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模糊」還能繼續模糊嗎?

 

近日,台美國安要員「不約而同」地先後評論「台灣獨立」的現實與事實。其爭議起源於剛屆滿五十年的「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有趣的是,也在其中的日本,此時卻由副首相麻生太郎反向地說出「台灣有事,日本陷入『存立危機事態』,美國與日本必須共同防衛台灣」的清晰圖像。

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五日在東京都的一場演說中,提及台灣若遭到中國侵略,日本可視為「存立危機事態」,依法行使集體自衛權,「日美必須一起防衛台灣」。(路透資料照)

 

 

為何台美「模糊」同調,而日本獨吹「清晰」號角?

台灣是「戰略模糊」的紅線,更是這架構的關鍵。然而,「一中原則及三項公報」與「一中政策及台灣關係法」所形成的模糊框架,並非只有台灣主體意識及利益被限制,五十年前剛從戰敗復甦的日本,也不得不噤聲而依循當時的美國利益,而自我壓抑為「不正常國家」。

從歷史看,侵奪台灣,再壓制日本,最後與美國爭霸,是毛澤東「百年屈辱」到習近平「中國夢」民族主義的復仇敘事。五十年來,美國限制台灣人及日本國家的正常化,讓中國在「戰略模糊」框架下,利用最惠國待遇、不公平貿易及不當國家力量而成為恢復民族榮光及挑戰美國的強國。這就是日本吹起「清晰」號角的理由,更是美國前川普政府國務卿Pompeo公開放棄「戰略模糊」,呼籲世界改變中共的依據所在。

現實顯示,台灣跟隨美國「模糊」,既是生存所需,更反應困境。但是,訕笑「台獨是一條死路」,也區分了「台灣人」與「中國人」的差異。台灣困境,正如修昔底德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所描述:外有強國武力威逼,內有叛徒及認同危機的「米洛斯困境」(The Melian Dilemma)。

面對霸權崛起的中國,尼克森、季辛吉所架構「戰略模糊」的作用已經模糊不清。因此,「台灣獨立」不會是問題。問題在於,當美國清晰認知到中國正在越過紅線、改變架構及意圖挑戰美國國家利益時;當這冷戰時期的地緣政治架構,已經危及日本利益及亞太安全體系平衡時,美國還要繼續犧牲日本及台灣的國家利益,讓「戰略模糊」繼續模糊嗎?

當日本吹出「清晰」號角時,反思我們台灣人的處境,不是相互攻擊「台獨是危險且失敗的運動」,而是更要學習以色列人,即使意見不同,也要為台灣生存而合作奮戰到底。

(作者為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