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豬·產業·出口

美國台僑談公投

美國自1999年授權豬農使用萊劑,約三億人口消費萊豬,歷經二十二年,未見官司控訴萊豬傷身,是萊豬非毒豬的最有力佐證。

反對黨以國人豬肉消費量高,深恐累積的萊劑過量、影響健康。但新加坡人有共同的飲食習慣,食安標準甚高,也進口美萊豬,有多病短壽嗎?沒有。

釐清萊豬非食安議題後,探討萊豬進口對台灣養豬產業的衝擊,及與台灣出口的連動關係,才是務實。

國人愛食溫體豬肉,進口萊豬的需求低,據農委會統計,美豬自年初開放進口至今、總額不超過七百萬美元、約佔總進口豬肉的5%,即是明證。但是,不可諱言的,萊豬會搶奪本土低價豬肉市場。如何輔導豬農轉型,是執政黨必須解決的課題。

總統蔡英文表示,台灣人愛吃溫體豬,進口豬肉幾乎不到一成。(圖取自總統臉書)

 

 

再以反向思考,若進口萊豬可抑制國內低價位養豬市場、降低其所造成環污的社會成本,政府可以節省環污處理的經費,名正言順補貼養豬戶,促進產業升級至高價位的黑毛豬市場。

另外,低價位萊豬的進口,可剷除走私豬肉的誘因。萊豬的品質,政府可以控管;走私豬肉來源不明,才是真正的食安問題。

進一步言,若反萊豬公投通過,受衝擊的是台灣的整體經濟。

據經濟分析局(BEA)的統計,美國對台灣貨品與服務貿易總逆差,於2019與2020年各達194億及273億美元,年成長率分別為71.25%及40.7%。當美國依聯合國通過萊劑安全容許量使用,若台灣無科學佐證而阻擋萊豬,這對信守貿易規則的美國人是無法接受的。再加上對台貿易持續逆差,美國必將無法諒解台灣以非關稅性障礙,阻撓公平貿易,恐怕會告上WTO,並質疑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的必要性。同時,台灣因不遵守聯合國貿易組織所訂規則,將很難加入世界其他貿易協定,包括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對台灣總體經濟的傷害絕不能低估。首當其衝者,當是我出口主力的資通訊產業。

再據國發會2020年的統計,台灣製造業佔國內生產毛額的比重是31.75%,雇用了三百多萬勞工。這些倚賴出口的產業及勞工,將是反萊豬公投通過下的無辜受害者。

因此,反萊豬看似農業議題,卻經由出口經濟的連動,衝擊到出口導向的產業。更別忘了,美國不僅是台灣重要的貿易夥伴,更是台灣昂首邁上世界舞台、不可或缺的友邦。

(作者為美國伊利諾大學芝加哥校區財務系副教授)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