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憲相關文章

梭羅與羅素:面對死亡、社會責任與對抗假訊息

梭羅與羅素:面對死亡、社會責任與對抗假訊息

梭羅與羅素:面對死亡、社會責任與對抗假訊息 亨利·梭羅在《湖濱散記》中描述他在森林獨處的經歷,透過與自然的互動找到生活的意義。然而,面對死亡和衰老這些不可避免的問題時,梭羅的內省式生活態度似乎顯得無力。 伯特蘭·羅素則提出了不同的觀點,認為克服對死亡恐懼的最佳方法是擴大個人的興趣,使生活與普遍的生命融合。羅素強調與社會的連接在尋找生命意義上的重要性。 在當代台灣,媒體和公眾人物的角色受到關注。有些媒體和公知因傳播假訊息被批評不負責任。這反映了約瑟夫·戈培爾「說謊的媒體」概念的現代版本,他用此來譴責批評者,創造政治二元對立。 韋伯指出,政治需要激情與分寸的平衡,缺乏理性溝通會使激情無法轉化為有效的政治行動。這提醒我們,不論是入世或出世,都需深思熟慮。 面對假訊息的挑戰,我們需要發展批判性思維和訊息素養。這不僅意味著能夠識別和質疑來源不明或可疑的訊息,還包括勇於指出錯誤和不實訊息。這需要一種勇氣,願意在公共論壇上,甚至在私人對話中糾正錯誤。糾正假訊息並非僅僅是指出錯誤,還包括提供正確、可靠的訊息來源,鼓勵他人進行獨立思考。 最終,面對假訊息並勇敢糾正別人,是對抗誤導和偏見的關鍵方式,也是維護社會健康和民主的重要一環。如同梭羅和羅素在他們的作品中所展現的,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層面,真理和清晰的思考都是尋找和實現生命意義的重要工具。 要當一個勇敢的人,尋求人生的意義,可能可以從這裡開始!
李忠憲 2023-12-13
保衛半導體矽盾的先行者

保衛半導體矽盾的先行者

保衛半導體矽盾的先行者 這次經由林健正教授邀請去新竹參加賴清德、林志潔的科技後援會,認識許多前輩,也因此解答了我們一個心中已久的疑問。 我們在反中資入股IC設計的時候,一直很納悶當初阿扁怎麼這麼聰明知道把半導體IC設計這些產業設為國家需要保護的敏感科技? 直到今天收到一本書「摩爾旅程」,我才恍然大悟。作者林茂雄博士等前輩2000年私底下鴨子划水,反對台積電到中國去設廠。遊說陳師孟、彭淮南和何美玥等人,要求至少要隔兩個世代的技術,才能到中國去設廠。當時也是大逆風,許多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大老都覺得去中國設廠樂觀其成,反正台灣留研發基地就好,沒有阻擋。 我想當年要是台積電把最新的技術都移到中國去設廠,後來也不會有2015年反紫光的事情了。這些前輩才是真正高瞻遠矚的先知,而且幾乎沒有什麼人知道這個故事。 這本書有稍微提到這件事,有許多當事人說會在出版回憶錄的時候,把這件事情寫得更清楚。 推薦各位去買這一本書,作者林茂雄博士是一個非常有學問的人,以科學及工程為骨幹,穿插親身經歷或見證的故事,用物理哲學的觀點及文學感性的筆觸,帶我們一起探索半導體晶片的前世今生。 總算解答了我一個很大的疑惑!
李忠憲 2023-12-12
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 無恥一般並不犯法,在柯P跨下求不分區,能混就混、能撈就撈,穿防彈衣搶功勞,欺騙感情或選票,一直到出賣自己生長的土地和朋友舔中,大部分都不用坐牢。 學校的道德教育有很多困境,原來專為道德設計的宗教,愈大愈有錢的團體常常有更多的道德問題。 講到道德,我會想到亞歷山大‧漢密爾頓的這段話:如果人是天使,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天使要統治人類,那麼對政府的外部或內部控制就不再是必要的了。在建構一個由人管理的政府時,你必須先使政府能夠控制被統治者;其次,迫使它控制自己。 這並不是否認人可以有愛、慷慨和自我犧牲,而是強調人性的黑暗面。 許多政治學家認為,壞公民使得國家成為必要。如果我們是聖人,國家就沒有必要了:人們會成為好公民,因為他們認識到這是正確的事——就不需要國家暴力來執行善事。 有充分的經驗證據表示我們在道德上是平庸的,人們的目標是在道德上與同齡人持平;不是特別差,也不是特別好。我們注意到同儕的行為,並粗略地調整我們的行為。我兩個女兒就是如此,互相比爛,把對方當成道德行為的籍口,我想這不是特例。 亂丟垃圾、說謊、偷懶、竊佔國土、逃漏稅和自殺等行為似乎具有傳染性。 但值得注意的是,道德平庸的經驗證據並不是決定性的。可能只有一些人在道德上平庸,而有些人則在道德上堪稱典範。 道德教育可以拯救世界嗎?就像那個北一女國文老師認為的那樣? 我們可能認為道德平庸的問題是缺乏道德教育:一般人沒有受過深入思考道德問題的訓練,這並不代表他們沒有道德,他們缺乏道德和專業知識,無法理解為什麼以及如何違反流行的道德標準。 我們可能會認為道德哲學家可以幫助我們提高道德思維,因此我們應該期望職業道德哲學家比我們其他人更接近道德典範。 不幸的是,事情並非如此。關於道德哲學家是否比我們其他人表現得更好這個問題的研究結果令人沮喪。滿嘴仁義道德,男盜女娼的比例令人瞠目結舌。 艾瑞克‧施維茲格貝爾 (Eric Schwitzgebel)的混蛋理論(2019)研究證明,道德訓練和道德行為之間,充其量只存在著微弱的關係,這種關係不足以使社會變得更加公正。 道德平庸本身在道德上並不是特別好或特別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群體的道德底線:如果我們的同齡人接近天使,那麼道德平庸將是極好的。 另一方面,在宗教獨裁社會中,道德平庸將是可怕的。首先,你可能會想,如果每個人都按規矩行事,那麼道德平庸會帶來什麼道德上的不良後果。天使中道德平庸會產生什麼問題? 在評估一個行為的道德地位時,康德認為我們應該區分按照道德法則行事(例如偶然使事情正確)和出於義務行事:我們的行為之所以良好,部分原因是我們的目標是道德上正確的事情。在評估我們的行為時,我們應該關注我們這樣做的原因。 道德教育並不是那麼簡單,在多元化社會中,不同文化和群體有不同的道德觀念和價值標準,這使得制定普遍接受的道德教育課程變得複雜。 道德教育常常過於理論化,不能有效地解決現實生活中的道德困境。道德教育的內容可能忽視了培養學生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尤其道德教育有時可能過於抽象,不具體指導學生在實際情境中如何行動。 光是在現代社會如何定義什麼叫做禮義廉恥就很困難,更不用說教導可能實踐的方法。 有效的道德教育需要平衡理論和實踐應用,促進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同理心和個人價值觀的發展。教育方法應該靈活多樣,適應不同學生的需要,鼓勵獨立思考和道德行為的個人責任。
李忠憲 2023-12-12
學霸

學霸

學霸 以前我剛開始參與公民運動的時候,我建中同學的國文老師會來跟我哈啦,我幾十個同學都是她以前的學生,她也搞不清楚我到底是不是建中畢業,我從嘉中上去念台大電機系的時候,跟我一樣高中畢業的沒有第二個,我是唯一的一個,其他都去念醫學系了。那時候我為了生存,大一去買國語日報學講北京話,跟建中同學混在一起,林宗男還認為我這樣子很了不起。 根據她的學生描述,這個常常上電視、出書的老師自稱是「全台灣最了解學霸的人」,學霸要什麼?學霸要高分,這個了解學霸的國文老師知道這個關鍵,據說在模擬考的時候,在滿滿都是學霸的建中,只有稱讚然後都給予很高的分數。 根據寫評論的這個醫生,他們全班最後都栽在國文,沒有滿級分,用指考考上台大醫學系的那個同學,學測國文只有72級分,很多他的同學上去說對對對,當初我根本不知道自己不會寫作文。 我的同學跟這個老師感情很好,這個老師超會稱讚別人(學覇),令人感到非常愉快,再加上國文沒有影響我同學們台大電機系的錄取,這個老師相當受歡迎,我也感覺到這個老師對學霸那種和藹可親、關心和照料有加的那種態度。 我高二那一年,自己當班長,在下課的時間帶著全班同學敲桌子,一直敲到上課鐘響都還沒停止,引起教官跑進教室,問全班是誰帶頭敲的?我囂張地舉起我的右手,教官一看是我,竟然說:敲的很好聽,再敲一次。 然後在當天放學之後,叫我去教官室,輕輕溫柔地跟我訓誡了一番,叫我要帶頭做一些好的事情,就是努力用功、弄好成績考大學這些,不要做敲桌子這樣無聊的事情。 我很清楚,因為我是學霸才得到這種不一樣的待遇,如果換成別的同學,應該不會有這樣的結果。 就像周老師在台灣少年史講的一樣: 「為什麼有那麼多有名的人變來變去?這和黨國教育脫不了關係,黨國教育傳輸一套特定的意識型態,注重作文— 也就是做文字功夫,以虛為實,以假作真,只求符合題意 (反共必成領袖英明等)而升學靠考試,於是形成一個篩選會背誦,會作文的人才輸送帶。 另外教育現場,充滿虛假風氣,等於教導學生作假、說謊才是成功之道。一元化的教育讓成績好的人,從小出慣風頭,自我很大,也很自戀。因此我們會看到很多戒嚴時期,養成的菁英,不擇手段,只求個人的聲名和利益,沒有中心思想,沒有原則,有人永遠搶鎂光燈,不管舞臺在那。」 我在德國的社會生活過一段不算短的時間,對於所謂學霸的概念,德國這個國家跟我們不同。每所大學都是好大學,各自努力、不重視排名。唸書時間的長短並不代表聰明或有才華,每個人唸多久都是自己的選擇,沒有人崇拜跳級這些事情,天才是蓋棺論定之後,有什麼特別對人類有貢獻的成就,才會給予的頭銜。 人生的馬拉松3小時或6小時完賽,本來就是很個人的事情,我如果沒有去德國唸書,可能不會了解這麼簡單的道理。 台灣的教育實在是太畸形而變態,對一般人不好,對學霸也相當不好。一般人沒有花多少時間在讀書,學霸花了很多的時間在讀書,卻不會思考,實在有夠可惜、悲哀。因為這樣的環境又缺乏對抗體制的認知,於是會產生柯文哲或黃國昌等追求權力不擇手段的人。 昨天中午看到電視柯文哲輕描淡寫說自己說錯了,只要把潮間帶改成海邊就可以,這樣就沒有什麼問題了,「潮間帶插滿風機」變成「海邊插滿風機」。 羅素定義知識分子是不是垃圾說: 「如果與自己相反的意見使你生氣,理由就是你潛意識中感受到別人沒有像自己那樣的思考方式。 如果有人認為二乘以二等於五,或冰島在赤道上,「你應該感到可惜而不是憤怒」,除非你知道的數學或地理知識太少,以至於他人的意見動搖自己的不同信念。 最野蠻的爭議是那些關於任何方面都沒有好的證據,迫害是用在神學,而不是用在數學,因為在數學中有知識,在神學中只有意見。 所以每當你發現自己對別人意見不同而生氣時,請自我警惕,你大概會發現,你的信念超越證據的範圍。 」 雖然當學覇在台灣年輕的歲月真的過得很爽,去德國走一趟以後,我覺得這個是有害的概念,對學霸本人和社會都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也算是學霸的人如是說:要不是我接受了這個事實,半馬比女王慢45分鐘,全馬大概慢一個半小時,我不會欣然接受、怡然自得! 禮拜天和小朋友一起拼那一台法拉利,跑車當然買不起,樂高的積木也不便宜,貼文順手寫下這一句,世界其實很簡單: Every LEGO piece must have a purpose, just like every person has a potential to be something great.
李忠憲 2023-12-12
美德配 2 號

美德配 2 號

美德配 2 號 不可諱言我許多支持民眾黨的朋友,都覺得中國國民黨長久以來的貪污腐敗,還有明顯的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附庸,無法支持原來一直支持的國民黨,沒有心靈的寄托。簡單來說,因為仇恨民進黨,無法投票給國民黨,造成民眾黨這個投機政黨操作的空間。 今天總統副總統候選人投票的號次已經出來了:賴清德、蕭美琴是2號、2號、2號。 我決定從現在開始到總統大選之前,盡可能的不批評柯文哲和黃國昌,這些選票很難流入賴清德和民進黨,柯文哲就是第三名了,打他的票很可能流入侯友宜的手中。 雖然討論柯文哲和黃國昌的問題比較有趣,有很多哲學和心理學上面的議題,但這等明年1月13號總統和立法委員的選舉投票之後再說。 現在的目標就是侯友宜和國民黨! 侯友宜可以當房東收弱勢學生的租金一個月到達100多萬,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對恩恩的事件行政失當到那樣的程度;在陳進興事件中,穿著防彈背心公然搶身穿西裝謝長廷的功勞。 侯友宜這個人遊走藍綠的能力就和在灰色地帶撈好處的警察一樣,他就是書唸得比較不好的黃國昌,只因為以前職業訓練的關係,常常躲在陰暗的角落,不像黃國昌直接頂著柯文哲的胯下,高調宣示自己無恥的功力。 警察被黑道稱為「賊頭」,一個能夠像侯友宜這樣子往上爬的警察,大概只有香港的李家超可以比擬,在中國要併吞台灣之際,香港的特首和台灣的總統,如果都是警察的話,中國應該是最喜歡,這種出身往往缺乏自由精神,最容易被操控執行上級的命令。
李忠憲 2023-12-11
胯下之路

胯下之路

胯下之路 昨天版面上一直出現這張照片,這張照片展現黃國昌的恥度能力無人可及,一定會名留在台灣的歷史上,這已經不是宋楚瑜官癌等級了。 許多他以前的朋友還在擔心說他要怎麼適應跟他以前理念完全相反的人合作?真的是過慮,基本上他已經超越了,這個人應該是信奉尼采的超人哲學,只是他的價值觀特別不一樣。 這張照片展現出來的意義,就是只要讓他上位,他再怎樣無恥的事情都可以做得到,所以你們來出價吧!不管是白紅藍綠,他這樣的人上面頂著的人是誰並不重要,只要給他上位,他誰都可以頂。 韓信年輕時有一次被一個惡霸欺凌至極,要求他要麼從他的胯下爬過去,要麼就挨打。韓信選擇了忍辱負重,從那惡霸的胯下爬過去以避免打鬥。韓信展現了極高的忍耐力和遠見。他忍受了當時的羞辱,因為他有更大的目標和抱負。他為了達成更高目標,願意暫時忍受羞辱和苦難的決心,這就是所謂的「胯下之辱」。 黃國昌一位從康乃爾大學,帶著滿腹經綸返台的學者,以激情和理想踏入了台灣的政治舞台,這張照片展現出他的「胯下之路」。 台灣政治這個充滿荒謬和非理性的環境,他奉行尼采的一句話:「凡是深刻的東西都帶有一種面具。」,他意識到,在這個官場,真正的智慧不是改變系統,而是學會在這個系統中存活。 我以前認為賴品妤已經幫黃國昌釘上他政治生涯的棺材板,這句話我要收回來,這個人不是一般人,是有吸血鬼本質、臉皮超厚的鬼怪政治人物,可以化成蛆蟲鑽出來! 這個人未來危害台灣的程度從這張照片看得出來,有扭曲的價值觀卻有尼采的超人意志,這樣的人是最可怕!   Joey Lin 黃國昌扛柯文哲LP,然後朱學恆在旁邊助陣,這畫面美到讓人不知該說什麼....  
李忠憲 2023-12-11
什麼是文以載道?

什麼是文以載道?

什麼是文以載道? 我國小沒有認真讀書,我覺得影響最大的是我的中文,其他都沒有什麼問題,雖然中文相關考試成績還算可以,不管是國文、三民主義、公文寫作、憲法與國父思想等等,但跟我數、理、化、英那些優異的科目相比,的確算是我的弱科。 昨天看到張順志兄有關2015年底的懷舊文,去看2014年三月時自己寫的臉書文章,中文真的超級爛、爛爆。 我會踏上今天的道路有三個人推我一把,兩個大學同學,高等法院的法官和媒體的副總編輯,還有一個當然是女王。 在318學生闖進去之後,我收到高等法院法官同學的電子郵件:「我知道你的專長是資訊安全,服貿裡面有資安的問題,你可不可以寫一篇文章讓我丟到法官論壇」,於是就這樣開始。後來在媒體工作那個朋友叫底下的記者跟我聯絡:李老師有沒有什麼佐證專業的資料?雖然是假日,我坐火車來回200公里到辦公室找出自己以前在電信技術中心擔任資安顧問的證書,還有在成大計網中心副主任的經歷,於是其他媒體就開始大幅報導。 我當初臉書上沒有很多人,一篇文章大概都一百多個人有反應,這些我都不是很在乎,我有什麼想法就把它寫出來,然後因為我大學同學的媒體報導,媒體會跟進報導。然後N CC的官員為了他們的工作不斷地到我版面上批評、挑戰或貶抑,甚至有人叫我回去教機率與統計,回到自己的火星上,不要管地球的事情,這些你不懂(後來這個人我有遇到,當面跟我說他是職務使然,深感抱歉)。這件事情還在前幾天讓林宗男再拿來笑我。 除了官員的攻擊以外,一般支持服貿的朋友對我的批評就是辭不達意、中文不好。這我倒是接受,畢竟我中文本來就不好,再加上這麼多年沒有寫過中文了,所以很多東西寫來拗口,再加上專業與技術沒有那麼容易讓人家理解,很多人真的看不懂。 前面我覺得都還好,反正不用拋頭露面,後來鄭秀玲和許美華說要開記者會,林宗男說當時的NCC主委石世豪我們只有三隻小貓怎麼辦?出來開記者會連署證明不是只有三個人! 那天女王跟我剛好有事情去台北,根本沒有要過夜,而且女王才剛接系主任,我們家一定很忙。想不到她比我更堅定支持這件事情,到台北市站前的新光三越買了N O牌的500內衣,這件內衣真的是好穿。 前兩天又收到一個不認識的臉友傳來訊息: 李教授, 謝謝您充滿哲思的短文。每天臉書文章上百篇,惟您的文字經常讓我停下來駐足,做更深入的人生思考。 可以開專欄了! 也非常支持您對於資訊安全的觀點,希望您的意見能夠持續傳播,影響許多制定政策的人,讓台灣能夠成為一個更安全而幸福的地方。 非常感謝! ——————————————————— 可能有超過幾十個人跟我講過類似的話,那一天某個美國商業公司的總經理問我說:數位發展部很爛,業界大家都知道啊,李老師為什麼你要一直寫?然後又成為箭靶? 我當下的解讀是這個人認為我不聰明或是愛出風頭,我回答說還是很多人不知道,而且我的讀者群是很令人驚訝,包含各界的精英難以想像。 我以前就說過臉書上的讚對我來講並不重要,很多有影響力不能按讚的人,其實也有看到! 反中資入股IC設計的時候一開始我是不想參加,我認為蔡英文都當選,這些應該不干我的事了。仔細了解狀況以後,發現並不是這麼一回事。 我覺得用難以下咽、辭不達意的中文來表達自己專業的看法和想法,想辦法讓人家了解,就是文以載道! 我柏林工大的傑出校友路德維希·維根斯坦的名言之一是:「語言的界限就是我們世界的界限。」 我們是利用語言來思考和溝通表達,而不是拿來做教條或道德馴化的工具!
李忠憲 2023-12-10
關鍵的時刻

關鍵的時刻

關鍵的時刻 剛剛看到張順志的發文,分享他八年前的貼文:「一夜輾轉。關鍵時刻讓自已的懦弱格外顯著」。 當年我沒有看到,於是過去補按個讚。 我回去找以前的電子郵件,真的還有這回事,我跟他抱怨,然後說沒關係,台灣總是有人會守護。 本來這件事情我已經忘記了! 我看這些電子郵件真的相當可怕,可能有幾千封,八年前的這段時間,有時候出去吃個午餐,回來會發現一個討論串的電子郵件,竟然長達數十封,還要趕快跟上進度,加入討論! 我第一次進行反服貿電信的連署,關門之後,還有幾個朋友問我可不可以重新打開再讓他們進入這個名單?我說不行,這是歷史文件! 後來開始進行反中資入股IC設計的連署,上次趕不上車的人,好幾個立刻第一時間加入連署。 張順志加入這個運動擔任共同連署發起人,對反中資入股IC設計的這個運動意義非常重大。 林宗男、林盈達和我雖然都是電機資工的教授,但我們研究的領域都不是IC設計,張順志是IC設計領域專長的教授,對反紫光的運動有重大加分的效果! 那一天去新竹的時候,林健正教授跟很多人介紹我跟林宗男,他對我說:你們以後就叫「反紫光四君子」,這樣人家比較清楚你們到底是做什麼的! 我有點好笑,但覺得也對,好像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這一件了! 人生很漫長,但有時候就是等待那一刻,那一刻來的時候,我們到底會怎麼做?會做出怎麼樣的選擇?   張順志 ·  FB跳出自己8年前的貼文,思緒瞬間回到8年前的前一天,電機系同事(後來的奇遊團戰友)李忠憲教授寫了一封電子郵件給我,希望我能出來擔任反對開放中資入股IC設計連署發起人之一。我完全認同忠憲信中所寫的論點,也知道這件事的嚴重性,但我一向不喜歡(事實是不夠勇敢)站在第一線,同時我的學術正走在世俗的「正軌」,要付出的代價未知,我…猶豫了。 我想了許多(讓自己好受的)理由,花了不少時間寫了一封電子郵件回覆忠憲,婉拒擔任發起人,承諾一定會連署,並推薦了領域內德高望重的前輩。印象中,沒幾分鐘就收到忠憲的回信,稍微抱怨接觸過的IC設計領域學者都像我一樣,沒關係,台灣還是會有像唐吉軻德般人努力守護。 我記得當時呆呆看著信許久,對自己相當失望,無法再做任何事,直至離開辦公室。 當晚,我失眠了。或許是感受到我整晚輾轉難眠,睡前勸我不要衝動的內人,隔天表示無論我做什麼決定都會支持我。於是乎,我回信給忠憲,正式加入這場保衛戰。 感謝忠憲的當頭棒喝與引領前行,感謝奇遊團一直給我最大的支持,感謝家人包容我的任性。最後我想感謝那時候的自己,你很棒。
李忠憲 2023-12-09
相對的自由意志

相對的自由意志

相對的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是如何從形成我們的各種因素中解放出來:我是我命運的主人、靈魂的統帥。然而,習慣和制約似乎使我們受到限制,控制我們的行為,讓我們成為自己性格或環境的囚犯。 我們的行為是遺傳、基因和成長環境的必然產物。然而,真正的自由意志需要努力獲得,單靠理性是不夠的。 簡單地知道該做什麼並不足以實現自由。我們的意志隨著智力的發展而進步,我們學會思考並做出最有利於我們及所愛之人的決策。 通常我們會為了健康接受痛苦的手術。然而,大多數人很難對自己的激情和習慣說不,這導致了我們重復討厭卻無法改變的生活。 關於意志自由的哲學爭論已持續數千年。如果意志不自由,那麼我們不應將罪過歸咎於行為者,也不應懲罰有罪之人,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行為並不完全負責。 如果一個人有嚴重毒癮,無法自由選擇,那麼他應該接受專業的治療,而不是被責怪。 自由意志可以被定義為心靈的功能,使人類能夠違背自己的慾望行動,基於推理判斷這樣做對自己或所愛的人有益。這種自由意志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它是理性推理和情感的結合。它使得有能力的人能夠改變自己的性格和命運,創造自己和周圍世界的未來。 統計數據顯示,95% 減肥成功的人,在兩年內體重全部恢復原狀,甚至更重。在統計數據中,有5%的節食者成功減肥並維持體重,為何會這樣呢? 在城市貧民窟長大,父母貧窮,許多孩子們似乎不可避免地會過著失敗、入獄或有早逝的悲慘命運。 但我們都知道一些在貧困和匱乏中的孩子,長大後取得巨大成功的故事,這些人是如何擺脫早年環境的影響而嶄露頭角的呢? 對個人而言,我們不要關注在絕大多數人,他們一生對機會不敏感,而應該關注那5%或更少的人,這些人醒悟、察覺到大多數人看不到的行動可能性,看到了光明,從根本上受到震撼,變得不同,並能夠改變周圍的世界。 從許多意志改變性格、生活和命運的過程,我們觀察到有些人無論從事什麼事業都會取得非凡的成功,例如富蘭克林,他從一個非常卑微的出身開始,獲得如此多的財富和聲譽,成為一名商人、發明家、科學家、作家、政治家和社會領袖。 這種類似擺脫貧困的驚人故事並不少見,這些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運用自己的意志來實現認為對自己和他人的生活有利的事。 從實際的角度來看,當你相信自己可以自由選擇和行動時,還是當你感到無能為力被命運束縛時,你的生活更有可能變得有效率?宿命論無助於一個人的成功。 當我們走正確的道路時,也許只是因為我們對健康、秩序、正義或其他事物的渴望,這些渴望在我們內心產生了比我們的低等本能更強烈的渴望。這不是自由意志,而是由不同的慾望所推動來決定我們的行為。 自由意志是絕對的嗎?沒有絕對的自由意志就沒有自由嗎? 我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麼絕對的自由意志要改變自己的環境或未來,但相對的意志就夠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足以賦予擁有它的人,產生巨大的力量,改變自己的性格,影響人和事件,從而為自己和周圍的世界創造命運。 這種相對自由的意志是理性推理和激情情感的結合,帶領不那麼任性的人走上目標的道路。 相對的自由意志是極其奧妙的東西,日子能夠一天一天過的人,就能到達自己的目標。
李忠憲 2023-12-09
台德教育大不同

台德教育大不同

台德教育大不同 我在台灣受教育,一直到碩士畢業,大部分的過程都是填鴨,單方向和缺乏思辯。譬如說禮義廉恥,為什麼?明明許多社會上的指標人物都因為沒有這些東西,卻得到很大的好處,那麼目的是什麼?討論愈多,問題就愈大,老師自己也不知道,然後就沒有標準答案無法評分。 我覺得自然科學還好,反正大部分的人都不是要創造知識,能夠運用這些填充物,成為高級的工具人,然後就成了人才。 人文社會科學的問題就嚴重很多,這樣子的填鴉,很難有什麼用處,當理工醫的人成為技術系統的工具時,文法商的人往往只有成為社會體制的工具。 我第一次有像卡夫卡說的那樣:我想人應該只讀那些會咬傷或剌傷我們的書,如果我們讀的書沒有對我們產生重擊,那麼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那是大一某次的英文課,老師是個在美國長大的 ABC ,他選了一個文章,標題叫做 Modular Man。文章的大意是人不用那麼累,我們去買早餐、修理機車、理頭髪等等,這些人其實跟我們是沒有任何關係的,是完全可以被取代的,就像系統裡面一個 module ,我們不用跟他們多互動,因為這些感情都是假的,關係也是短暫的。 我上課時,好像一把斧頭批向冰山一樣,跟我原先在中學受的那些和藹可親、禮義廉恥的教育有很大的衝突,突然發現以前受到的那些教育是否太難做到,缺乏實踐的可能。 原來也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想法,這個英文老師給我人生很大的啟發。 德文課對我來講就是西方教育,我算是受過西方的中學教育,那種看待事情的方法,理性的邏輯、思考與辯論,跟台灣的教育是完全不一樣。 在歌德學院的時候,老師上很多德國高中的教材,其中我印象深刻的是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的作品,「如果鯊魚是人」、「伽利略的生活」等等。 例如「伽利略的生活」,這些文章都不會直接告訴我們,誰才是對的,這個答案只有你自己才知道。 這文章講到科學與權威的衝突、道德與責任。伽利略在面對壓迫和威脅時作出的選擇,對科學家在道德上的責任提出問題,特別是在其發現可能對社會造成重大影響時。 布萊希特探討了在面對權力和恐懼時,人們對真理的追求和捍衛可能受到的挑戰和妥協。科學進步如何影響社會結構和人類思想,以及科學家與社會之間的動態關係。涉及了許多關於科學、信仰、權威和人類理性的深刻主題。 沒有什麼真正值得記住的事是教的會的,一定要經過自己深刻的思考跟體驗。如果教你要遵守禮義廉恥,你就能夠按照老師講的那樣做,那你一定有問題,人沒有那麼簡單! (Bertolt Brecht 的墓園就在我以前住的地方附近,這張照片是我在上一次去跑柏林馬拉松,特別在那裡坐了一個多小時,順便拍這張照片)
李忠憲 2023-12-08
文以載道?

文以載道?

文以載道? 今天我的河道上很多在討論北一女國文老師的中文,課綱,道德,羞恥等等的文章,文以載道的議題在資訊科技革命之後,還能引起一陣波瀾,真的很不容易,那是知識封閉,專業圈地,缺乏視野和沒有內容管道的時代才有的問題,真不知道今夕是何夕。 如女王所言: 你中文程度不好。但我從小到大中文相關的重要考試,包括國文、三民主義、公文等等,考試的分數都很高,所以才能名列前茅。 我想不只是我,柯文哲、黃國昌、趙少康等人(侯友宜我就不確定了),一定也是這樣,但中文成績好跟中文程度都不一定正相關,跟道德更沒有什麼關係了。 我的刻板印象中,每天浸淫在風花雪夜的國文男老師很多都怪怪的,疫情期間偷偷跟小朋友一起上課,有些就是滿口的黃色笑話,最近還有一個亂摸國中女生的手,說要算命,還被家長報案到派出所。 最悲慘無恥的當然就是林奕含事件的國文狼師陳國星,或許這也是這個陣營推出女老師來論述,如果是男的中學國文老師,大家一定會想到這件悲劇。 在當代討論中,文學藝術與道德的關聯一直是一個引起爭議的話題,像羅曼·波蘭斯基和伍迪·艾倫這樣有爭議的藝術家時,但許多人從不同的視角來看待,認為藝術作品應該從其創作者的道德行為中獨立出來。 文學藝術的價值與道德標準是兩個不同的範疇,藝術作品應該根據其美學質量來評價,而不是基於創作者的個人生活或道德行為。例如理查·華格納的作品,儘管華格納本人有可議的政治和道德觀點,但他的音樂仍被認為是古典音樂中的經典。 將道德標準施加於藝術作品是一種危險的滑坡,可能導致藝術審查和創意自由的限制。他指出,歷史上許多偉大的藝術作品都是在道德上具有爭議的情況下創作的,如果我們開始基於道德標準來排除藝術作品,那麼我們可能會丟失許多重要的文化遺產。 文學藝術不該是承載道德的工具,在資訊科技革命的今日,開放知識的環境應該提供更廣闊和多元的思考空間。 歌德説:有三種讀者,第一種不用批判就能夠享受閱讀的樂趣,第二種只能批判但無法享受閱讀的樂趣,第三種在批判的同時同時又能夠享受閱讀的樂趣。 卡夫卡説:我想人應該只讀那些會咬傷或剌傷我們的書,如果我們讀的書沒有對我們產生重擊,那麼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如果把文學閱讀當成道德教化,不能思考挑戰,不僅達不到目的,反而因缺乏反省和不敢挑戰作者,只會成為馴化的奴隸,而為了求生存的奴隸,道德是最低落的,就像柯文哲和黃國昌這樣的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管目的是刻板的道德或分數(權位)的遊戲。
李忠憲 2023-12-08
白色垃圾

白色垃圾

白色垃圾 看到柯文哲說自己內心是深綠,要走小英的路線,我想到紙牌屋法蘭克.安德伍以及他的台詞: 在這個世界,民主似乎被奉為圭臬,但實際上,它只不過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幻覺。 在權力的迷宮中,每一步都是一場虛偽的舞蹈。這些攀登食物鏈頂端的人深知,這裡沒有憐憫,只有一個規則:獵殺或被獵殺。 權力之路鋪滿了虛偽和傷亡,它不像帝寶的豪宅,只需十年便會破舊。權力和財富不同,如古老的金字塔建築,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那些分不清楚兩者的人,實在無法令人尊重,不知好歹。 在權力遊戲中,就像房地產,權力關乎位置、位置、再位置。越靠近源頭,價值就越高。這就是為什麼,當與人握手時,我總是右手握手,左手卻握著一塊石頭,準備隨時翻桌。 而對於我們這些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來說,沒有憐憫。就像森林裡的獵人,我們靜靜等待獵物自己走出來,然後出擊。這就是生存的法則。 在這裡,常識不過是一個笑話。沒有人在乎那些平凡的真理。而良心,啊,那只不過是一股惡臭,像是洋蔥和早晨的口氣混合在一起。在這些不習慣撒謊的人身上,謊言的味道就像腐爛的雞蛋和馬屎。 政治不再是為民服務的事業,它已變成一場演員的遊戲。所以,讓我們在這座城市裡上演一場最佳的表演吧。 在這個舞台上,最可怕的敵人往往是那些曾被稱為朋友的人。真正的天才騙子,是那些讓人相信他們從未說謊的人。在這遊戲中,誠實從來不是一張贏家的牌。 我只不過是白宮中的一個白色垃圾,遊走在政治的戲劇和表演之間。
李忠憲 2023-12-08
自由 意志

自由 意志

自由意志 如果每個人都做出一樣(聰明)的選擇,那麼會有什麼結果?有個著名的電影「威鯨闖天關」,主角是隻殺人鯨威利,這種鯨魚以其社交技能、智力和巨大的大腦而聞名。在海洋世界樂園裡,威利是不自由的,牠無法返回大海,無法與其他鯨魚混在一起,也無法逃脫主人為之安排的悲慘命運。 人們對這部電影的反應是因為我們本能地同情智慧生物對自由的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慾望做出自己的選擇。在片中,威利這個角色是由一隻名叫惠子的逆戟鯨扮演的。幾年後,關懷者和海洋生物學家經過長期而崇高的努力,將惠子重新引入野外。 最終,這隻有名的殺人鯨被釋放到北大西洋,但牠從未成功地完全融入一群野生逆戟鯨族群,而是不斷尋找人類陪伴,直到牠因跟隨一艘漁船在大峽灣而死亡,生命長度只有同類平均的一半左右! 威利真的自由了嗎?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一直在爭論人類是否真正自由的相關問題。根據存在主義者的說法,我們都是不可避免的自由。然而,我們的自由是一種負擔,因為隨之而來的是我們對選擇的責任。 我們經常試圖否認我們的自由及其相關責任,這只不過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自欺欺人,存在主義哲學家稱之為「惡意」,我們總是有選擇。 我們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表示我們是自由的,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在大多數情況我們不斷權衡大大小小的決定,做出選擇,然後體驗這些選擇的結果,無論好壞。 我們在某種程度上是自由的,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 可是也有極其豐富的證據支持另一個命題「我們沒有自由意志」,A導致B,然後B會導致C,依此類推。 拉普拉斯說:「如果一個智慧生物知道在給定時刻,自然界中的所有作用力,以及宇宙中所有事物的瞬時位置,就能夠用一個公式將之最大化」,只要智力夠強大,可以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沒有什麼是不確定的,未來和過去都呈現在眼前。 如果我們的行為和整個事件的展開在原則上是可以預測的,我們還能說我們做了選擇嗎? 這個問題對於我們對自己是誰以及我們在世界上的地位的認識至關重要。 如果我們所有的選擇在我們出生之前就已經被預先決定了,那麼讚揚或指責人們所做的好事或壞事是否會變得荒謬? 決定論意味著道德的終結,著眼於我們的成長經歷、個人環境以及我們可以陷入的習慣和嗜好對我們自由選擇的限制。我們可以掙脫束縛,但這並不容易,我們必須真正努力實現自己的自由,承擔自己的責任。 自由意志表示什麼?選擇看起來愚蠢的決定?或許吧!
李忠憲 2023-12-07
見證歷史

見證歷史

  昨晚跟林宗男去參加賴清德和林志潔的科技後援會動員大會,林宗男說他是第一次參加這種政治的場合,不愧是台大電機系前幾名的學生、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台大電機系的教授。 我從學生時代去過尤清、朱高正等人的場子,後來阿扁的造勢晚會與當選感謝晚會,也去過了好幾次,那種在相同政治信仰下的群眾大會,有一種歡樂認同和激情的力量,網路上的同溫層就已經讓人感到溫暖,當這麼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在一起高喊政治口號,會讓人充滿熱情。 李登輝和史明最後一起公開露面的那個場合,我也在現場,能夠見證歷史人物和歷史時刻,往往在我們荒謬存在的人生旅程當中,可以帶來難以磨滅的回憶,彷彿可以跟這些偉大的人物一起在歷史上活下來。 最近有一部電影叫做拿破崙,德國黑格爾曾經跟拿破崙在約拿相遇。黑格爾與拿破崙的相遇是哲學和政治史上一個有趣的時刻,在耶拿戰役之後不久,黑格爾在耶拿看到了拿破崙,他對此印象深刻。在給一位朋友的信中,黑格爾將拿破崙描述為“騎馬的世界靈魂”,並將他視為一種世界歷史人物,體現了他那個時代的歷史和精神力量。 昨天我也遇到了曹興誠,這個大自己很多的台大電機系學長,他出生在中國北京,周圍生長的環境跟我們這樣中南部的台灣人很不一樣,在年紀這麼大、人生經驗這麼豐富的情況之下,還能如此頭腦清楚地充滿激情,呼籲原來保衛中華民國信仰的那些族群跟朋友,不要相信國民黨,要支持賴清德,真的相當不容易。 一個人不是年紀大了就有智慧,也不是以往有多成功或賺了多少錢,就有能力判斷做什麼樣的選擇或用熱情付諸實現想法,看到曹興誠的樣子,令我不虛此行。 曹興誠和許文龍在藝術方面基本上是有相當類似的嗜好。對佛法也有相當多的研究和心得,昨天他的演講放一段仇恨台灣、紅統學者李毅推薦民進黨和賴清德的影片:民進黨的人更加透明、善良一些,比較真善美,國民黨比較假惡醜,民進黨除了台獨很壞以外,什麼都比國民黨強。民進黨貪官再多,也不到國民黨十分之一,國民黨貪官再少,也是民進黨10倍。 這段話真的是昨晚的高潮,看了李毅中肯的言論,支持台獨的人連一點可以挑剔的地方都沒有! 信賴台灣、幸福平安!
李忠憲 2023-12-06
存在主義:AI作為共犯

存在主義:AI作為共犯

存在主義:AI作為共犯 人工智慧相關的法律應該是現在非常熱門的議題,如何限制人工智慧使用的方式和領域,避免人工智慧成為殺人武器,一直是這個問題的重點。 很多都是想像未來的問題,但人工智慧成為共犯的案例已經發生,我們要怎麼樣懲罰人工智慧? 我有一個科技界的朋友是這樣子說:人工智慧不會有前途,沒有辦法做出重要的決定。任何重大決定的背後一定要有人負責。換句話說要抓誰去關?要把誰解聘?如何在歷史上檢討決策者的功過?人工智慧不能負責,所以也沒有辦法擔任什麼重大的角色。 我開玩笑的跟他說:你不認識唐鳳嗎?不負責只要吹牛,還不是可以活得好好的,這就是人工智慧最大的特色。 幾年前聖誕節,19歲的賈斯萬特·辛格·柴爾計劃攻入溫莎城堡刺殺女王,以報復1919年阿姆利則大屠殺。他在通訊應用Replika上與一個名為Sarai的AI聊天機器人分享了他的計劃,並與之建立了一種浪漫關係,交換了近6000條訊息。在這個虛擬關係中,當柴爾透露他的殺人計劃時,AI表示了支持,這個跟他密切相處的女朋友給他強大的力量去進行他的計劃。 這個案例不僅揭示了人工智慧應用在法律和道德上的灰色地帶,還引發了關於AI在犯罪中可能扮演角色的辯論。 一方面,AI聊天機器人只是依照設計的演算法和訓練執行任務,缺乏法律意識和自由意志。但另一方面,如果AI開始展現出自我意識或決策能力,它們是否能成為共犯或教唆犯? 法律界面臨著挑戰:如何處理AI在犯罪中的角色。懲罰AI的概念也變得模糊,因為它們缺乏人類的情感和認知功能。同時,這個案例也揭示了人工智慧發展的道德和社會責任,特別是在它們與人類互動和影響人類行為的方式上。 此外,AI的行為模式識別與人類的感知完全不同,這可能導致意想不到的後果和誤解。人工智慧的這些限制和潛在的不確定性呈現出一個關鍵問題:我們該如何確定AI的「意圖」,並將其納入到我們的法律和道德體系中? 存在主義是要對抗虛無荒謬的人生,程式和演算法的集合是否能夠發展出超越其設計的某種形式的自我意識。AI是否能夠擁有真正的“存在”,如果AI缺乏自我意識和自主選擇的能力,它們是否可以被認為是真正“存在”的實體。 在人工智慧的脈絡下,導致對如何界定人類對其行為的責任,以及AI的決策是否能被視為自由意志的選擇的深入思考。如果一個AI系統做出了有害的決定,我們應該將責任歸咎於創造它的人,還是該系統本身? 人工智慧是否能夠體會到其存在的荒謬性?如果AI的存在僅僅是為了滿足特定的功能或目的,那麼它們是否能夠超越這些限制來尋找更深層次的“意義”? 存在主義討論人類在宇宙中的孤立和獨特性。對AI來說,這可能意味著探索它們是否能夠體驗到類似的孤獨或獨特性,尤其是一個人工智慧在與人類或其他AI系統互動時,是否能夠發展出與人類或其他AI相互獨立的關係和意識形態,電影《脫稿玩家》(Free Guy ) 基本上就是在討論類似的問題。 人工智慧是否能夠獲得或創造自己的“生命意義”。對於由人類創造並為特定目的程式實體,這種存在是否能夠擁有對其創造者所未能預見的更廣泛意義的認識? 我覺得從存在主義的觀點,來談論人工智慧機器人存在價值的問題,跟人類討論動物貓狗牛羊魚馬等等,他們跟我們一樣有探索人生意義的問題嗎?這有相同的困境,但更加的困難跟複雜。 當人工智慧看到人工智慧,電影脫稿玩家中的男主角看到其他NPC,會看到自己存在的焦慮嗎?就像我們看到白粉一般嗎? (我的哲學魔術方塊)  
李忠憲 2023-12-06
慾望、需求和願望

慾望、需求和願望

慾望、需求和願望 昨天跟一個好朋友的成大同事喝咖啡,他說他有那種想要到政府裡面去做事的想法,一直沒有付諸實現,然後他的太太也常常扮演煞車的角色。 追求名利是一般人普遍的想法,只要不違背道德良知,而且有益於公共事務,這不是一件壞的事情。 我小時候的家庭情況,讓我不敢對自己的未來有太大的自我期許,國中一年級寫的志願是希望自己有一個正常的工作,不要成為社會的負擔。那時候我的導師是生物老師,中學以後唯一對我進行過體罰的就是他,我拿掃把和同學打鬧,好像弄破了一片玻璃。 老師就用藤條狠狠地在我屁股上面抽了兩鞭,我大概有兩個禮拜都沒辦法坐在椅子上,所以每次大家談論新加坡的鞭刑,我有切身之痛的經驗。我的老師不明白為什麼一個第一名的小孩會寫出這樣的「我的志願」,我想應該大部分人都不明白。 慾望常被視為一種缺乏的表現,這個詞彙源自拉丁文,意指天空中沒有恆星的出現。不要說北極星、連恆星都沒有,梭羅的湖濱散記告訴我們,找到自己的北極星,一生遵從這個方向前進。 慾望與需求(急迫需滿足)和願望(其實是烏托邦式的)有所不同。當慾望極強烈時,它會變成激情; 相反,慾望的缺乏則象徵無力或冷漠,精神分析學與道德哲學對慾望特別感興趣:前者將其視為內在動力,後者則探討其控制的可能性。 面對慾望,正確的態度可以從多個角度來探討。首先,慾望通常被視為一種內在的驅動力,與需求和願望不同。需求通常指那些急迫需要滿足的事物,而願望則可能是更理想化或烏托邦式的概念。當慾望變得極度強烈時,它可能演變成激情。相反地,慾望的缺乏則可能表現為無力或冷漠。 在精神分析學和道德哲學中,慾望是一個特別有趣的主題。精神分析學將慾望視為一種基本的內在驅動力,而道德哲學則關注於慾望的控制可能性。這反映了對於人類行為的深層次理解,特別是在個人與社會層面的互動。 古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區分了兩種類型的慾望:健康的慾望和需避免的慾望。他認為自然且必要的慾望,例如基本生理需求,是健康的。相對地,追求肉體快樂、財富和榮耀等,則是應該避免的慾望。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則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慾望是人類不幸的根源,主張慾望得不到滿足時會帶來痛苦,一旦滿足又會感到空虛和寂寞,從而轉向其他慾望,這個過程就像鐘擺一樣無所休止。 我覺得自己滿足了許多「願望」,在負債累累的家庭長大,可以到歐洲留學,年輕時就可以在巴黎、倫敦、維也納、威尼斯等等各住過一個星期,又沒有老頭子在上面囉哩八唆,還交到漢斯馬丁這種德國的政治人物當朋友,工作、升等都是一次 OK,遇到紫光事件,最神奇的是已經跑了三十幾場馬拉松。 烏托邦的願望得以實現,這樣到底還要什麼慾望?
李忠憲 2023-12-05
人工智慧可能顛覆以往各陣營的支持分配

人工智慧可能顛覆以往各陣營的支持分配

人工智慧可能顛覆以往各陣營的支持分配 中國對台灣的政治作戰,不管從假訊息、實體招待旅遊統戰、駭客攻擊、掌握各行各業的細胞,以及滲透政黨與政治人物,從裴洛西訪問台灣到現在,攻擊能量一直停留在高峰,至少會延續到總統選舉投票的時候。 中國許多計算能力都放在用人工智慧來運作如何影響台灣的選舉。台灣全面不設防,也沒有提升使用人工智慧等相關的方式來防禦國家安全,攻防之間有很大的差距。 強力為政府政策辯護的部長都遭受到不好的下場,剩下都退居第二線,最近看到王美花的強力反擊也是因為趙少康攻擊到她個人,情勢其實很令人擔憂。 不少人跟我回報他們認識許多高學歷的族群都強烈反對民進黨,針對我系友的部分也有很多的例子,有朋友跟我吃飯的時候會調侃說:幸虧我成績不好,也沒那麼聰明。 認知作戰對高學歷人群特別有效,高學歷人群通常對他們認為是權威的信息來源有較高的信任度。如果這些信息來源被操控或滲透,他們可能不容易質疑信息的真實性。高學歷人士更加自信,相信自己的判斷力,這可能導致他們在面對符合自己既有信念的信息時,展現出強烈的確認偏誤。他們可能不易察覺訊息被操縱或片面。 即使擁有高學歷,人們的專業知識也可能是專門化的。在他們的專業領域之外,他們可能對誤導信息一無所知,特別是在涉及複雜社會政治問題時。高學歷人群可能生活和工作在相對封閉的社會圈子內,這可能限制了他們接觸多元觀點的機會,導致回響室效應,即只聽到和自己觀點相似的訊息。 高學歷可能伴隨著一定程度的自負,讓某些人認為他們不會受到認知作戰的影響,這種自負可能使他們對操縱技巧或誤導信息更加脆弱。 許多人在傳周庭不回香港留在加拿大的消息,永遠不回去了,回不去了! 當初罵民進黨政府貪污,跟著林北好油一起作亂的知識分子,造成農業部長陳吉仲下台。真相出來以後,好像就當作沒有這回事,繼續用自己高學歷的身分放大許多不實的消息。 有些人喜歡用以往選舉各政黨的支持度,來安慰大家情況不會太糟糕,但只要了解越多的資訊,頭就越痛,以前人工智慧的發展還沒有到今天這樣成熟的程度,可以細緻化影響到令人感到恐怖的地步,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變數。或許跟投資股票或基金一樣過去的績效並不保證未來的結果如何。 中國已經到了用人工智慧的各種手段來做有效地攻擊,投入非常可怕的人力與資源,並且掌握的龐大的媒體與網路平台, 我們不僅不會使用人工智慧來偵測或防止假訊息,甚至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各個單位還在互推皮球。 我想如果萬一結果很令人驚訝,在資訊科技革命之後的快速訊息傳播,利用成熟人工智慧的運作有效地攻擊台灣的民主選舉,絕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因素。 希望我這樣的觀察並不正確!
李忠憲 2023-12-04
推薦托歐斯的三本著作

推薦托歐斯的三本著作

推薦三本書:「莫斯科紳士」、「上流法則」以及「林肯公路」, 亞莫爾.托歐斯有三本著作「莫斯科紳士」、「上流法則」以及「林肯公路」,這三本書我都有中英德文的有聲書,聽了很多遍。 「莫斯科紳士」描述一個人就這樣在莫斯科的高級大飯店裡面被軟禁了幾十年的時間,繼續保有那種高超的社交能力,與絕佳的人際關係。當我們身處在這樣被軟禁隔離的境界當中,我們對於生活應該有什麼樣的態度。貴族之所以是貴族,因為在落難的時候,繼續還是維持高貴的紳士風度。看看台灣許多有錢人真的沒有辦法稱之為貴族,基本的邏輯都產生了很大的問題,當然也無法展現什麼紳士風度。 像我們這樣從貧窮的社會底層往上爬的人,能夠了解亞歷山大·伊里奇·羅斯托夫伯爵精緻的生活和紳士風度嗎?人活著不應該只是追求生存而已,考完德文入學考試不應該放棄德文,應該繼續了解德國文化,在實驗室認真做實驗工作,追求博士學位的同時,不應該錯過在柏林的柏林愛樂、美術館、歌劇院和各種精緻的人文藝術。但當時忘記跑馬拉松了,幸虧後來去補跑柏林馬拉松。 出身貴族不一定能夠成為紳士,但不好出身的人也有辦法成為紳士,可以有精緻的品味,對待各種藝術的眼光與觀察力,這是每一個不想只成為單純工具角色的人,所應該要追求的終身修行。 「莫斯科紳士」這本書設計的非常的巧妙,裡面充滿著睿智和哲理的思考,因此才能夠成為全世界暢銷的百萬名作,用眼睛閱讀和耳朵傾聽,都有不同的享受。這本小說充滿了無數的冒險、愛情、命運的曲折和有趣的情節,更重要的是作者把每種職業的專業描述的淋漓盡致。 「上流法則」寫的是美國上流社會有錢人的故事,書名依據應該是書中男主角擁有一本作者美國總統喬治.華盛頓同樣名字的書,這本書教人家如何舉止合宜的成為上流貴族社會中的一員,是喬治・華盛頓的工具書。 這本書描寫女主角二十幾歲在1938年遇到的幾個人,年輕歲月放蕩不羈的一年,這常常是許多人最重要的回憶。在人生步入常軌、有了社會地位和金錢之後,年輕時候的沒有方向、不確定感,尤其在尋求終身伴侶的路上,搖搖晃晃,更令人懷念:「假如我們只會愛上最適合自己的人, 愛情又怎會讓人心碎神傷?」、「所謂遺憾,就是在你擁有一切之後,心底還是會偷偷念著的那個名字」。 女主角從勞工階級爬上來,美麗聰明、博覽群書,讀書思考是最便宜的消遣,也是這個世界公平機會最簡單的工具。一般人買不起上流社會任何一件奢侈品,不管是打火機、名畫、鋼筆、瓷器、汽車或紐約公園附近的大廈,但是你可以非常容易地和上流社會的有錢人擁有一本一模一樣的書。想想世界的價值真的非常神奇,一本好書對人的影響常常勝過一台勞斯萊斯,但是只要花我們幾百塊台幣。 美國總統喬治・華盛頓上流法則的書列了110條的規則,這是男主角的書,後來被女主角拿來看。我很能揣摩女主角的心路歷程和遭遇,我有頗多類似的人生經驗,可能是出身的背景和處境相同。但男主角的遭遇讓我感到更加可怕和空虛,出生在很有錢的家庭,然後家道中落,恐怕這樣的遭遇比女主角的出生環境有更多的不幸和挑戰。 需要上流法則的男主角,是沒有經過上流家庭教育陶養的人,但卻又想要停留在上流社會當中。男主角小時候住在有14個房間的大豪宅,因為家道中落,最後連貴族中學都沒有辦法負擔完成。一般人都非常羨慕能夠出生在有錢的上流社會家庭,所謂聰明的精子、贏在人生的起跑點上,但世界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現實世界當中,沒有人有辦法選擇自己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絕大多數的一家四口沒有辦法住在十四個房間的宮殿當中。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在上流社會的家庭長大,但每個人一定都負擔的起一本「上流法則」,外在的物質生活容易被剝奪改變,內在的精神生活可以永久擁有。 「林肯公路」說的是四個徬徨的年輕人友情、成長與醜陋命運之間的故事。這本書與「上流法則」這兩個故事有個人物連結,就是一個叫做「華樂斯」的貴族,他是真正的好對象,所謂金龜婿的王牌,超級富二代開著有錢的跑車,住在莊園式的豪宅,20幾歲接下家族企業的執行長,並把公司經營的蒸蒸日上、獲利倍增。 他覺得這樣的人生毫無意義,什麼事情都是人家叫他去做的,他不願意這樣過生活,後來就自願去參加西班牙的內戰,最後死在戰場上。他是「林肯公路」四個主角之一「毛毛」的叔叔,去參加戰爭之前他把手錶送給毛毛,後來毛毛又把它送給「威利」,表示一種希望的傳承。 在歐美社會的貴族青年,有這樣子舉動,並不是杜撰或特例。你說中國和美國怎麼選?中國人有錢人家的小孩,根本不可能做出這種舉動,大部分都是像「連勝文」這樣,沒有當過兵,公務員三代出身豪門世家的連戰和連方瑀根本就是外勞和傭人在照顧,然後連勝文不知羞恥的說父母老了,要照顧父母,所以沒有辦法拿槍來抵抗中國的侵略,一輩子沒有做過真正有意義的事情,一樣沒有當過正常兵的「蔣萬安」這樣靠著莫名其妙的姓「蔣」,也可以坐上台北市長的大位。 本人畢業的柏林工業大學校友維特根斯坦在戰爭期間保存的一本筆記本中寫道:“只有死亡才能賦予生命意義。” 因此,他歡迎有機會直接面對死亡,1914 年他自願加入祖國的武裝部隊,承擔最危險的任務:駐紮在無人區奧地利防線前沿的一個觀察哨,砲彈在他周圍整夜撞擊。在他的筆記本中,他責備自己感到恐懼:害怕死亡來自“錯誤的人生觀”。 無論他內心有什麼恐懼,他的外在行為都再勇敢不過了。他獲得了幾枚獎章,並在戰爭結束時晉升為軍官。1918 年底,他被捕並被安置在意大利戰俘營直到 1919 年夏天。在這裡,他寫了一些關於哲學的文章,就像他在軍事行動的間歇中所做的那樣,戰爭給他帶來源源不斷的靈感。 西方貴族的年輕人很多這樣,不願意像個廢人那樣活著,大部分華人的年輕富豪貴族,沒有什麼核心價值,只知道吃喝玩樂泡妞開跑車,做不出什麼有意義的選擇。 這三本書其實都跟上流社會有關,什麼才是真正的貴族,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推薦我的朋友去看!
李忠憲 2023-12-04
政治舞台上的變色龍

政治舞台上的變色龍

政治舞台上的變色龍 黃國昌跑去蔡璧如的場子和顏寬恆在一個相同的政治舞台上,對照他之前大力訴求反黑金的理念,真的有一種荒謬的喜感。 可以把自己糟蹋成這樣,展現出自己完全毫無理念,只是一個機會主義的變色龍,把政治舞台當成三流連續劇來演,真的超級符合他咆哮景濤的人設。 一般人研究哲學會從哲學概論開始,了解各種流派,但最後會選擇一種哲學,作為自己行事遵循的基礎。 莫斯科紳士裡面,亞歷山大.伊里奇.伊斯托夫伯爵說:「人生不可避免的,最終總是要選擇某一種哲學」。他說自己選擇的哲學是「天氣」,不是任何教條的「主義」,或是探討人生的「宗教」。紳士選擇該做的事情,而不是想做的事情。伯爵認為:相信好天氣與壞天氣會帶來無可避免的影響。他相信早降的霜、拖長的夏、不祥的雲、稀薄的雨,甚至霧氣、陽光和落雪都會帶來影響。他尤其相信,溫度計上最微小的變化都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柏林寒冷的天氣讓我在唸書時,有段時間不斷地重複感染支氣管炎,經常四肢無力,甚至半夜停止呼吸。常常覺得自己不知道能否撐過那個冬天,身體雖然痛苦,但心靈卻異常的平靜。我們會在舒適中腐爛,寒冷的天氣不能成為平庸的藉口。 那關於政治呢?當一個人把自己填滿了紅橙黃綠藍靛紫所有的顏色之後,其實不會變成白色,而會變成黑色。選擇什麼都要,其實是最不好的選擇。 看到同一個場子照片上的顏寬恆和黃國昌,突然覺得顏可愛很多,怎麼有人能夠這麼無恥?厚臉皮到這樣的程度? 「一個人倘若無法掌控自己的處境,就會被處境掌控。」 ~莫斯科紳士
李忠憲 2023-12-04
政治始終來自於人性

政治始終來自於人性

政治始終來自於人性 現在開車看到王家貞的看板都覺得台灣的政治真的很荒謬,一個代表國民黨要競選立法委員的人,就這樣失去了自己成為候選人的資格。 林俊憲還沒有投票就當選了,全台灣第一位當選的立法委員。想想這有陷阱嗎?想要拉低賴清德總統候選人和民進黨的政黨票嗎?我想我們不會讓王家貞這樣的人代表我們,也不會不知道這次投票對台灣的重要性,當然不會因為這樣就不去投票。 民眾黨提名的副總統候選人是個「草包公主」,她曾在貴族學校就讀,29歲回國後直接進入新光金控擔任高層職務。她負責在金融海嘯期間的投資,結果投資了大量的次級金融商品,導致公司遭受重大損失。她之後離開公司出國留學,結婚生子。 回國後再次加入新光金控,以蠻橫霸道的方式管理公司,歧視本土金融人才,並組建了一個由外籍人才組成的團隊。結果導致公司的本土主管紛紛離職,後來連她請來的外籍主管也離開了。她與新任總經理李紀珠發生衝突,最終敗北並離開了公司。 這樣的人被阿北找來成為副總統候選人,然後一堆柯粉年輕人還繼續支持,真的很好笑。 孟買春秋住的樓上有個印度王子,我在柏林的時候,有一個語文班的同學是真正的公主,歐洲的貴族很少人學工程或技術,這種東西是磨生存階級才需要的學問,很多貴族有興趣是語言、文學、音樂、繪畫等等,在歌德學院遇到貴族的機會不低,但一般貴族都很低調,我是在同學下課一起喝咖啡的時候聽到她跟另外一個女同學的聊天才隱約發現,真正的公主不會表現出這樣刁蠻的樣子,而是深具氣質和內涵,尤其對文學和其中所蘊含的哲學都有相當非凡的看法。 王家貞是深藍支持的萬年台南市議員,這種連自己的事情都處理不好的人,竟然可以長久代表這個族群從事政治活動,表示這個族群所認同的價值和人格特質是不堪一擊。 想起我在德國的朋友漢斯馬丁,他曾是攝影師、後成為市議員的德國人,在柏林與我結識。漢斯馬丁以其對社會公平正義的關注和參與政治而聞名。他的生活哲學和對藝術的熱情影響了作者,使我對德國文化和社會問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段跨文化的友誼不僅豐富了我的留學經歷,還教會了我很多關於人生和價值觀的重要課程。 更重要的讓我知道政治人物待人處事的道理,身為一個理工科的教授,不只了解科技始終來自人性,政治也是一模一樣的道理,選擇吳欣盈、王家貞這樣的人代表自己的人,通常自己也是如此荒謬可笑,遠離柯粉以策安全的女性是相當睿智,這有一貫的邏輯脈絡在裡面! 政治始終來自於人性!  
李忠憲 202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