝加哥榮民醫院加護病房主任)
謝安民
2021-12-11
柯文哲三錯矣!
每隔一段時間,柯市長總是不讓我失望地提供我寫「文哲錯矣」的文章題材。 昨日柯市長又把他的腳塞進他自己的嘴巴。(智商一百七十的柯先生應知道這句美國人常用來罵人的話吧!)。因為柯文哲昨早在批評政府買了即將到期的疫苗時,責問同他一様醫學院畢業的莊人祥醫師是不是智商只有七十! 台北市長柯文哲(右)昨日酸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左)「智商不到70嗎」?引發各界批評。(報社合成) 首先,一天到晚誇自己高智商,一天到晚在不知別人智商的前提下,亂說別人低智商,是件很令人討厭的人格缺陷。 其次,柯市長顯然沒有接受我前兩篇文章的忠告,不懂的事要去請教專家。這件事透露出柯市長不但沒買過疫苗,而且一點也不懂市場機制的運作。搶手的疫苗不見得就沒有即將過期的貨。相反地,由於疫苗是賣家的市場,反而會有更多的人心存屯貨居奇來謀更大的利益,在一個不是很有效率又欠透明度的市場,有種種原因,造成有些貨即將到期而尚未賣出的情況,一點也不希奇。 以台灣最近打疫苗的速度,趕緊在期限之前大部分打完是可能的。更何況我們有不少打完一劑AZ,在等第二劑的人。沒有替他們設法,柯市長不知道又要駡疾管幾個人智商只有七十。 柯先生是外科醫師,應該知道如果一個醫院開了一百個盲腸炎,送病理檢查一百個盲腸百分之一百都有盲腸炎,醫學界會認為這家醫院一定錯過了一些盲腸炎病人,沒有診斷出來。如果一個政府在推動疫苗施打計劃時,沒有一些過了期而沒有用到的疫苗,以我的意見,可能代表政府採購和施打疫苗的計劃不夠積極。 (退休心臟科醫師,前芝加哥榮民醫院加護病房主任)
謝安民
2021-11-09
柯文哲你又錯了!
網路上看到柯市長主張,為了避免年輕人打疫苗得心肌炎/心包膜炎,打前應先做心電圖。我認為這件事情,柯市長又錯了。萬萬不可做這種浪費時間金錢,而且沒有用的事。 台北市長柯文哲。(資料照) 心電圖絕不可能告訴我們,誰打了疫苗不會得心肌炎/心包膜炎。沒有病史也無症狀的年輕人,絕大多數的心電圖都是正常的。少數人有非特定的輕微不正常,不足當理由而不給打疫苗。(除非要打疫苗的人剛巧當時已有心肌炎/心包膜炎或心肌缺血/心肌梗塞。這種機率非常非常小,尢其是沒有病史也無症狀的年輕人)。 醫學上有一些檢查是用來篩檢(screen)沒有病的人,希望能早日診斷出潛在的重要疾病。我們常篩檢受檢人有無心血管疾病;我們也篩檢乳癌、肺癌、大腸癌等等的癌症;此外我們也篩檢想要參加運動的人,看他們有沒有心血管疾病而不應該參加劇烈運動。篩檢有很多問題,檢查要經濟有效;而且因為如果檢查結果是陽性,往往要再做後續更準確的檢查,所以篩檢不能有太多偽陽性,否則會使很多人受不必要的苦,花不必要的醫療費。篩檢有太多的偽陰性,當然是無用的檢查。 我從來沒有看到過,用心電圖來做打疫苗前大規模篩檢的報告。 柯市長,還是我在「文哲錯矣」一文(自由開講2021/07/01)勸告您的話。您是外科教授,內科和公衛的事,您有不盡了解之事。不論您的智商多高,不了解的事往往還是不了解。謙虛些,請教懂的人吧。 (退休心臟科醫師,前芝加哥榮民醫院加護病房主任)
謝安民
2021-10-10
無症狀感染者
在中天一個節目中,有媒體人以在廈門檢驗出台灣訪客PCR為Delta變種陽性的個案而大作文章,警告大家要做好自我防護。 出自中天的節目、以及使用來自廈門的消息,我不由得要懷疑動機是要教育群眾做好防疫工作,還是要引起恐慌並唱衰台灣? 無症狀感染者多是新冠病毒的一個特性。因為無症狀感染者也可以傳播病毒,對防疫而言當然重要,但是不如重症患者和死亡者多少對社會和醫療能量的影響那麼大。 無症狀感染者多是新冠病毒的一個特性。因為無症狀感染者也可以傳播病毒,對防疫而言當然重要,但是不如重症患者和死亡者多少對社會和醫療能量的影響那麼大。(REUTERS) 沒有辦法掌握無症狀感染者的真實數目,是各國防疫單位共有的一大問題。美國前FDA主管Gottlieb認為去年冬天在美國疫情最嚴重時、篩檢多,可能1/4或1/5的染病者政府有掌握到;去年夏天時,可能是1/10,現在(六月)可能是1/10到1/20之間的病例政府有篩檢到。 由於篩檢試驗都有偽陰和偽陽的結果:從染病到轉陽所需要的時間因人而異;再加上也有人轉陰後又轉陽。所以既使每隔一段時間就作全民檢篩,也還是會有不少沒有掌握到的無症狀感染者。 台灣有些人存心破壞民眾對政府防疫工作的信心,進而破壞對防疫工作非常重要的團結和合作,不時傳出包裝成教育民眾重視防疫工作之視訊,而其真正的目的是要造成民眾恐慌。蓋牌說、政府隱瞞疫情等謠言不時冒出。今年二、三月在我吃早餐的餐廳就有服務小姐常問我政府是否蓋牌。 中國那種政府控制一切媒體和網路的地方才可能蓋牌。台灣這種新聞和網路都自由透明的社會是不可能蓋牌。一個百分比的感染到病毒的人會有症狀,其中有一部分需要住院,住院病人有一部分會變成重症,甚至死亡。醫院的工作人員那麼多,如果求醫的人、住院病人或重症病人增加,消息不會不被工作人員傳出、被記者挖出來、或被人登上網路社交平台的。長久對住院、重症或死亡病例數目毫無影響的無症狀感染,即使有之,對疫情的影響可能不大。 所以中國發現幾個台灣去的人篩檢陽性,不値得太耽心,更不應該恐慌。現在全球(除了中國,他們遲早會知道他們錯了)防疫的目標已不是零確診(記住美國福奇醫師的名言「疫情的時間表操在病毒手中,不是操在人手中),而是控制疫情使之不會讓醫療資源過度緊張;防疫的措施也要考慮到對社會經濟活動和人民生計的影響。造成民眾過度緊張甚至導至經濟活動緊縮到引起經濟蕭條,都不是我們應有的防疫政策。 台灣的疫情控制還不錯,繼續努力當然必要!恐慌就不必了! 所以請不要一再的丟出「恐慌彈」。 (作者為退休心臓科醫師 前芝加哥榮民醫院加護病房主任)
謝安民
2021-08-12
免疫力不是練肌肉 公衛防疫才是硬道理
免疫力是個很吸引人的話題,人人都想有強大的免疫力擋住所有病原體,有某醫師甚至說:「你的免疫力到最後才是硬道理」,甚至主張「不能老是依賴口罩、洗手等這些預防措施,大家還是要趕緊建立自己的免疫力」。 但實際上,免疫力難以捉摸,而且目前也無法定量和分級的。是的,有些疾病和一些藥會降低免疫力,使有那些病或吃那類藥的人容易感染,不過這類病人也非每個人都一定或經常有感染。正常人的免疫力,不像肌肉,多鍛鍊就可以多長一些。目前只有打疫苗或抗體才確實可以提高免疫力。一般人,誰有多少免疫力?免疫力要多少才能避免感染?我們無從知道。往往是一個人得了傳染病之後,才說這個人免疫力不夠,這種由果來定因的邏輯,就好比一個人命不好,就說他以前肯定做了很多壞事,一樣是荒謬的推理。 年輕人得武漢肺炎後重症或死亡的可能性較小,但主要原因不見得是他們的免疫力強,和年輕人一般健康狀況較好,而且少有基礎病有很大的關係。何況新冠肺炎有一些死因,如血栓、中風及心肌梗塞,和免疫力低落沒有關係。肺部最可怕的病變,急性呼吸道症候群(ARDS),大多是和過強的免疫反應有關。事實上,年輕體壯看似無低免疫力問題的人,有重症甚至死亡的人也不能算少。可怕的是我們無法事先預知,那些年輕人會得重症,那些人會死亡。 另一方面,公衛的防疫措施,如疫調、匡列及分級隔離不同風險的人,以及民眾遵從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確實有效,而且是有科學證據的對抗病毒利器。到今年五月以前,台灣的防疫工作做得很好,在全球病毒風暴中,使台灣成為少數幾個淨土。這一波疫情破口,並不是我們的方法錯了或政府失職或是民眾不合作,而是幾小群人士不遵守防疫規範所造成。 我要強調,某醫師講反了,公衛防疫措施到最後仍是硬道理。沒有疫苗時當然要嚴格執行,有疫苗之後,還是要堅持(我們已知疫苗無法完全防止感染,而且對付變異新株病毒的功效顯著下降)。疫情不會戛然停止,會慢慢消失,直到我們確知已經雨過天晴。 (作者為退休心臟科醫師,前芝加哥榮民醫院加護病房主任)
謝安民
2021-08-08
文哲錯矣
看到台北市取消振興醫院施打疫苗的合約,我以為這是錯誤的。 台北市先監督不力,縱容振興醫院拿疫苗來做人情,此其錯誤之一也。 現在民怨高漲,市府以不准振興打疫苗為處罰,浪費振興醫院可以貢獻於儘快施打疫苗的醫護人員和設施,而且剝奪北投市民就近打疫苗的方便。台北巿政府又犯錯一次。要罰振興、彌補過去的錯誤是一回事、沒有必要拿走已經緊張的施打疫苗的能量。 不准振興打疫苗為處罰,浪費振興醫院可以貢獻於儘快施打疫苗的醫護人員和設施,而且剝奪北投市民就近打疫苗的方便。台北巿政府又犯錯一次。(合成圖) 市府處理北農事件也是一錯再錯。 很明顯的可以看出來柯市長完全不了解果菜市場的運作,我們也不期待市長去了解。但是你們至少可以派一兩個市府人員去和懂得市場如何運作的人,去一起擬定SOP及造名冊。這是柯市長在這件事的錯誤之一。 後來柯市長去巡視果菜市場,在那裡大聲斤罵地頭蛇等我以為是在作秀的行為。柯市長,果菜市場的這些制度上,運作上的問題,不是你去巡視的目的,也不是現在可以解決的。 你去那裡是要發掘在這個制度下,這些現有的人員和運作方式下,要如何去做到控制疫情的目標。 柯市長當過教授,聽說智商很高。但這兩様都不表示你有行政能力。昨天我在電視看到你大言不慚的說台北市要清零很簡單,一兩個禮拜就可以。我查了一下,你是外科教授,不是公衞專家,也沒有清零的經驗,說這種話不是太naive了? 要謙虛,多聽聽懂公衞有經驗的人的意見才是! (作者為退休心臟科醫師,前芝加哥漢因斯榮民醫院加護病房主任)
謝安民
2021-07-01
不用「中國疫苗」就是歧視?藍營混淆視聽!
藍營說不用中國疫苗就是歧視中國,這種說法我認為不只是用翩動性的言詞來混淆視聽,而且以小人之心來度一件基於環境事實做出的考量。 藍營說不用中國疫苗就是歧視中國,這種說法我認為不只是用翩動性的言詞來混淆視聽,而且以小人之心來度一件基於環境事實做出的考量。圖為示意圖。(法新社) 第一,歧視是大家討厭的字眼和反對的行為。於是說這話的人,不去討論中國的疫苗安不安全,有沒有按步就班的經過第一、二、三期的新疫苗研究階段的考驗;也沒有給我們一個合理的解釋,為什麼大很多中國人,甚至中國領導人自己不打;就以一個情緒化的字眼,概括一切考量來攻擊。 再說,中共獨裁統治下的中國並非對我們友善的國家;只要看毎日戰機的擾境威懾以及阻撓我們從世衞組織得到我們應有的權利,就可以知道中共政權是我們的de facto enemy(西班牙語:實際上的敵人)。我們會去向天天拿棍子敲打我們門的鄰居去借糖嗎? 第三,中國的食安、藥安記錄很差。世界上有那個國家的奶粉吃死了不少幼兒?有那個國家的食物藥品局的領導,因收受藥廠賄絡,放水不良藥品上市,而被處極刑的?有那個國家的國民出外旅遊,狂買外國奶粉,因為自己國家產的奶粉不可靠?我們要冒那個險從那個國家進口疫苗嗎?打出毛病來,主張從中國進口疫苗的人,願意買單賠償嗎? (旅美退休心臓科醫師)
謝安民
2021-01-31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坐三次黑牢的「人格者」魏廷朝
李筱峰
國民黨還有多少王文宗、李全教?
吳哲文
Zzzzzzzz黃國昌
Mr.柯學先生
馬英九的恥辱之旅
李忠憲
王文宗與馬英九
楊斯棓
雙重承認,美國會不會跟牌?
黃惟冰
趕走養雞場,再來靠腰缺蛋
林智群
將軍學長讓我們很難做人
張崇廉
乞丐打了維尼一巴掌
周布雅
扼要敘述228事件
李筱峰
BLACKPINK熱 高雄市民有感
徐嘉欣
媚俗的悲情城市
李忠憲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進階搜尋
請選擇類別
全部
台灣觀點
笑談人生
時事新聞
文章連結
資料庫
請輸入作者姓名
請輸文章標題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