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昨出席國家人權博物館22024年世界人權日典禮指出,在民主道路上,轉型正義是至關重要的政策。(記者廖振輝攝)
〔記者董柏廷、蘇永耀/台北報導〕賴清德總統昨出席「二○二四年世界人權日典禮」時指出,在民主道路上,轉型正義是至關重要的政策。我們應該要勇敢面對過去黑暗的歷史,同時記取教訓,避免錯誤的歷史重演。政府會採取積極行動,勇於與社會溝通,並堅定守護台灣民主、自由、法治與人權的生活方式。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昨於景美紀念園區舉辦「二○二四年世界人權日典禮」,賴總統、文化部長李遠等人出席。總統表示,他剛結束出訪友邦馬紹爾群島、吐瓦魯及帛琉。台灣與三友邦都擁有南島語族文化,令人欽佩的是,面對極權主義的威脅,三個友邦都未曾改變堅持民主、自由、人權立場。
總統認為,民主自由得來不易,更容易失去,我們一定要團結合作、加倍呵護,共同守護民主、自由、人權。
他說,六年前他到這裡,以行政院長身分出席國家人權博物館掛牌,以及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的揭牌典禮;現在身為總統,他要強調,台灣人權立國,永遠不會改變;永遠堅持民主自由憲政體制,確保人權繼續深化;民主台灣要繼續向前行,絕對不會走回頭路。
總統提到,今年解嚴紀念日,他特別前往國家檔案局了解政治檔案開放應用情形,也期勉抱著促進轉型正義的心情,態度上要化被動為主動,徵集各項檔案,協助國家主人了解戒嚴時期歷史。
總統指出,因為台灣歷經三十八年的戒嚴統治,社會、經濟、法制、人權都受到極大傷害,影響當今社會,直到真正邁向民主,歷史真相才慢慢揭開,我們也一定要繼續發掘真相。面對過去不義的歷史,政府要以謙卑的態度面對,也要努力讓民眾瞭解威權統治的本質,讓台灣人團結,避免台灣再受到極權主義的侵略與迫害。
賴清德認為,歷史的錯誤,可以原諒,但不能遺忘。在座受難者和家屬們,每一位都是歷史的見證者,提醒我們歷史的錯誤,絕對不能再犯。除了要再次以最誠摯與緬懷的心,向所有為台灣人權理念,付出生命與青春歲月的前輩致上最深敬意;也會繼續努力,堅定守護台灣主權、民主、自由、法治與人權的生活方式。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