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買與被收買
布狸貓提出這個似是而非的邏輯可笑,但有些值得探討的地方。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收買和被收買的問題:
不同的政黨和不同的個人分別有不同的核心價值和選擇。
有些人是可以被收買,有些人沒辦法被收買。
有些政黨會用收買的方式來解決政治問題,另外有些政黨不會用收買的方式來解決政治問題。
這個邏輯與政治動機和誘惑有關,關於某人加入某個政黨是否因為對官位的渴望。涉及動機的純潔性、權力的誘惑、政治誠信和實用主義。
假設一個人的動機完全是由對權力或官位的渴望驅動。這會被強調道德行為應該基於高尚動機的人所批評,例如康德,他認為行為的道德價值在於它是否出於對道德法則的尊重,而不是出於追求個人利益。
其次,這個邏輯也可以從實用主義的角度來分析。實用主義者,如約翰·密爾,會關注行為的結果而不是動機。如果一個人加入政黨並尋求官位最終對社會有益,那麼即使這個行為的動機不是純粹的,實用主義者也可能認為這是可接受的,但底線是對社會有益,這不是追求個人的私利。
關於「沒理由買不下來」的部分,前提是這個政黨有收買的動機,和利用個人慾望追求官位,尋求解決政治問題的謀略。
過去民進黨禮讓柯文哲和黃國昌,這個禮讓其實就是某種程度的收買,問題這個收買的目的是為什麼?是為了民進黨本身?看起來好像不是,有很大部分是希望加強支持台灣抗拒中國的力量。
黃國昌加入民眾黨成為不分區立委,柯文哲認為這是幫助民眾黨的發展。民眾黨收買了黃國昌,黃國昌也願意讓民眾黨收買。
過去民進黨顧全大局禮讓柯文哲和黃國昌的行為,對民進黨本身並沒有什麼好處,本來希望這樣的禮讓或所謂的收買,能夠抗拒中國的統戰和併吞台灣的作為,但沒有什麼效果。
不同的政黨對於政治中的收買行為,通常會有不同的核心價值觀和看法。這些差異通常源於各個政黨的意識形態、道德觀、政策優先順序以及對權力和責任的基本理解。
這種似是而非的邏輯也有人能夠接受,證明我們的教育在識別胡說八道上面,還需要很多的努力!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