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心比心看待日本食品

中共選在中秋連假,以無預告,又缺乏正當理由的方式,宣布暫停輸入台灣的釋迦及蓮霧。由於中共才在今年三月「棄單」鳳梨,如今故技重施,等於再一次提醒台灣社會,農產品出口不能只想著押寶中國市場,必須多管齊下,才能分散風險。

桃園市長鄭文燦已透過推特用日文宣傳台灣釋迦與蓮霧,而駐日代表謝長廷也指出,台灣先前曾向日本推銷冷凍釋迦,接下來應趕快啟動生鮮釋迦的談判。

然而,如果台灣認為高國民所得,對台灣友好,又尊重國際貿易規則的日本,足以作為台灣分散風險的水果出口目標國,那麼基於平等互助的原則,也應該將心比心,適時檢討台灣針對日本福島及周邊四縣食品的進口禁令是否真的合理。

美國在當地時間21日全面解禁福島等14個縣,包含福島產大米、各地的原木香菇等100個品種的進口限制。(美聯社)

美國在當地時間21日全面解禁福島等14個縣,包含福島產大米、各地的原木香菇等100個品種的進口限制。(美聯社)

 

 

畢竟,截至目前為止,全世界只剩下中國、南韓與台灣,持續針對日本食品進行「產地歧視」,也是就是只要食品的產區位於特定地區,不論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質,一律不准進口。其餘包含歐盟、美國等,都已陸續開放。就連邊境管制極為嚴格,境內毫無核子設施,甚至上綱到不准核動力艦艇入境的紐西蘭,也早在二○一二年全面開放日本食品進口。

事實上,日本與台灣,對食品內放射性物質擁有一樣的檢驗門檻,而且都高於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頒行的國際標準。換句話說,如果食品內放射性物質超標,在日本國內就會被銷毀,根本無法流通,遑論出口到台灣。

總之,當台灣一再目睹中共將水果進口政治化,讓政治考量凌駕科學依據的同時,除了自我警惕,做好風險管控以外,也要見不賢而內自省,想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處事道理。

(作者曾任智庫研究員,高雄市民)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