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憑甚麼改掉美麗島

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二十日到高雄為自家候選人站台,拋出「將美麗島站改回原地名大港埔站,讓文化歸文化,不要什麼事都政治化」,此言一出又引發爭議,也引來眾多高雄市議員參選人的抨擊。

 

眾所周知,高雄美麗島捷運站是為了紀念在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日國際人權日當天,於此地發生的美麗島事件而命名。根據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吳乃德所著《臺灣最好的時刻 1977-1987:民族記憶美麗島》一書,闡明美麗島事件對台灣民主化有著無可抹滅的重要性,同時代表台灣民主運動的轉捩點。

在美麗島運動之前,雖然台灣有民主運動,但還沒有出現像美麗島這麼大規模的行動。而美麗島事件後蔣經國政府啟動全台大逮捕,甚至之後發生林宅血案的悲劇,這些事件不但沒有讓台灣人退縮,反而激起更多民眾投入民主運動,終於有了現在民主的台灣。

許多台灣人將台灣民主的誕生歸功於蔣經國的恩賜,但如果真的是這樣,為何美麗島事件發生後,蔣經國政府要啟動大逮捕、大起訴(美麗島大審)呢?根據吳乃德在這本書的描述,可以發現台灣民主化的躍進,正是在美麗島事件發生後,每位看似平凡的臺灣人,在「最黑暗的時刻」沒有放棄追求民主,反而前仆後繼的繼續要求黨國民主改革,這些尋常百姓在關鍵時刻對民主的堅持,才是真正讓臺灣民主進程波瀾壯闊的原因。

吳乃德在這本書中將「美麗島事件」視為重大事件,因為在事件過程中我們看到成員如何為社群的共同利益付出和犧牲,而民族的基礎乃是此種歷史記憶,正是因為美麗島事件對「台灣民族」的形成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美麗島」的歷史記憶正是形成台灣民族的重要基礎。

所以,筆者不禁納悶,這發生在高雄的重要事件,對不僅高雄人,更是對全體台灣人如此重要的歷史事件,為何民眾黨與柯文哲急著要將這樣的民族記憶抹除?究竟對柯文哲以及民眾黨而言,「美麗島」代表的是什麼?柯文哲嘴巴喊著要帶領台灣找出路,又是要找甚麼樣子的出路?要高雄人、台灣人讓渡出多大代價的出路?高雄市民可沒忘記上一位喊著「高雄發大財」的前高雄市長上任後怎麼對待高雄。

(作者為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學生)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青年時評)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