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與立陶宛 要走「遠離中國」道路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週二表示「以台灣為名設處是個錯誤」;不過,立陶宛外交部回應,歡迎台灣代表處的設立,「此一決定堅定不移」。立陶宛國會議長希米利特亦說,她不同意瑙塞達發言,並反問為何在中國施壓之後才批評。(取自瑙塞達臉書)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週二表示「以台灣為名設處是個錯誤」;不過,立陶宛外交部回應,歡迎台灣代表處的設立,「此一決定堅定不移」。立陶宛國會議長希米利特亦說,她不同意瑙塞達發言,並反問為何在中國施壓之後才批評。台灣與立陶宛交往日漸增溫,但立陶宛內部內閣與總統屢傳關係緊張,對外政策有所分歧,已為兩國互動埋下變數。中國不僅對立陶宛實施經濟脅迫,並試圖將手伸進立陶宛政壇,這已不是台灣對外空間遭打壓的問題,而是反映民主國家的共同危機。

屬於半總統制國家的立陶宛,總統由全民直選產生,具有一定權限,不是虛位元首。瑙塞達在二○一九年當選,立陶宛現在內閣則在二○二○年國會選舉後由新執政聯盟產生。對於立陶宛採取「抗中友台」路線,總統顯與內閣不同調。瑙塞達又稱,代表處的名稱,要「各方」都能接受,他並拋出應該與「台北」建立非外交的貿易辦事處,形同主張將我新設代表處改名。中國對「錯誤說」見縫插針說︰認識到錯誤是正確的,但更重要是採取行動,糾正「錯誤」。北京利用立陶宛的內部分歧使力,政治人物也看不清中國脅迫才是問題根源,把砲口對內,這樣的場景在台灣、在民主國家皆不陌生,這就是中共慣用的分化手法。

立陶宛政府去年五月宣布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十七+一合作機制,並呼籲其他歐盟成員國也離開。當時中國即嗆稱「會讓立陶宛後悔」。去年七月立陶宛並同意台灣設立「台灣代表處」,成為歐洲國家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的駐館,北京則進行經濟報復。去年八月中國國鐵先中斷鐵路貨運,進口商也取消訂單。去年十二月中國海關在報關系統剔除立陶宛導致商品無法報關,北京還把脅迫對象指向與立陶宛往來的跨國企業與其他國家貿易商,要求配合施壓。這種非常規的貿易制裁,北京不單是為對付立陶宛,同時在測試其他民主國家,尤其是歐盟國家的反應。若繼續自掃門前雪,只會幫助中國進一步各個滲透,瓦解民主陣營多年所建立以規則為基礎的自由國際秩序。

從國際角度看,立陶宛將眼光投放在印太地區,結交台灣等民主國家,這是深化與擴大民主夥伴之間的合作。北京要傾力阻攔,則是破壞民主陣營的關係鞏固。所以,這已然不是台灣與立陶宛雙邊交往的層次,而是當民主國家面臨獨裁國家的逼迫時,要如何共同因應的迫切課題。歐洲主要國家陸續為立陶宛發聲即為此,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積極串聯共同力挺,同樣是要防堵威權勢力的步步進逼。立陶宛國內或有歧異,歐盟內部對於抗中政策的腳步或有快慢,但若讓北京藉此成功使力,壓迫立陶宛改變決策,除給台灣與立陶宛關係帶來不利影響,更被視為民主陣營的重大挫敗,而後者才是中國的最主要目標。

中國打壓民主國家常使兩招式:一是軍事威嚇,二是經濟脅迫。較近國家如台灣,就兩招皆來,所以我們承力最深。如果立陶宛搬到東亞地區,北京大概也會天天軍機騷擾不斷。台灣遭惡鄰威脅,主要民主國家均給予聲援,要求台海和平穩定。立陶宛遭中共鎖定壓迫,且「因台灣而起」,我們更該積極為其發聲。中共批評與我們實質往來的國家皆違反一中政策,但這只是分化民主陣營團結的說詞,弱化民主國家抗拒中國的力道。全世界應讓中共正視,愈打壓哪一個民主國家,民主陣營要更加力挺,這既是向北京傳遞明確訊號,也是對民主國家內部的「抗中派」,最堅定的奧援。

立陶宛發展與台灣的關係,有助於未來於印太地區的佈局。台灣在立陶宛設下據點,也能進一步拓展與歐盟國家,尤其中東歐國家的關係。台灣前天在立陶宛當地宣布,將設二億美元規模「中東歐投資基金」,投資在有利台灣與立陶宛經濟和科技發展戰略的產業,共同提升競爭力。這是回應與立陶宛深化連結和實質關係的決心。我們認為方向明確,但步伐必須更快些,尤其具體項目與時程尚不明朗,在因應北京諸多的貿易報復,平衡效應還不夠顯著。台灣設立基金,這與傳統經援邦交國的模式不同,完全是兩進步且民主國家的互利合作,雙方也藉此證明,選擇「遠離中國」,絕對是正確的道路。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