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濃於水」其實是什麼意思?

「血濃於水」其實是什麼意思?

今天解答兩位讀者的疑問。

問:馮先生,你(前天文章)引的《老子》,說「太上,下知有之」,是否該作「太上,不知有之」呢?

答:《老子》這段話有兩個版本,我一向讀的版本作「下」,這是古代最常見的王弼注本,也是郭店楚簡、馬王堆漢墓帛書甲、乙本的寫法。先秦和漢人引用此句(如淮南子、韓非子),也一律寫「下知有之」。

至於「不知有之」,則見於日本舊本、永樂大典本等,現代有些人喜用這個版本,網上尤為常見。以我所知,「下」改為「不」,始於元代理學家吳澄。高明《帛書老子校注》說:「元明諸本作『太上,不知有之』者,乃由後人竄改。」我同意高先生的結論。

問:今天看到英文報章寫"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很震撼,那不就是「血濃於水」嗎?由細到大,每逢為國內甚麼的籌款,都會用這詞,我以為那一定是原裝中文無疑。但似乎那只是翻譯,堂堂所謂五千年文化,也及不上一個外語好用?還是中西兩邊同時有這意境?請指教。

答:「血濃於水」的確來自西諺,有人說原產地是十二世紀德國,這個我有點懷疑,因為德語表達方式跟英文明顯不同。唯一可肯定的,是「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這句話,早在十八世紀已收錄於Allan Ramsay的蘇格蘭諺語集,在十九世紀英國已成為常語,意思就是:

「家人總比外人親(said to emphasize that you believe that family connections are always more important than other types of relationship)」(網上劍橋英漢辭典)

不過好笑的是,有些中国人解釋此語,竟隻字不提它是英諺。例如2008年有人在百度說:「其實“血濃於水”是由“君子之交淡如水”引申出來的(⋯⋯)因為親情是靠血脈來聯繫的,而血濃於水,也就是說親情比君子之交還要濃厚。」(注1)

2013年,百度又有人這樣解「血濃於水」:「古時候親人走失,往往採用滴血認親的方式。若有血緣關係,滴入的血就會衝破水的阻隔融合在一起。人們之間所有的感情比做水,而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感情則為血。血比水濃,故父母之情,世間無與倫比。」(注2)

「血濃於水」原來出自「血融於水」,真讓我大開眼界。

讀者自言得悉「血濃於水」來自英文時,覺得「很震撼」,但我認為最「震撼」的,不是它譯自外語,而是不知何時開始,華人似乎忘了此話在英文的原意,很多人都將「blood」所代表的「親屬」(即family connections),拉闊到涵蓋全中国十四億人。個個都血濃於水,唔通個個都血濃於水咩?

這種翻譯後的理解誤差,我認為是源於梁啟超。1906年,梁在〈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說:「德國人種學大家麥士苗拉嘗言『血濃於水,語濃於血』,一時以為名言,蓋謂以皮膚骨格辨人種,不如以言語辨人種。」

當年麥士苗拉(Max Müller)在牛津演講時談人種,為了修辭需要而引申英諺的意思,結果這句話經梁啟超翻譯進入中國後,很多人就下意識把「血」視為「同一種族」的意思了,現在已經習非成是,連台灣教育部辭典也說「血濃於水」是「比喻骨肉至親,或同族、同國等有血緣關係,而密切不可分」。(注3)

民國前的中國人,若要鼓勵大眾捐款救災,肯定不說「血濃於水」,而會說「民胞物與」(出自張載 《西銘》「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或「四海之內皆兄弟」(出自《論語》),諸如此類。但到了今天,大家就只懂「血濃於水」——它不但變成籌款口號,更是統戰宣傳標語,如「兩岸同胞命運與共、血濃於水的紐帶是永遠割不斷的」(《人民日報》)。

希望華人,尤其是台灣人,不要再隨便說「血濃於水」了。



1
https://bit.ly/3DeLxdO

2
https://bit.ly/3eIGd8s

3
https://bit.ly/3Qt8ht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請訂閱支持十三維度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sefirot

網上圖片

 

< 資料來源:馮睎乾十三維度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