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沒資格罵鮭魚

前陣子的鮭魚之亂,不但引來外媒報導,更在國內引來熱烈討論。有論者指摘年輕人的短視近利,也有文章從符碼和身分認同的角度切入探討。既然談到了「個人的」身分認同,就不得不也聯想到「群體的」身分認同。如果觀察台灣社會其他日常生活的面向,恐怕會發現,台灣人對待名字的隨便態度,可能是一種更普遍、更深層的現象。

台灣本月17日、18日爆發「鮭魚之亂」,許多民眾為搶吃壽司郎的免費餐點,前往戶政事務所把名字改成「鮭魚」。(彭博檔案照)

台灣本月17日、18日爆發「鮭魚之亂」,許多民眾為搶吃壽司郎的免費餐點,前往戶政事務所把名字改成「鮭魚」。(彭博檔案照)

 

 

以筆者的經驗為例,在比較年輕化的職場,不管需不需要和外國人溝通,同事們通常會自取一個英文名,而且基本上和自己身分證上的本名無關,頂多有諧音關係。不像大部分非英語系的外國人,如果真的有需要,通常都是把自己本名的發音以羅馬字母表示。如果這當中的動機是為了溝通上的便利性,這種為了某種利益而放棄使用自己本名的行為,在本質上和鮭魚之亂是相同的,只是程度大小有所區別。

從台灣人群體的歷史來看,一些漢人在二戰時皇民化運動中改成日本名;原住民族群更是改完了日本名之後,又被迫遭到中華民國改成漢名。近年多元文化意識逐漸抬頭,但是仍然時常聽到有人對於原住民名字的羅馬拼音覺得感冒;譬如新聞就曾經報導朱學恒批評Kolas Yotaka的名字使用羅馬拼音。非北京話發音的姓名不受尊重的情況,並不算罕見。

再從地名來看,以台北市為例,市內各處地名在戰後大舉中國化,幾乎變成一張秋海棠地圖。地名被刻意拔去原有的脈絡,自然很難彰顯名字的神聖性。

而最為重要的,台灣的「真名」,更是長久以來處於被壓抑的慘況。時至今日,政府的官方名字是「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支那共和國)」;時而口頭自稱「台灣」、「中華民國台灣」、「中華民國括弧台灣括弧」等各種別名;到了奧運會場上,全民又會為「Chinese Taipei(中屬台北)」加油,而且還得翻譯成「中華台北」才ok,翻譯成「中國台北」又不行。各種排列組合,莫衷一是。

若要說誰是為了短期利益而自願放棄本名的最大咖,那絕對不是鮭魚之夢,而是台灣人的民選政府。如果有一小撮人堅持台灣的真名,恐怕還會遭到批鬥說是壞了「建設性模糊」的空間。

國家、民族的名字尚且如此,個人的名字又有何重要性可言?台灣人對自己、對他人、對群體的名字的輕視,恐怕是深植於台灣人的集體潛意識。鮭魚之亂,只是碰巧露出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

(作者為資料工程師,台北市民)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青年時評)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