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台灣人用說台語抗中

中國施壓反成「助攻」《華爾街日報》:台灣人用說台語抗中

 

《華爾街日報》報導,對中國共產黨政府的厭惡,促使台灣許多人不再自認為是中國人,種種施壓,也助長台灣語言的復興。圖為2008年10月的反中遊行。(美聯社檔案照)

《華爾街日報》報導,對中國共產黨政府的厭惡,促使台灣許多人不再自認為是中國人,種種施壓,也助長台灣語言的復興。圖為2008年10月的反中遊行。(美聯社檔案照)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美國《華爾街日報》22日報導,對中國共產黨政府的厭惡,促使台灣許多人不再自認為是中國人,現在,北京對台灣的種種施壓,也正助長台灣語言的復興,隨著越來越多人否認與中國之間的聯繫,在這個以講普通話為主的島嶼,本土語言愈加受到歡迎。

報導以35歲、育有3名子女的媽媽拉拉.辛(Lala Sin,譯音)為例,她去年冬天開始盡量避免講普通話,改與子女用台語交談,她說,「說我們的母語,是最有效的疫苗」對抗愈加強勢的中國。像她這樣試圖讓子女沉浸在台灣本土語言中的父母,越來越多,他們把這視為抵抗中國獨裁影響力的一種方式。

隨著中國增加對台灣外交、軍事施壓,台灣也越來越多人否認自己與中國的關聯。根據政治大學今年6月的民調,台灣民眾唯一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率,從2018年的54%增加到63%,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比率僅2.7%。

報導指出,台語是台灣使用的其中一種本土語言,其他還有客家話以及數種南島語系的原住民語。國民黨1949年逃到台灣時,領導人蔣介石強制要求台灣人講普通話,十幾年來台灣與中國貿易關係擴大,則有助於普通話的主宰地位。根據台灣普查資料,全人口超過95%說普通話。

不過,近年本土語言開始出現看似不太可能的復興潮,學台語的人數增加,政府數據顯示,2020年參加台語、原住民語能力檢定的人數達到將近4萬5000人,是2012年不到1萬6000人的3倍。

資深台語教師、長老教會長老陳金泉說,來學台語的人大增,讓他十分感動,今年夏天他在他教會、三間社區大學、一所護理學校和幾間小學開設的台語課,學生總人數超過1000人,「當大家有危機感,就會趕忙去學」。

流行文化也看得到這股本土語言熱潮的印記,2021年YouTube上台灣點閱數最高的音樂,是台灣本土搖滾樂團「茄子蛋」的《愛情你比我想的閣較偉大》,過去9個月點閱數超過3400萬次。

語言學家和語言運動者認為,儘管台灣過去許多年就著力振興本土語言,但是最近與北京緊張關係升高,給台語顯著的能量。台語作家鄭順聰說,講台語人數大增,其中一個因素就是中國,「這種語言是用來對抗中國」。

臺灣師範大學語言學教授賀安娟(Ann Heylen)指出,語言學家估計,隨著英語、普通話等主流語言的實用吸引力持續增加,全世界約6000種語言中,50%有在本世紀末消失之危,不過,台灣和愛爾蘭、加泰隆尼亞、馬其頓等國一樣,是少數正在力抗這股趨勢的地方。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即時新聞〉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