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 近三日

日本示警! 中國海警 侵台先頭部隊

日本示警! 中國海警 侵台先頭部隊

日本內閣會議15日通過2025年度防衛白皮書,防衛大臣中谷元在會後表示,中國急速增強軍力,擴大並加劇軍事活動,日本絕不容許任何主體試圖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美聯社檔案照) 日本發布年度防衛白皮書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十五日報導〕日本內閣會議十五日通過二○二五年度防衛白皮書,明確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台灣周邊的活動日益頻繁,可能是「統一台灣軍事行動」的部分預演,且可能以海警為先頭部隊,製造「灰色地帶」事態封鎖海域,在美軍遲疑是否介入期間,共軍恐趁機採取全面入侵行動。 防衛大臣:不容許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 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在會後表示,中國急速增強軍力,擴大並加劇軍事活動,日本絕不容許任何主體試圖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將懷抱迫切感徹底強化防衛力,以冷靜且堅定的態度加以應對。 日本防衛省每年七月發表年度防衛白皮書,今年的重點強調共軍在日本周邊的活動範圍有擴大趨勢,尤其對共軍屢次侵犯日本領空、航空母艦駛入日本領海附近海域表示警惕,日本也持續將此定位為「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中谷表示,「這種情況可能對日本安全造成嚴重影響,我們深感擔憂」。 台日周邊活動加劇 疑軍事行動預演 白皮書也強調中國對台軍事行動的意圖與演練,提到共軍在台灣周邊的活動日益頻繁,極可能是「統一台灣軍事行動」的部分預演,意圖包括實際操演兩棲登陸、封鎖與反介入作戰(A2/AD),對台灣本島進行「包圍戰術」與「制空、制海能力」驗證,並配合演習進行電磁、網路與心理戰,建立多域作戰能力。 白皮書也警告,中國藉由持續、不間斷地在台灣周邊進行軍事活動,試圖使外界接受其軍事存在為「常態」,進而掩護其未來軍事行動的突然性與正當性。 先製造灰色地帶事態 封鎖海域 趁機入侵 另外,白皮書指出,共軍與海警局加強合作,很可能利用海警製造未達武裝攻擊的「灰色地帶」事態,尤其去年五月海警首次參與共軍演習;同年十月,海警船曾繞台一週,形同「實質封鎖」。 中國海警船的非軍事活動不僅在台灣,也出現在沖繩縣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周邊海空域,導致負責軍事層面應對的美軍和自衛隊難以介入。防衛省認為,中國已經預見這種情況,並正在努力提升其「灰色地帶」初期作戰能力。 白皮書也提到共軍軍演包括「海上封鎖台灣」的行動模式,其可能戰略是,先由海警與民兵漁船、無人機騷擾,實施「第一波包圍」,再藉由灰色地帶事態,讓美軍和日方難以介入,製造戰略空窗期,而在對手遲疑期間,共軍恐將事態迅速升級,採取全面入侵行動。 統合作戰司令部 強化應對灰帶事態 白皮書也以專輯介紹日本今年三月成立的「統合作戰司令部」。統合作戰司令部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強化對灰色地帶事態,以及網路攻擊等混合戰的即時應變指揮體制,尤其在有事之際,將負責對敵方飛彈基地進行反擊的任務,透過監視中國軍事動向、協同美軍行動、制定應對台灣有事之際的日美聯合作戰計畫等,加強日美同盟的嚇阻和應變能力。
林翠儀 推薦數:439  2025-07-16
大罷免救國 退將轟親共立委是中共走狗

大罷免救國 退將轟親共立委是中共走狗

正台派、正藍軍昨聯合記者會,呼籲全民投下同意票,以罷免阻止中共滲透,捍衛國家主權。(記者田裕華攝)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全台大罷免第一波投票進入倒數,正台派與正藍軍昨日齊聚立法院,強調「罷免不是藍綠惡鬥,而是對抗紅色代理人」。前國防部計畫處長丘衛邦將軍強調,立法院那些親共、舔共、投共立委,是「中共走狗」,也是癱瘓政府的內賊;大罷免必須大成功,才能拯救國家於危亡。 正台派與正藍軍站出來 台灣北社召開「正台派X正藍軍堅定集結:反共罷免行動進入決戰倒數」記者會,邀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彭明敏基金會、反共復國黨、退役將領、台灣教師聯盟、台灣教授協會等民間社團出席,呼籲全民投下同意一票,以罷免阻止中共滲透,捍衛國家主權。 台灣北社社長羅浚晅說,這次的大罷免不是藍綠惡鬥,而是台灣公民對抗中國代理人,正台派、正藍軍與公民團體集結在一起,希望七月廿六日大家踴躍出來投票,罷免不適任的國民黨立委。 丘衛邦則說,中華民國正處於危機存亡之秋,只有大罷免、大成功,才能反轉立法院由藍白政黨通過的既可怕、使中共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就能消滅中華民國於無形」的立法方案。 前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院長余宗基表示,這次很多人願意站出來,大家感覺到國家被「紅色力量」滲透到岌岌可危。台灣大部分的人希望維持現狀,所以須認清時局,究竟我們要選擇民主自由或共產極權的制度? 余宗基說,日本近期提出「單一戰區」構想,第一島鏈的國家都在大量投資軍事、積極備戰,備戰就是共同防禦中國以武力對台灣的侵犯。這次大罷免就是一種選擇,要選擇與世界站一起共同嚇阻中國武力侵犯,或選擇中國這個邪惡核心來和世界為敵。 退役空軍飛官、「台灣鷹爸」徐柏岳呼籲,他很多軍校同學是現役將領,自己曾詢問「為什麼你們都不出來反共」,對方回答不只要反共,而是要「滅共」,漢光演習就是要「滅共」,希望正藍軍一起出來同意罷免,跟著國軍一起來「滅共」,七月廿六就是台灣民主的光復日。
陳鈺馥 推薦數:311  2025-07-15
2025大罷免倒數 Taiwan Action 16支影片堅定罷免行動

2025大罷免倒數 Taiwan Action 16支影片堅定罷免行動

由數百位影視界人士參與的「Taiwan Action公民罷免影片計畫」已推出16支影片。(合成照) 馮亦寧/核稿編輯 〔娛樂頻道/綜合報導〕2025大罷免首波成案的25件罷免案將於7月26日進行投開票。由數百位影視界人士參與的「Taiwan Action公民罷免影片計畫」罕見由影視人自主發起、跨類型創作的公民行動,每支短片都緊扣當代政策議題,以生活化切入加深共鳴。內容涵蓋預算刪凍、租金補貼、社福權益、性別議題、居住保障、長照議題等主流議題,也連結日常生活場景(理髮院、家中媽媽),讓「罷免」不再冷冰冰,而是貼近你我生活的選擇。 從3月13日上架第一篇《倒垃圾篇》至今《阿公餵食秀》已拍了16部影片,導演群橫跨楊力州、陳世杰、朱詩鈺、陳文彬、黃信堯、易智言、王小棣、葉天倫、楊雅喆等,影片呈現去中心化、對事不對人的價值訴求。 現今大罷免投票接近倒數十天,從第一階的理性喚醒、第二階的民生話題聚焦、到第三階的生活場景貼近,Taiwan Action 16支短片不僅在網路引發話題,還激起政治與媒體的高度關注,形成一股文化與政治交錯的聲浪。 以下是16支影片的重點整理與影片連結,讓選民可以重新感受導演們的訴求,堅定罷免不適任的立委的行動。 公民1號 《倒垃圾篇》 2025/3/13 導演:盧建彰 以「倒垃圾」比喻清除不適任立委,提醒民眾必須付出實際行動才能除舊布新:「年都過完了,垃圾還不倒掉嗎?」;盧建彰表示:「民意代表若無法代表民意,就是失格,就不該在那位置上。人民高於政黨,人民是主人。歷史告訴我們,你不處理問題,問題會處理你。」 公民2號 《每日一字篇》2025/3/19 導演:朱詩鈺 文字宣傳,強化每日關注罷免的重要性提醒民眾填二階連署書「字要寫清楚」,並以「國」為例,這個字若沒寫好,「很多東西會跑進來」,諷刺喜劇的風格,充分展現民間霸團旺盛的創意與生命力,將罷免行動打造成一場繽紛多彩的嘉年華。 公民3號 《每日一字倒數計時篇》 2025/3/27 導演:朱詩鈺 倒數方式提醒罷免期限迫近,喚起時限意識。「每日一字:倒數計時篇」改走驚悚片風格。導演朱詩鈺表示,想告訴身旁的朋友,「一個被削弱的台灣,離戰爭只會更近;這場戰爭,早就開始了。這次,敵人不只在海的另一端。」 公民4號 《他們愛的不是你》 2025/4/2 導演:楊力州 紀錄片型態,藉藍營後代視角,號召中間選民反思「不是為你」的政治指控,本片取材自作家丘美珍的同名詩作,並由她親自獻聲,道出她身為藍營後代,發現國民黨從反共轉為親共的心路歷程。 公民5號 《長照不能凍篇》2025/4/9 導演:陳世杰 關注長照預算,被凍結對高齡族群造成的生活困境,金鐘獎最佳編劇陳世杰,與台北電影獎最佳攝影周以文攜手合作,以短短37秒的影片,在冷靜中直指長照福利在修法後將面臨的可怕後果,不需任何驚悚特效卻讓人不寒而慄。 公民6號 《電蚊拍篇》2025/4/16 導演:陳文彬 希望透過一支壞掉的電蚊拍告訴大家:「東西壞掉可以退,壞掉的立委當然也可以!」以「電蚊拍」隱喻撲滅議題(或人)並不解決問題,引導覺醒,提醒大家趕快在期限內付諸行動。 公民7號 《安太歲篇》2025/4/22 導演:陳文彬 因為立法院的風吹草動影響著每個人的生計,影片用民間信仰「安太歲」隱喻政治信任與選擇的重要,提醒民眾趁現在還來得及,只要用你的簽名就能為台灣趨吉避凶安太歲。只有全民簽下連署書,把立法院那些妖魔鬼怪通通請出去。 公民8號 《點掉壞痣篇》2025/4/25 導演:黃信堯 透過布袋戲搭配逗趣劇情以及台語對話,比喻移除政治「痣」才不會帶來禍端,引發輿論關注,讓網友看完除了表示很好笑,也迅速掌握連署罷免要注意的重點。 公民9號 《租金補貼篇》2025/4/28 導演:易智言 聚焦房市與租屋補貼議題,補丁式政策未根本解決問題,冷靜呈現立委刪凍預算對弱勢青年造成的實質影響。當廟堂之上的立委不知民間疾苦地大筆一揮,傷害的卻是升斗小民不知如何過下去的明天。 公民10號 《台灣女人篇》2025/4/30 導演:朱詩倩 透過志工的母親與兒子,讓觀眾聽到了最讓人動容的心聲:正是為了保護自己最親密的家人,才讓這些女性志工不畏強權挺身而出,以她們一點一滴的行動,守護我們共同的母親:台灣。影片強調女性角度與參政支持的重要性,情感與群體訴求並重。 公民11號 《做功課篇》2025/5/2 導演:王小棣 以孩子呼喚「做功課」類比公民應履行罷免前功課禮儀責任,透過片中男孩聲淚俱下,要父親為大罷免做功課的言語,喊話人們應關心政治,不要被假議題牽著走,理性判斷。 公民12號《超人媽媽篇》 2025/5/4導演:葉天倫 從媽媽角色切入家庭教育與社會責任, 導演葉天倫:她們的溫柔與堅定「是台灣往前走的重要力量」, 這些媽媽們的訴求,全都圍繞在「為下一代著想」,不論是兒女、孫兒,都是為了下一代在努力。 公民13號 《顧好器官篇》2025/5/5 導演:陳文彬 影片從寫實開始卻以驚悚結束,用虛構的情境提醒民眾若是無法及時完成二階連署,這些惡夢般的劇情都將成真,提醒民眾把握二階罷免連署最後一哩路,才能顧好自己體內的器官。 公民14號 《滾出我的理髮院篇》 2025/6/24導演:陳世杰 大罷免進入三階,影片以理髮院為場景,表現「滾出」意象,強烈點名政治人物不受庇護與責任在民,提醒民眾才不要被渣男渣女的花言巧語繼續矇騙,7月26日就是的分手紀念日,出門投下「同意罷免票」! 公民15號 《上溫柔的所在》MV  2025/7/7演唱:拍謝少年 在楊力州邀請下,拍謝少年為這次台灣劃時代的公民行動留下傳唱後代的代表歌曲《上溫柔的所在》把島嶼的記憶轉化為溫柔堅定的聲音,紀錄這些追求自由的靈魂,選擇正面迎戰鄰國的侵略與通敵者的傲慢。 公民16號 《阿公餵食秀篇》 2025/7/11 導演:楊雅喆 隨著大罷免投票時間愈來愈近,更多民眾開始願意表態立場,挺罷、反罷兩方激烈交鋒,影片盼藉「回來吃飯」化解家人間政治分歧,希望透過影片中祖孫對話,提醒台灣人政治立場再怎麼分裂,家人還是家人。
馮亦寧 推薦數:304  2025-07-15
政客變臉轉向 權力惡形惡狀

政客變臉轉向 權力惡形惡狀

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大罷免的熱潮之際,一些立委在議場內外,趾高氣揚的惡形惡狀,曝露無遺。上屆立委,小英總統時代,民進黨席次遠勝其他政黨聯合,但並未挾優勢為所欲為,顯示執政氣度。本屆立委,民進黨與國民黨席次相當,卻因民眾黨八席不分區挹注,在野亂起來。執政黨倍受掣肘,公民團體挺身救駕。 民眾黨本可藉關鍵力量,發展良性影響,以助台灣國家正常化、進步性,建立可受國民託付的政黨形象。可惜,陷於救助創黨主席柯文哲的貪臧枉法官司,變得是非不清,成為附驥國民黨的反民主力量,自毀黨格,成眾矢之的。 柯文哲標榜白色力量卻污染,驚險連任台北市長後,狂妄異常,僭越蔣渭水之名,升「民眾黨」令旗,卻因涉及諸多不法,被以貪污犯拘押待審,實已身敗名裂,全黨卻以政治力介入聲援。 「人中呂布」黃國昌,時代力量時批鬭國民黨不遺餘力,加入柯陣營,取不分區立委,再接收柯文哲主席大位,成為國民黨的「傅隨組織」,不分青紅皂白挺柯,為國民黨的毀憲亂政添柴火。 柯黃暴起時,多少關心台灣民主發展的民間人士糾團糾桌贊助,期待他們為台灣貢獻力量。兩人形同背信,情何以堪?柯文哲在市長辦公室踩飛輪,斜眼瞅人奉上的錢袋,實在不堪入目。再看他上銬出入看守所,囂俳沒落魄的久,真的! 國民黨本屆一些新進立委奉傅崐萁為頭子,不只毀了自己,也毀了國民黨,他們反映文化貧瘠,人格低落,轉向變節反形,卻自以為是!大罷免告訴這些不適格立委:人民收回政治權力是因爲你們毀憲亂政,不配名位!人民對民眾黨的怨氣,國民黨須概括受!只待打掉重練!將被罷免的立委公然數鈔票賄賂選民的醜態,只能感慨:無恥!無恥!無恥! (作者是詩人)
李敏勇 推薦數:302  2025-07-16
二度啟動元首外交 賴8月出訪中南美洲3友邦

二度啟動元首外交 賴8月出訪中南美洲3友邦

巴拉圭總統貝尼亞(左)於當地時間14日宣布我國總統賴清德(右)將訪問巴拉圭。圖為貝尼亞去年來台出席賴總統就職典禮,雙方在總統府會面。(中央社資料照) 巴拉圭總統宣布 賴30天內到訪 〔記者黃靖媗、陳昀/綜合報導〕巴拉圭總統貝尼亞於當地時間十四日親自主持投資招商說明會,並宣布我國總統賴清德將訪問巴拉圭。對此,外交部與總統府表示,我國友邦元首邀請總統賴清德赴訪,是彰顯兩國邦誼緊密友好的表現。後續若有確切安排,將適時對外說明。 傳賴將過境美國紐約、達拉斯 繼去年十二月出訪太平洋三友邦,賴總統二度啟動元首外交。據傳八月上旬將訪巴拉圭、瓜地馬拉及貝里斯等三友邦,過境美國紐約、德州達拉斯,其中達拉斯為美國資通訊重鎮。總統府對此表示,將適時向國人報告。 路透報導,貝尼亞於投資招商說明會中表示,他們正在密切籌備迎接賴清德總統在三十天內的到訪,向世界展現小國也有能力成為全球主要的角色。 貝尼亞宣布賴清德即將訪問巴拉圭的同時,率團出訪巴拉圭的外交部長林佳龍正坐在台下。林轉述貝尼亞談話說,「台巴邦誼,堅若磐石」,巴拉圭不懼外部的威脅與壓力,期盼學習台灣模式,促進兩國共同成長。 賴總統將出訪中南美洲邦交國,按例將在美國轉機。美國國務院表示,台灣總統等高層官員過境美國符合以往慣例,完全符合一貫的政策,「安全、舒適、便利與尊嚴」是美國處理台灣總統過境的原則之一。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批評,絕對反對用任何藉口「竄訪」美國的行為;林劍還說,華府必須考慮美中關係敏感性,必須「謹慎處理」。
黃靖媗 推薦數:283  2025-07-16
「小罷免」藍對綠陳玉鈴罷免案未通過的觀察

「小罷免」藍對綠陳玉鈴罷免案未通過的觀察

民進黨南投縣議員陳玉鈴。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立委「大罷免」案之前的全國唯一一場,也是僅有的藍對綠、以罷制罷的「小罷免」案,國民黨前縣議員、游顥立委的好友蔡宜助領銜罷免民進黨縣議員陳玉鈴,終於在十三日投票完成了,同意罷免票獲12160票,不同意罷免票5867票,但因前者占該選區(竹山鎮、鹿谷鄉 )有投票權的總公民數57207票的21%,未達四分之一即25%以上,雖然同意票遠多於不同意票,罷免案仍未通過。 選前雙方雖大力動員、互別苗頭,蔡宜助、游顥採高調,逐街巷拉票、數千人造勢晚會、還請來雲林縣長張麗善及彰化縣長王惠美等助陣;陳玉鈴則較低調,她相信多年來平常為地方熱心的服務,會受到支持 。總投票率僅三成一,顯然同意罷免方有四分之一的門檻,看起來不很高,卻是沉重的壓力。因為一般罷免案,投票意願都不會高,投票率不像正規選舉容易衝高。 陳議員未被罷免,不過不同意票僅接近同意票的半數,有其落差;二成一的同意票,若再多兩千一百多票,就達四分之一(二成五)的標準,罷免就成功了。所以陳議員之未被罷免,也是有一點驚險。不管罷免方或被罷免方,都要積極催高投票率,「安心」指數才會比較高。 有人說這次特殊的藍對綠「小罷免」,對步步接近、戰鼓聲聲的「大罷免」有什麼「指標上」的意義,未免稍有誇大,不過起碼謂之「熱身賽」並無不可。罷免游顥那一場不是726,而在823,角色由「罷免對方」而轉換為「承受罷免」,一戰剛過,另一戰號角又吹起了,反正人民最大,靜待和尊重選民們的決定吧。 (服務業)
尤榛嚴 推薦數:248  2025-07-16
大屠殺 常發生在和平之後

大屠殺 常發生在和平之後

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台灣的大罷免運動進入最後衝刺的第三階段,台灣的命運即將經由這次投票決定。 去年十二月立法院強行通過毀憲亂政的三法以後,我們該怎麼辦?當時賴清德總統就說:世界民主國家的憲法訴訟制度,都是為了捍衛人民權利的最後救濟,守護國家法治最後一道防線而生。誰知竟連憲法法庭都遭藍白封殺其功能,所以賴總統也說,民主的紛爭,要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未來希望一起匯聚更大的力量,守護民主台灣。 何謂更大的民主?選舉當然是最大的民主,但選舉有時間限制,顯然緩不濟急,因而可行的就是罷免與公投。相對來說,罷免比較明確,哪些不適任就罷免,能否成功,看我們的能力與民眾的認知。所以公民團體提出「罷免傅崐萁們」作為號召。因為傅崐萁是首惡,是國民黨黨團總召,藍白議員以他馬首是瞻;而且他親自接受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的指示,親中立委跟隨他就等於跟隨中共,才有中共同路人資格。 這次大罷免若能成功,台灣不但創造民主奇蹟,也創造捍衛民主的奇蹟。台灣的政黨輪替與他國不同,其他民主國家可以輪替幾百年,但台灣一失手就會遭中共吞併而亡國,所以經驗特別寶貴。中共很清楚這點,因此極力要藍白採取快速行動,製造所謂「第二個北平模式」、「第二個西安事變」,妄圖用非民主的手法實現吞併計劃,故大舉滲透台灣,培植台版「傅冬菊」、「張學良」,台灣必須非常警覺,不論在哪個環節遭遇異常事件,就須堅決反擊。 中共同路人馬英九還製造「和平、民主、統一」的排列順序,把和平放在首位以欺騙渴望和平的台灣人,實際卻是藉和平阻止民主發展,將民主的深化誤導會挑釁中共而引發戰爭。又藉和平掩蓋統一的惡果。最近柬埔寨有三個屠殺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總理韓馬內說,期盼藉此提醒世人珍視和平。錯了,赤柬滅絕的幾百萬人口,是在一九七五年統一之後的和平環境下,全國貫徹極左政策所造成的。中國死了幾千萬人,也是在和平環境下發動的大躍進與文革。更現實的是香港的和平統一騙局。這些血淚還不能喚醒我們嗎?和平無法保證民主,民主則可爭取和平,美國為首的民主陣營正以強大武力威懾中共來保障印太和平,台灣與他們並肩戰鬥。 全國必須大團結才能完成最後的大罷免,接著還有補選、國會改組與改革,以避免再度發生毀憲亂政事件。事情很多,將來台灣用什麼國名,也得民主方式解決。但要緊是國家的民主內涵,國名相對次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名漂亮,但人民有權利嗎?有共和的體制嗎?不要為了國名的爭議而毀了罷免大業與民主進程,尤其在最後這幾天,更要防止突如其來的橫生枝節,中共及其同路人最善於搞這套陰謀詭計。 (作者為資深時事評論員)
林保華 推薦數:180  2025-07-16
野百合學運聯盟挺大罷免

野百合學運聯盟挺大罷免

護國大遶境15日從北桃園出發車隊、徒步掃街。(記者鄭淑婷攝) 〔記者陳政宇/台北報導〕廿四件國民黨立委罷免案將於下週六投票,三十五年前上街推動民主改革的「野百合學運世代聯盟」昨天發表聲明,以「制衡失控國會」、「防堵中國滲透」、「遏止烏克蘭式悲劇」等七大理由號召支持大罷免,強調這是一場一舉多得的民主防衛戰,切莫留待未來孩子譴責今日的沉默,現在要勇敢留下奮起的身影。 聲明列舉七個支持大罷免的理由。一,藍白兩黨聯手架空國會、視民意於無物,這是制衡失控國會的憲政自救行動,也是公民不信任投票的合法途徑;二,眾多藍白立委配合北京論述杯葛國防預算,阻擋執政黨所提的每一個強化國安法案,並透過社群平台散播「疑美論」,這是防堵中國滲透的重要防線;三,若放任親共勢力操弄國會、削弱國防、癱瘓外交,台灣將成為中共效法俄羅斯處理「內部問題」的最佳範本,這是遏止烏克蘭式悲劇的關鍵時刻。 四,若蒙蔽雙眼、縱容親共立委將台灣國會變成香港立法會,國際社會將難有對台援助的正當性,這是展示保衛意志的關鍵時刻;五,除了能掃除親共勢力滲透國會,也能終結投機政黨操弄關鍵席次,這是一場一舉多得的民主防衛戰;六,台灣人現在的機會成本,比以色列低太多;七、大罷免由年輕世代主導,這是世代交棒與價值重申的重要時刻。 遏止烏克蘭式悲劇 聲明並呼籲,盼所有台灣公民踴躍返鄉投票,用手中的一票守護台灣,要讓國際社會理解並讚揚這場罷免行動,見證台灣清除親共勢力的決心,以及展現民主自癒的強大力量,只要公民願意站出來,民主就不會沉淪。
陳政宇 推薦數:168  2025-07-16
告急、搶救罷免用詞有無觸法?中選會發稿說明

告急、搶救罷免用詞有無觸法?中選會發稿說明

中選會今天數度發稿說明,強調罷免正反雙方並非不可以使用「告急」或「搶救」等詞,選務機關皆尊重,但不可藉告急、搶救挾帶民調。(記者李文馨攝) 〔記者李文馨/台北報導〕首波罷免案決戰倒數10天,根據公職選罷法,今天起至投票截止前不得散布、評論罷免民調。外界關注,民調禁制期可否使用「告急」等詞彙,中選會今天數度發稿說明,強調罷免正反雙方並非不可以使用「告急」或「搶救」等詞,選務機關皆尊重,但不可藉告急、搶救挾帶民調。 「公職選罷法」規定,政黨及任何人自投票日前10天起至投票時間截止前,不得以任何方式發布、報導、散布、評論或引述罷免民意調查及其他各式具民調外觀的資料,違者處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若是政黨、罷免案領銜人、被罷免人及其受僱人、代理人或使用人違反者,則加重處2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鍰。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考察北市中山區公所7月26日罷免案投開票所規劃情形。媒體詢問,民調禁制期是否無法使用「告急」等字眼,中選會主委李進勇受訪時表示,法律規定很清楚,即便具有民調外觀,嚴格來說,「不是跟學理上所謂的這個民調有若干的差距,但是在我們實務上就個案認定,還是會認為它是有違反規定的」。 此言引發媒體誤解,中選會於考察會後連發數篇新聞稿澄清,強調如同過往的選舉或罷免,罷免正反雙方並非不可以使用「告急」或「搶救」等詞,這方面選務機關與過往一樣,都予以尊重。 中選會表示,在民調禁制期間,依法不可以有發布或轉述、評論民調等行為,或藉由「告急」、「搶救」等詞挾帶民調。至於具體個案是否屬於民調、又或只屬於自行推估,若有檢舉案件,全國23個選務機關會依法調查處理。 中選會舉例,若是民意調查資料於前述禁制期內在網路社團討論、發布或討論等,或媒體報導加以引用等就可能會觸法;請民眾記得投票前10日起,依法並不能以任何方式發布、報導、散布、評論或引述任何有關此次罷免案的相關民意調查資料。 中選會也提醒,投票日當天則不可有競助選活動或罷免宣傳活動,則另為「公職選罷法」第56條所明定,請國人遵守法律規定,以避免觸法。
李文馨 推薦數:65  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