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心使他們見不得別人好

 

台灣國造第一艘潛艦,2023年9月28日由蔡總統親自命名與舉行下水典禮,這是值得慶賀的國家大事,在野勢力居然不滿,立法委員出來嗆聲,特定媒體跟著唱反調,令人熟悉的套路,凡是對台灣發展有利的國家政務,他們一律反對。

民進黨執政已八年,在野勢力不甘心,明年1月13日大選,下架民進黨的口號喊得很響。有些人認為,這是對執政黨的一種「仇恨」表達。但這八年,有三年全球處在嚴重疫情,台灣的經濟持續繁榮、社會相對安定、國際外交關係提升,在野勢力很「嫉妒」嗎?

朱敬一院士對陳吉仲、陳時中等幾位前任部長,及前北農董事長吳音寧的遭遇,評論是因「社會仇恨值」超高而卸職。

「仇恨」是一種嚴重的情緒反應。教育部國語辭典修訂版的解釋是:「因敵對而產生的憎恨」。在精神病理學的解釋,仇恨通常與攻擊連結,也就是為了表達仇恨的情緒,而出現攻擊行為。

筆者的觀察,在野黨其實是嫉妒為台灣做出貢獻的政務官,歹勢轉生氣,用「十足惡意、斷章取義實施言論攻擊。」(引用朱敬一院士的評語)。然而政務官下台,在野黨就得勝了嗎?這就是在野勢力的阿Q精神。

在野政黨提不出有效的監督方法,卻又見不得執政黨做得好,遂用言論攻擊政務官,透過媒體宣洩負面情緒(acting out),從心理防衛機制來說,這是「扭曲、投射與嫉妒」綜合而成的心態,不宜解讀為仇恨。

事實上,陳時中部長協助帶領台灣,渡過武漢病毒肺炎疫情最嚴重的三年,卸任後應該頒給國家勳章;陳吉仲任內七年對台灣農業的貢獻,更應該要記載在教科書,讓後輩傳頌。民進黨培養了許多優秀的政務官,鞏固主權,帶領國家往前進,是值得信賴的政黨。

(作者是精神科專科醫師)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陳喬琪

陳喬琪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精神科教授; 日本國立岡山大學醫學博士;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