扺抗之外 還要自我批評

台灣民主化的形成,在於扺抗中國國民黨黨國戒嚴統治的結果。但民主的鞏固不盡穩定,在於自我批評的欠缺,也因為國家主體性未形成。只扺抗,彷彿問題都出於宰制者,把責任都推給中國國民黨,但少數統治得以形成,殖民症候群得以任恣遂行壓迫,台灣人一一尤其是被殖民症候群,這樣的台灣人自己沒有責任嗎?國民黨中央黨部。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同樣被日本殖民的韓國,二戰後獨立,雖分裂為南韓、北朝,但韓國的文化界不斷清算的歷史,檢討自己。

台灣脫日本殖民後,面對所謂祖國的類殖民統治,一些半山在二二八事件助紂為虐,狗去豬來的隱喻讓台灣對外來統治的批評略去帝國日本,指向中國。台灣,未清算的歷史淤積在歲月流逝的暗影。

從日本殖民,二戰後中華民國的類殖民,民主化後的中華民國台灣,歷史積累的污垢存在於時代轉型的隙縫,未充分清冼而留在歷史裡。詩人錦連(一九二八–二○二三)曾在他的詩〈他〉,述及戰後初期台灣一些人見風轉舵,附和權力的黑暗面。

「他對歷史很敏感/有什麼旗子漸趨流行他也拿/

有誰舉起的旗子很雄風他也拿/有什麼旗子較明顯他就搶/

有什麼口號較響亮他也喊/

(中略三段十八行)

寬恕他吧 我奉勸你/以極度沮喪和哀切的口吻/

我奉勸你 寬恕他吧/就如同寬恕你我自己一樣」

這首詩,與其說是扺抗,更是自我批評。這位詩人是跨越日本語到通行中文的台灣詩人。青年時期經歷二二八事件的他,人生揮不去政治陰影。

戰後,台灣人在祖國的迷障和迷惘中,沒有選擇獨立自主的國家之路。悲劇性的開端延伸坎坷的國家之路,至今仍糾葛在共產黨中已成幻影的國民黨中國的政治牢結。台灣的民主化之路不平坦,物質重於精神,經濟成就大於文化發展,形塑了生產與消費的亮光,但是國家條件並不充分,內部相互傾軋,反映殖民症候群與被殖民症候群的社會病理。

一九七九年美麗島事件映照扺抗的力量,也是民主化的榮光。但民主化運動缺乏自我批評的精神,台灣社會存在著阻礙國家重建的力量。一些政治投機份子,風向論者,譁眾取寵,混水摸魚,阻礙了台灣的國家正常化發展之路。一個一個詩人錦連詩中的「他」,形成未清算歷史的新污垢。除了扺抗,台灣也要有自我批評,因為台灣也有殖民、類殖民時期參與宰制體制得到非份利益者。民主化後台灣的國家重建,破壞的力量也來自台灣人自己。

(作者是詩人)

< 資料來源:《自由廣場》〈鏗鏘集〉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