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想要併吞台灣,其實是想消滅視中華民國為殘餘中國的企圖。中國國民黨蔣氏父子曾戳力於反攻之業,歷經戒嚴宰制的黨國化,終未能實現。國共合作源於中華民國立國後,南京政府、北京政府、廣東政府,軍閥割據的局面,以及俄國革命後成立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介入中國政局,孫文、蔣介石和毛澤東既連結又鬪爭的局面。孫、蔣在黨內以左派排斥右派反共群。蔣、毛各懷權力企圖,國共合作成為鬪爭,蔣介石痛失政權。一九二八年才佔領北京改為北平,統一了自一九一二年成立卻非完整國家的中國,卻於一九四九年遷佔台灣。
日本學者北村稔的《中國共產黨一百周年的真實》(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考察一九二一–二○二一的中國共產黨歷史,認為自十九世紀末中國嘗試的各種政治體制改革及革命,原本任何一個都可能達成目標,但最後出現共產黨以實現社會主義為目標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原因是歷史環境、政治組織架構以及領導人的特質。他認為「當前中國這種口頭上提倡社會主義,實則已被資本主義制度所滲透的社會體制,其實早在國民黨政權時代就已存在。」一場不必要的革命,經歷國共內戰,與其說是社會革命,不如說是權力鬪爭。
所謂解放的近四十年後,一場天安門事件何以讓中國青年對思想僵局感到絕望,許多人奔赴移民中國共產黨以帝國主義批評的美國及歐洲諸國?又何以據台統治數十年,從反共的中國國民黨意志又步上昔日蔣介石的國、共謀,以致亡中華民國於中國共產黨的老路?奉蔣氏黨國之名,徒具形式。後蔣時代的黨人們,更重於威權侍從時期養成的權力版圖。一群貌合神離之徒藉著民主化的政治條件,爭相構築權力版圖。
台灣的民主化應該成為中國的一面鏡子,但國共似乎都想打破這面鏡子。一個民主化的台灣國家,對於號稱民主革命、社會革命,歷經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權力鬪爭,都未建立正常化民主、自由國家的中國,應該是借鏡、是啟示。但令人遺憾的是:作為國家主人的台灣人民不盡對自己的權利負有責任;一些政治人物也不適格。
(作者是詩人)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