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欖仁初抵台逢遇大葉欖仁,雙方相擁而泣

被大家視為在台土生土長的「大葉欖仁」(Indian Almond),葉子及果仁均極為碩大,它或是荷蘭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據台期間(1624-1662年),自印度引入台灣,或是經由海漂由外地移入,因為它的果實能浮於水面,故亦具有海漂植物散布的特性。由於台灣氣候潮濕多雨,陽光充足,極適合大葉欖仁的成長。早期它大多在海邊,現已廣佈各地。

「大葉欖仁」(Indian Almond)。照片來源:台灣糖業公司虎尾總廠

至於一九七0年代才開始由國外引進台灣的「小葉欖仁」(Madagascar Almond),其發源地是遠在南半球非洲東側的馬達加斯加。它主幹挺直、樹形素雅,枝丫(枝枒或枝椏)自然分層,輪生於主幹四周,層層分明有序,水平向四周開展,葉子極細小。由於樹型優美,宛如一把張開的雨傘,肯亞人稱它為「Umbrella Tree」,也稱「Monkey Tree」,原因是經常有猴子攀爬其上。小葉欖仁因此經常作為行道樹而被引種到世界各地城市與庭院中。

那大葉欖仁與小葉欖仁有任何關係嗎?它們均屬「使君子科、欖仁屬」。若根據它們的英文名稱:Indian Almond、Madagascar Almond,似乎隱隱指出方向。

這我們可從地質學去瞭解原委。約六億至八億年前,位於地球南半球的「岡瓦納 (Gondwana)」大陸由「盤古大陸(Pangaea」分離,再合併一旁的南極洲大陸及澳大利亞而成。「岡瓦納」大陸面積一億平方公里,約占當時地球表面的五分之一,它包括非洲、印度、阿拉伯半島、中南美洲、澳紐、以及南極洲(Antarctica)等。岡瓦納名稱源於印度中部的岡瓦納地區,該地名取自梵語,因為奧地利地質學家愛德華·休斯(德語:Eduard Suess)在這個地方發現了岩石與南半球等其他大陸的共通性,於是以此來取名。

「岡瓦納 (Gondwana) 」(黃色區塊)合併右上方的南極洲大陸及澳大利亞(灰色區塊)而成。面積一億平方公里,包括非洲(剛果、喀拉哈里沙漠、蘇丹與埃及的「努比亞」、馬達加斯加、西非等)、印度、阿拉伯半島、中南美洲(舊金山? 亞馬遜區、拉布拉他區等)、澳紐以及南極洲等。西伯利亞(粉紅區塊) 在下方,一旁的Baltica大陸(青藍區塊)包括歐亞大陸西北地區。右下方的勞倫大陸(Laurentia)(紅色區塊) 包括北美洲、格陵蘭和西伯利亞東部。照片來源:Wiki
印度與馬達加斯加開始脫離非洲。照片來源:Wiki

後來包括非洲(含馬達加斯加)、印度、中南美洲、阿拉伯半島、澳紐及南極洲等位於東端的陸塊,自「岡瓦納」大陸脫離。然後印度與馬達加斯加又脫離非洲,不久後印度又與馬達加斯加也分離,其中馬達加斯加停留在非洲邊,印度則北漂至北半球的「歐亞大陸」板塊南端並併入。由於印度與歐亞大陸兩個板塊持續擠壓,形成廣闊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脈」(梵文:ཧིམཱལཡ himālaya),主峰「聖母峰」或「埃佛勒斯峰」(Mount Everest)海拔達八、八四九公尺,是世界第一高峰。廣闊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脈擋住來自南方的潮濕氣流,使得印度潮濕多雨,雨量豐沛。

印度與馬達加斯加與非洲的距離增大。中南美洲、南極洲及澳洲也逐漸脫離。照片來源:Wiki
非洲及阿拉伯半島逐漸成形。印度與馬達加斯加彼此分開,馬達加斯加停留在非洲一旁,印度則漂離。中南美洲成形並西漂。南極洲及澳洲南漂並彼此分開。照片來源:Wiki

當印度與馬達加斯加一同脫離非洲時,印度與馬達加斯加兩地均有原生種欖仁,我們可姑且稱為「中葉欖仁」(African Almond)(按:這均屬虛構)。由於印度雨量豐沛,「中葉欖仁」的葉片因此逐漸長大,形成「大葉欖仁」(Indian Almond),樹型體態也變得豐腴。至於馬達加斯加,「中葉欖仁」則因氣候乾燥,葉片逐漸縮小,形成「小葉欖仁」(Madagascar Almond),樹型變得苗條輕盈優雅。

印度持續北漂,最後漂至北半球的「歐亞大陸」板塊南端並併入。右側的澳洲(綠黃區塊)逐漸成形並東漂,南極洲(白色區塊)則南漂至南極圈。照片來源:Wiki

當「小葉欖仁」於一九七O年代由位於遙遠南半球的馬達加斯加飄洋過海,一路輾轉來台並見到「大葉欖仁」時,這兩位失散幾千萬年的「表姊妹」相擁而泣,熱淚盈眶,「一把鼻梯,一包眼淚」,令在一旁的台灣鄉親也不勝唏噓…….。

我們在台灣看到的小葉欖仁主要有兩種型態:(I)枝丫(枝枒或枝椏)幾乎呈水平形狀,葉片極為細小,樹型優雅大方,清新脫俗;(II)枝丫斜上,葉片也較大些,整體來說外型較前者略遜一籌。我們似可合理推測,前者彷如甫自馬達加斯加「移民來台」,還保留著鄉間少女羞澀的迷人氣息。後者則應是已在台居留近六十年的歐巴桑,逐漸喜歡上台灣的潮濕多雨及溫馨的生活環境。我們還可想像,在幾十萬年後,小葉欖仁的葉片終將因台灣潮濕多雨氣候而逐漸長大,樹型也將變得「體態豐腴」,再加上台灣遍地美食佳餚,終將「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變得像表親大媽大葉欖仁。這就是在地球上存活的動植物為適應周遭環境的變化而「演化與蛻變」(Evolution & Metamorphosis)。

「小葉欖仁」(I):枝頭幾乎呈水平形狀,葉片極為細小,樹型優雅大方,清新脫俗,還保留著羞澀的「鄉村氣息」,應是甫自馬達加斯加「移民來台」,還保留著羞澀的「鄉村氣息」。照片來源:臺北市政府工務局
「小葉欖仁」(II):枝頭略為斜上,葉片也較大些,整體來說外型略遜一籌,應是已在台居留近60年,逐漸喜歡上台灣的潮濕多雨氣候。照片來源: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

小葉欖仁現已逐漸取代黑板樹成為台灣各地的路樹,譬如:校園、工業及科學園區、廣場及大樓周遭等。按「黑板樹」(Palimara Alstonia、Green Maple)是在日治時期(1895-1945年)引入,其木材的材質鬆軟細緻,可為黑板材料,故稱之。黑板樹樹幹挺直,樹姿雄偉,成長快速、具遮蔭性,容易看出綠化的成果,因此當時的台灣省政府農林廳於一九八三年訂為「綠化年」,並要求各縣市政府推廣綠化及進行評比,因此受到政治人物喜愛,因為容易看出「政績」,爰被喻為「政治樹」。惟由於該其木質鬆散易斷枝、花朵有異味、造成路面浮根突起等問題,最後遭到禁止再做為路樹,並旋即由小葉欖仁取代。但在其他地區猶存在。

「黑板樹」(Palimara Alstonia、Green Maple)樹幹挺直,樹姿雄偉,成長快速、具遮蔭性,容易看出綠化的成果。台灣省政府農林廳於1983年訂為「綠化年」,並要求各縣市政府推廣綠化及進行評比,因此受到政治人物喜愛,被喻為「政治樹」。照片來源: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 資料來源:《芋傳媒》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