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利永動機

【獲利永動機】

某些打著NGO形式的環保團體,真正的本業其實並不是環保,而是募款跟刷聲量。藉聲量以募款,又拿募得的款項去作一些刷聲量的道德表演,如此周而復始,形同一台獲利永動機。

他們所擅長的一大手法,就是糾纏一些相對良善、還願意傾聽訴求的公眾人物。偏偏他們提出來的訴求倡議,通常都是在現實中不太可能直接完全實現的那一種,稍有理智的公眾人物都不會(或無法)貿然照單全收。

於是乎,他們就可以藉此博得刷聲量的機會,傲然站在道德高地上,痛罵願意傾聽他們的人是「背叛」、「背棄承諾」,諸如此類。

那如果他們支持的政策,有朝一日立法通過了呢?

一樣,事情還是會沒完沒了。

原因很簡單:現實中根本沒有政策可以作到一百分。哪怕作了九十九分,他們也會抓著剩下那一分,痛罵實際作事的人是「打假球」。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已實現的部分當成自己的業績對外邀功,好像這些「業績」得以實現是拜他們所賜。當然,這只不過是令人失笑的自我膨脹,就跟公雞幻想太陽是被自己叫出來的沒有兩樣。

實事不是這些人作的,憑這些人的能力也作不了實事。不論策劃可行政策的能力也好,跟公眾協調遊說的能力也好、抑或是執行辦事的能力也好,這些人往往都不具備。要這些人作實事?太辛苦了,吃力不討好,又沒有光環,無法滿足此輩內心博取虛榮快感的隱密慾望,還是辦一些道德表演快樂得多。

這些人就是這麼回事。至於對環保的實際貢獻,我敢說,任何一艘在台灣海峽取締盜採海洋砂石的台灣海巡艦艇,都比這些「環保團體」歷年加起來的總和還要高。而且,對於一些造成嚴重環境破壞的極權主義國家,這些人表現出來的態度更是馴順、體貼、又乖巧。

附帶一提,像是上述這種類型的NGO團體,並不僅限於環保而已。在其他的社運領域,一樣存在。

註:下圖與內文無直接關聯,筆者攝於鼻頭角海岸。

< 資料來源:一個律師的筆記本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陳怡凱

陳怡凱
陳怡凱律師,台大法律系、法律研究所畢業,現服務於元鴻法律事務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