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走向衰敗?

近幾年中國經濟急轉直下,除美中貿易衝突外,習近平的經濟及防疫政策恐是元凶。圖為北京市裡的打工族因封城無法上工。(法新社)

 

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目標為5.5%,但第2季經濟成長驟降至0.4%,上半年經濟成長率僅2.5%;世界銀行9月底將中國經濟成長大幅下修至2.8%,可能繼2020年後再度被台灣超車。近幾年中國經濟急轉直下,部分外媒甚至以「走向衰敗」來形容,何以至此?除美中貿易衝突外,習近平的經濟及防疫政策恐是元凶。

2018年美中貿易戰爆發後,中國經濟成長逐年放緩;2020年初COVID-19疫情爆發,當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僅2.2%、創40年新低,也是30年來首度被台灣超車。儘管2021年中國經濟從低點反彈,但隨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推出一連串政策,包括行業監管、共同富裕、能耗雙控、防疫清零等,科技業、房地產等遭打壓,無預警限電一再發生,加上沒完沒了的封控,中國經濟好得起來才怪!

「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習近平主政下,中國政經風險飆升,外商持續撤離,資金加速外流,美國推動供應鏈重組,全球經濟加速與中國脫鉤。儘管中共提出所謂的「內循環」,但中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監管風暴打擊投資信心,房地產泡沫重創經濟,加上防疫封控衝擊內需,中國青年失業率飆至20%,民眾不敢消費、企業不敢投資,「內循環」變成了「惡性循環」。

中國經濟從崛起到衰敗,從全球化逐漸走向經濟孤立,「一帶一路」倡議遭各國抵制,供應鏈「去中國化」成為民主陣營共識。如今,中國經濟快速成長已成過去式,未來是否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也變成疑問,因應全球供應鏈重組,台商宜加速調整布局,以降低中國政經風險的衝擊。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財經青紅燈》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