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礙台灣進步的公投案不可同意


本週六(十八日)將舉行四項公投案投票,民調顯示「同意」與「不同意」仍在拉鋸,還未出現決定性的趨向。四項公投的辯論、宣講等活動,也如火如荼展開,公投案通過與否的利弊得失,多數國人諒必已多所聽聞,本應超越黨派、意識形態的泥淖,做出理性抉擇。然而,近年因政黨、統獨與意識形態的對立矛盾,加上輿論操作,帶風向,散播假訊息,導致特定族群陷入理盲而狂熱的氛圍,可能會只為了「討厭、否定、羞辱民進黨」,而罔顧台灣的整體利益,作出親痛仇快,不利台灣未來發展的選擇,令人憂心。

吾人一再強調,公投案是對事不對人,是支持或否決某項公共政策,並不影響人事更迭或權力運作;亦即,四項公投案無論結果如何,執政黨只須在政策上改弦易轍,不必然要進行內閣改組,衝擊有限,反而是全民無法迴避,必須承擔一切後果。換言之,公投結果將是全民共業,不能當成懲罰特定政黨的工具。故而,企圖藉四項公投打擊民進黨政府,而不站在國家利益的角度思考,既是非理性的政治操作,也不可能達到它所要的政治目的。而當前國民黨努力推動四項公投,就是以政黨私利與恩怨為重,置全民福祉於不顧的作法。例如四項公投之中,只有「反萊豬」、「公投綁大選」兩案是由國民黨提案,藍營全力推動,無可厚非,但「珍愛藻礁」、「核四重啟」根本與它無關,黨主席卻強行要求全黨一致支持。此舉凸顯只要公投案可以翻轉民進黨的政策,國民黨便見獵心喜、見縫插針,結合一切外圍勢力,全面打擊民進黨。而這種反民意、非專業的行徑,不但傷害不了對手,更讓那些反對核四重啟的藍營縣市長左右為難,不敢表態,反而造成黨內的裂痕。可說是損人而不利己。

事實上,核四封存與興建三接的始作俑者,都是現今帶頭反對的馬英九前總統。當初馬英九政府了解核安疑慮與興建品質不佳,乃決定封存核四;另外,三接案的規劃也始於馬前總統,且規模龐大對藻礁的破壞更為嚴重,如今民進黨政府不但大幅縮小三接範圍,並且予以外推,將對藻礁的衝擊降至最低,乃是一個兼顧生態環保與電力供給的雙贏方案。如果國民黨連這樣的妥協方案都要反對,豈不意味當初馬政府決定興建三接的決策愚蠢至極?三接案受阻,台灣未來十年缺電將成常態,不但不利台灣的民生與經濟發展,而其替代方案將是增加中火的燃煤發電,必會讓中部人「用肺發電」來支撐電力的供應。這又豈是環保人士所樂見?由此觀之,國民黨與馬前總統扮演重啟核四與反三接的急先鋒,這已經不是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而已,而是根本上沒有是非原則,思想錯亂罷了。

反民進黨的思維,讓藍營陷入偏執的狀態,缺乏專業、理性論政的能力。所以,即使它自己的提案也是自相矛盾,禁不起檢驗。反萊豬一案即是如此。美萊牛進口是馬前總統開放,至今進口量倍數增加,也從未發生任何食安爭議,藍營政治人物日前更公開大啖美牛牛肉麵,以示對店家的支持,現在卻以食安為由帶頭反對美萊豬進口,令人費解。為何萊牛可吃,萊豬卻不可以?美國人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國民可吃,台灣人卻不可以?這種簡單的問題,讓國民黨政治人物在面對民眾質疑時,只能支吾其詞,陷入難以自圓其說的窘態。美萊豬不是食安議題,因為一般人不會食用到可能危害健康的量,它反倒是台灣加入CPTPP、簽署FTA,與提升美台關係的敲門磚。目前美國固然大力挺台,但國際往來有得亦須付出,才是常軌作法;若是台灣通過反萊豬公投,那就意味台灣人只願拿到別人的好處,卻不願接受與遵守國際規範,是只取不給的巨嬰,難道不會引起美國等挺台國家反彈?尤其,部分藍營政客甚至大嗆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不是美國第五十一州,為了國人健康,得罪美國又怎樣?意圖挑起反美的民族情緒,卻不敢批判軍機擾台的中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公投案本應理性論辯,接受專業的檢驗,而非受到政治立場主宰。這兩年台灣在疫情的考驗下,經濟成長與防疫,皆有精彩表現。然而,四項公投案一旦通過,台灣在國際上走不出去,產業發展缺電,能源轉型陷入瓶頸,又頻頻發生公投綁大選亂象,勢必成為台灣的內耗,阻礙台灣的進步。台灣要更好,其實不難,只要多數人對這些妨礙台灣永續發展的公投案投下不同意票;反之,若四項公投案通過,那將是台灣嚴酷考驗的開始。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