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派三支柱,右派三把刀

2020年美國民主黨拜登靠選票作弊上台,不僅重創美國的民主燈塔形象,更導致左派不僅在美國,也在全球更囂張。左傾在西方興起,過去一個多世紀來,雖經歷蘇聯和中國兩大國家慘敗的慘痛教訓,但西方卻一直有一大批左傾的鐵桿捍衛者。導致這種現象的重要原因是他們有三個理論家成為他們思想的支柱。

據報導,美國總統拜登即將宣布1993年迄今最大規模的聯邦增稅政策,包括將公司稅(又稱企業稅)稅率將從21%調高至28%。Getty Images

 

第一是馬克思。他的《共產黨宣言》核心是「消滅私有製」,要公有共產、全部國家化。那麼誰來實現公有?就要有一批人來剝奪私財,搶劫個人財富,然後再分配(所謂均貧富)。這批人自然就有了特權,成為前南斯拉夫副總統、反共異議人士吉拉斯說的《新階級》,一個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共產黨貴族集團。

馬克思的另一個想法是消滅利潤,用他的話說是剩餘價值。事實上,不論國有還是民營,任何企業都需要利潤;企業不掙錢,拿什麼發薪水?更別提擴大再生產。沒有利潤,什麼企業能撐得下去?所以「剩餘價值」不僅不是罪過,而是經濟啟動發展的根基。馬克思在大英博物館苦思冥想幾十年,結果閉門造出違背最簡單經濟規律的害人宣言。

但這樣的馬克思理論至今仍被西方左派推崇。不擇手段上台的拜登,掌權後就推行共產主義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要更多的國有化,把企業稅從21%漲到28%,窒息企業發展;更要著手自1993年以來、過去三十年最大幅度增稅,推行馬克思的均貧富。幾年前法國有左瘋理論家還寫出一本《新資本論》,被西方左媒熱捧;不僅從書名到內容都與馬克思的論調大同小異,作者當時還跑到美國給左瘋總統歐巴馬出謀劃策,推銷馬克思理論。當時拜登就是歐巴馬的副手,本質上他們都是馬克思的信徒。

光給病人吃補藥是自欺欺人

第二是凱恩斯。三十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之際,左派總統羅斯福掌權,推行「新政」,實質就是社會主義。當時左派經濟學家凱恩斯為大政府、國家干預經濟提供理論,主要兩條:更多國家項目,更多印製鈔票。凱恩斯認為,國家項目多了,就可僱用更多工人,從而降低失業率,促經濟活躍;多印鈔票,多發美元,就使人民手裡有錢,增加消費,活躍市場。凱恩斯的藥方很像對一個病人給更多補藥,更多輸血,讓病人顯得紅光滿面、健康起來。但這不是病人內在機制的康復,而是外在塗脂抹粉的化妝,是假健康,長遠更害人。但這種違背常理常識的理論和做法,今天拜登政府照搬,而且連提出的口號都是羅斯福的「新政」,也是大把印鈔票、大撒币:拜登上台就一下發放1.9兆美元,然後大增稅,擺出一副不把美國經濟搞垮絕不罷休的架勢。

第三是羅爾斯(John Rawls)。他沒有凱恩斯那麼有名,但卻是左派學術圈鼻祖性人物,因他為當今西方左派的社會主義提供了重要理論。他的《正義論》提出:善(good,做好事)應優先於權利;平等優先;分配至上。為了平等,國家有權拿走一部分人的財產、重新分配,實現均貧富(用為人民做好事的名義剝奪個體權利,跟共產黨的口號一樣,最後損害全體的利益)。

羅爾斯成為左派的寵兒,因為今天不僅美國的拜登們,西方國家的主要左派政黨,都以羅爾斯的《正義論》為政策根基,以此推行社會主義。

三大權利是對左派三支柱的懸頭之劍

對左派的三個邪惡理論支柱,保守主義陣營也有三把大刀在砍断它们,也是他们的三个剋星:第一是英國理論家約翰.洛克,他的《政府論》首次明確提出,人有「生命、自由、財產」這三大權利,誰都不可侵犯。如遭政府剝奪,人民有權推翻政府。後來美國獨立宣言和憲法照搬了這三大權利的精髓,成為對左派三大理論家學說的懸頭之劍——以個體權利的刀鋒,砍斷左派群體主義的理論支柱。

第二把刀是海耶克《通向奴役之路》,通篇痛斥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強調自由市場,自由競爭,個體權利。這個群體還有更深刻的米塞斯等經濟學家,但因《通向奴役之路》寫得通俗,又獲諾貝爾經濟學獎,所以海耶克更成為左派三支柱的剋星。

第三把刀更鋒利,直砍要害,它是諾奇克(Robert Nozick)的《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作為哈佛同事,諾奇克這本書與羅爾斯的《正義論》針鋒相對,反駁「善優先於權利」,而提出「權利大於善」。諾奇克從人類歷史出發,強調先有人,後來才有了政府,所以人、個人權利是第一位的,而不是國家權力。

諾奇克提出,經濟上的不平等是無法解決的,因人的才能和財富不同,有很多先天和後天因素,是無法強求平等的,強求的結果一定會剝奪他人權利,走向群體主義。強行平等,不僅帶來更大的不平等,更導致不公義和更大的災難(共產社會就是典型)。諾奇克等於從根本上否定了國家權力,而保障個體權利。他和約翰.洛克等於遙相呼應,強調了人、個體權利這個根本點。

今天拜登等左派掌權得逞於一時 ,但保守主義的三把刀高懸,越來越多信奉常識常理的人在阻止左派大潮,捍衛個人的基本權利。這場左右派博弈是長期的,但人類歷史已多次證明,常識將獲得勝利。

——原載台灣《看》雜誌2021年4月號

< 資料來源:《看》雜誌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