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15日宣布,台灣對中國商品的貿易限制構成貿易壁壘。由於中國曾在10月表示,相關調查的截止日期將延長到明年一月十二日,也就是台灣大選的前一天。如今突然提早一個月宣布調查結果,原因無他,就是要加大對台施壓力道,在「賴蕭配」民調長期穩定領先的情況下,試圖影響選舉結果。
中國商務部網站今(15)日公告消息,表示台灣對中國貿易限制措施構成貿易壁壘。(示意圖,路透)
然而,從幾大指標觀察,就可預見這次中國的經濟威嚇不會奏效。
首先,過去幾年基於美國、日本、歐盟與印度等大型經濟體紛紛展開對中國市場與紅色供應鏈的「去風險(de-risk)」,台灣廠商也已逐水草而居,相應調整生產基地、對外投資與人員派遣。具體呈現的數字包括,今年一到十一月,我國對中港澳出口佔總出口的比重降至35.4%,是近21年同期最低。今年一到六月,我國的對外投資,僅有17.6%在中港澳。相較於2016年,當時有多達44.4%的對外投資在中港澳,顯著降低。另外,根據主計總處最新數據,2022年推估有17.7萬名國人赴中工作,較疫情前的超過40萬人已然砍半,至於赴其他地區工作者則明顯增加,特別是赴美國的人數與佔比雙創新高。
其次,疫情加速全球數位轉型,再加上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在在都讓台灣的半導體製造與周邊供應鏈更形關鍵。今年,台灣最重要的產業新聞都圍繞在台積電國內外的建廠佈局,以及各台灣大廠與輝達(NVIDIA)、超微(AMD)、英特爾(INTEL)等美國巨擘的合作進度。反觀中國,不僅沒有商機還有危機。恆大、碧桂園等幾大地產商的資不抵債,以及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都十分嚴重,甚至導致台灣部分在中國有吃重連結的傳統產業與金融機構,在台股持續走高的情況下,股價依然低迷不振。
最後,經過民進黨政府過去幾年對再生能源的大力佈局,國內從營運到製造的生態系與供應鏈已逐步到位。橫跨鋼鐵、重電、電纜、風機、太陽能板、儲能等設備的廠商持續茁壯。當這樣的內需型本土企業越來越多,台灣自然而然就越能抵抗來自中國的經濟波動。15日當天,中國商務部的宣布發生在台股「盤中」,但最終台股仍以「收紅」作結,就是具體案例。
總結而言,面對中國出於政治動機的反覆經濟威嚇,台灣最好的準備就是對外多元分散、對內固本深耕。所幸,過去幾年努力,已然有成。
(作者是美國佛萊契爾外交暨法律學院碩士,從事公共服務業)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