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的死亡

 

搞不清楚為什麼侯友宜要替恩恩的爸爸宣布壞消息,侯友宜自己說:媒體詢問如實回答。但這個人就不是一個這麼單純的人,他很多應該誠實回答的東西,常常閃躲隱晦不清。

他自己兒子曾經有過這樣的類似不幸,但整個處理的過程並沒有讓人家覺得有感同身受。那他為什麼第一時間要替家屬宣布這種不幸的消息?家屬也覺得他當時流出真誠的眼淚。

通常對於不幸的消息大家都是避而不談,盡量能夠不要當宣布的人比較好,例如公司要解聘什麼人,相關的主管都不喜歡自己去通知當事人,因為這是不好的消息。

恩恩的爸爸在媒體詢問「恩恩」病情時,回應「現在太累,請讓我休息」。沒想到醒來時,已在新聞上看到侯友宜痛哭流淚,代替他先向媒體宣布「恩恩」結束痛苦,去當小天使了。

一種可能是愛民如子,把所有新北市的市民都當成自己的小孩,因而真情流露,另外一種比較不好的可能當然就是政治操作。不管怎樣替父親宣布年幼兒子的死訊,對當事人來講,都是非常不尊重的行為。

小孩的死亡是非常不幸的事情,白髮人送黑髮人令人感到非常悲傷。當自己的孩子死去時,死亡會以它所有的殘酷力量顯現出來,沒有什麼可以結束這個悲劇。

對於那些為失去孩子而悲傷的父母,所有的時間都失去了意義,因為他們無法再將自己投射到未來。當小孩死亡切斷大人與小孩之間的親密聯繫時,它就違背了事物的自然規律。大多數語言都沒有一個名詞來形容失去孩子的人,失去雙親的小孩是孤兒,那失去小孩的雙親是什麼?康德說:「只要有人還記得你,你就不算死亡」。但是小孩的死亡呢?沒有足夠時間創造彼此回憶的個體,突然就這樣離開,這種死亡怎麼會不可怕?活生生地斬斷了對未來的期待,撕裂對自然的認知,時間突然變成毫無意義、也不知如何流動,對於這樣子的死亡,再多的哲學素養都沒有辦法描述和思考清楚。

< 資料來源:李忠憲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李忠憲

李忠憲
國立成功大學教授、《隱性反骨》作者。留學德國、研究資安、熱愛跑步、喜歡哲學。 曾任成功大學計算機與網路中心副主任、台灣教授協會科技組召集人。 寫臉書當筆記,喜歡德國文化,不愛爭辯,「很多事情是價值選擇的問題,而沒有對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